第171章 智比妖孽(1/2)
醉心阵法之中,浑然不为外物所扰,一天竟然弹指而过。
李孟羲赶紧就找弟弟。
“砖头!”李孟羲赶紧叫了一声。
然后,就听到了弟弟动弹的声音。
小弟不知什么时候,在车上睡着了。
叫了一声,弟弟竟然醒了。
小孩子大多胆小,醒了一看乌漆麻黑的,弟弟就害怕的哼唧着要哭。
“咱们去看看吃饭吧。”李孟羲说。
一听吃饭,弟弟就不哭了,赶紧跟着下车。
出了厢车,四下漆黑一片。
周围的篝火稀落,没有多少篝火亮着。
李孟羲挠头,这啥时候了,难道饭点过了。
李孟羲茫然四看,没见有人升火做饭。
此时,离李孟羲稍远,关羽和刘备两人,围着一堆篝火,相谈甚欢。
平日行军,刘备领中军,关羽在后压阵,领粮草车队,张飞领游骑在前。
三人并不一定每晚都能汇聚于一起的。
掰着一块干硬的跟石头一样的饼子,拜下一小块,塞嘴里咯嘣咯嘣的嚼着,关羽和刘备相谈甚欢。
“大哥,羲儿他看不上我军甲胄。”
“他言我军甲胄薄劣,不足挡丛刃。
他又言,有步人重甲,此甲,十步劲弩不可入,三步可挡枪戈,一步之内,可挡刀斧。”
关羽说的跟真的一样,信誓旦旦,李孟羲说的步人众甲相关的话,关羽竟然,全然记得。
刘备刚吃到了沙砾,呸的吐了出去。
听完关羽所说,刘备惊讶无比。
“竟有此等宝甲?闻所未闻!”
自领兵以来,刘备也算经历过战阵了,义军现在的甲胄优劣不齐,但最好的那几副铁扎甲,别说十步了,三十步也会被强弩洞穿的。
因此,李孟羲口中所说的强弩十步不能穿的步人甲,让刘备惊异。
关羽停下,略思索一下,复又说到,“羲儿所言,可拆劣甲二十副,凑甲片一千八百余,以近两千甲页,编为一甲。”
白天,李孟羲就是这么说的。
这下,听出来了,李孟羲说的头头是道,连需用甲叶多少都知道。
“即如此,不妨让羲儿顺手试做此甲,如何?”刘备和关羽合计着。
关羽觉得正该如此。
说话间,脚步声近。
刘备关羽抬头去看,看到李孟羲拉着弟弟过来了。
刘备见了,哈哈大笑,“这正是,说军师,军师到!”
(应是说曹操,曹操到。)李孟羲心里顿时瞎想。
来了,李孟羲没见煮粥。
他来,就是看刘备这里有吃的没有。
但没见煮瓮的陶罐。
“今夜未煮饭?”李孟羲奇怪的看着关张二人手中的饼。
“左近无水源,故未能煮饭。”解释着,刘备拿起膝盖上放着的一大块饼子,递给李孟羲。
好嘛,在外行军,本来觉得,每天连面糊糊都没有,麦子都是整个煮的,煮麦粥,这已经够艰苦的了。
谁知道,还有遇到了水源,一两天煮不了饭,更悲催的情况呢。
饼子厚实邦硬,类似是锅盔。
这玩意儿,吃了肯定渴。
看到关羽那儿放着水袋,李孟羲就放心了,他使劲掰开饼子,给弟弟一块,自己一块,咯嘣咯嘣的咬着吃了。
刘备显然有话,他看着李孟羲啊呜啊呜的跟饼子较劲,欲言又止。
等了一会儿,刘备还是忍不住问了,“孟羲,听云长说,你白日所言之步人重甲……此事?”刘备试探着问。
李孟羲愣了一下,他放下饼子,抬起了头,想了好一会儿。
想起来了,白天确实提过一下步人甲。
为何会想到步人甲了呢。
这是因为当时看乡勇们练习破阵的时候,发现乡勇们太怂了,枪杆戳一下就不敢往前了。
由此意识到,破阵要么需要一群悍不畏死的士兵,要么,简单一点的方法,造重甲。
士卒穿上重甲,甲捅不穿,死不了,于是士兵们就没有了后顾之忧,于是就勇敢了,破阵之时,能悍勇绝伦。
想到这里,李孟羲点头答到。
“对,步人重甲!”李孟羲回想着自己浅薄的关于甲胄的知识,寻思着与刘备解释,“此甲精要,不在甲叶,在于编缀之法。
用我军中已有甲片,亦能做步人甲。”
李孟羲说出了自己的论断。
以李孟羲浅薄的知识,他想到,步人甲和汉扎甲,都是扎甲来的。
这两者,应该没有技术上的巨大代差吧。
都是铁甲片,都是绳子穿的。
至于说,宋步人甲技术,比汉扎甲技术,先进在哪?
先进在绳子上?
不至于吧,宋代也没有尼龙绳,汉代用牛筋绳,用麻绳编甲,宋代用的不也是牛筋绳和麻绳。
又或者,是宋甲的甲片质量好?
也不见得吧。
汉甲的甲片是铁甲片,宋代也是,甚至,因为宋代大规模用煤炭炼铁,炼出的铁比较脆,宋扎甲片,质量甚至可能还没汉代的优质甲片好。
那么,扎甲至关重要的两个原材料,甲片与甲绳,汉甲与步人甲,没有任何质量上的差别。
而步人甲防御面积防御力远强于汉甲,李孟羲觉得,应该是思路问题吧。甲的形式之类的。
李孟羲身上藏着很多宝贝一样,蒸溜酒,灌钢法,割麦的掠子,他时不时就能拿出来一个好东西,刘备已习惯了。
见李孟羲言之凿凿,刘备便决定,得空就弄一些
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