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3章 第一才子(1/3)
萧逸,号称南国第一才子。少小便有神童之名,十五岁便得了国试榜首。在金銮殿上更是由南国国君钦点状元。如今,虽只有二十三岁,却已经叱咤南国文坛八年之久了。/p
再说那位李儒。人如其名,是名满七国的大儒。李儒才高八斗,桃李满天下,偏偏不喜做官,平日里游历名山大川时,也留下了许多山水名篇。他为人公正,又无任何国家的功名,作为评委实是再适合不过。/p
且不提众人如何感叹崇慕。只说这考官,评委,选手都已到齐,这预赛的赛诗题目也该亮相了。只见萧逸恭敬地双手递给李儒一个密封的信封,李儒接过并朝他点了点头,随即当众打开信封,取出里面装着的题目。/p
李儒先过目了一遍,将题目转向我们,让众位选手都看清楚。只见上书“桃花”二字。/p
“以桃花为题,作诗一首。时限,一柱香。”李儒沉稳的声音传来。/p
大家得知了题目,纷纷凝眉沉思,少顷,已有人提笔作诗。我看向宴池,见他并未执笔,只是负手而立,含笑不语。似乎正在想什么有趣的事。这人,怎么就没有什么事能让他紧张呢?/p
桃花题吗?我在脑中搜索了下关于桃花的诗词,得了一首。提笔写成。轻轻放下笔,抬起头,感到身边注视的目光,扭头看到宴池对我笑了笑,眼中的神采让人觉得心里有一丝怪怪的感觉。/p
宴池笑罢,转身单手执笔,一手仍负于身后,潇洒的一挥而就。诗成,则掷笔昂立。一系列动作转瞬即成,好不流畅自然。/p
时间才过了半柱香不到,待着无聊,我便看了看其他选手的情况。哦?那个叹我“体弱”的仁兄也写完了!看起来一副书呆子样,没想到思维还是很快的嘛。我暗自想到。三十余人里已有五人已经完成,其余人里,有的仍在细细写着,有的写写停停,反复斟酌,有的蹙眉摇头,看来还未有所得……/p
随着时限的临近,未完成诗题的人愈发着急起来。像所有考试快收卷时而未答完题的学生一样,有人自然是乱作一通,有的开头较好的也是草草收尾。经历过抢卷的同学都知道,做题嘛!乱写总比不写好,是不是?/p
“时间到,请各位停笔。”萧逸看了看已烧成灰烬的香,宣布着。/p
有人来收了诗卷,交给李儒与萧逸过目。他们拿了一份诗卷放于桌案之上,李儒点到,“甄有才……”说道这里他竟一时顿住,我明显地看到李大儒的面部肌肉略微抽动。/p
不愧是大儒,还能忍住,再看他身旁的萧逸,早就拿扇子遮了脸,怕是已笑作一团了。/p
李儒轻咳了咳,继续道,“甄有才何在?”这句话说出来,四周一片吃吃的窃笑声。我也不禁莞尔,什么人会取这样的名字呢?/p
然后,只闻得一人朗声答道,“晚生在。”/p
大家齐齐的看向答话之人。见此人,五官端正,身姿笔直。看着挺正直,挺老实,还挺书呆子的……不错,就是书呆子!/p
甄有才!他这名字,取得也,也……太有才了吧!难道是他的父亲望子成龙心切?/p
萧逸总算是缓过来了,将遮脸的扇子拿开,看了看桌案上的诗卷。道,/p
“你且将所作之诗读出来。”/p
“是。”/p
读出所作之诗的目的是为了让赛事公开化,让大家也方便交流。甄有才抑扬顿挫地读出了自己的诗。/p
“桃花/p
桃花浅深处,似匀深浅妆。/p
春风助肠断,吹落白衣裳。”/p
不错啊!他是真有才啊。看那两位评委也是微微点头,写下评分。甄有才遇到我的目光,对我露齿一笑,很老实,很舒坦的一笑。/p
如此,被点到名的人一个一个读出自己的作品,李萧两人时而微蹙眉头,时而点头微笑,时而陷入沉思,有时还互相的交换一下意见。/p
“祝宴池。”/p
轮到宴池了,只见他缓缓起身,风姿出尘。他卓然而立,面对其他人艳羡的目光,仿若丝毫不觉。李儒与萧逸也是目光锁着他,低下头细看了宴池的诗后,再抬头时,这两人眼中皆隐着光华。/p
“寻晴/p
细雨丝丝扰尘心,桃红又见一池春。/p
落花飘逐问流水,云涯溪畔可有晴?”/p
听着听着,我的脸慢慢染上红霞,他这诗分明是一首情诗嘛。他写出来也就罢了,毕竟还委婉些,用“晴”字代替“情”字。可如今……当众读出来,如此明显……/p
李儒的眉毛蹙了蹙,随即舒展开来,将宴池的诗推到萧逸面前。萧逸看了眼那潇洒飘逸的字体,挑了挑眉,抬起头饶有兴致地看向宴池,对他报以了悟的一笑,竟似是相识多年的老友般。我一怔,难道是同道中人?也是个惯写情诗的?男人的心思……不理解啊不理解!/p
周围有了些私语之声,宴池也不理会。只目光灼灼地看着我。/p
我,我有时真搞不懂这人。脸红红地瞪了他一眼。他却很开心地露出了灿烂的一笑。情理之中的,我又听到了熟悉的吸气声。只要这家伙露出这种笑容,必有人受其害。不论男女,不分老少……/p
“云夕。”低沉的声音传来。/p
终于到我了么?我轻盈地立起,目不斜视,只见前方的两位评委认真看着我的诗卷后,抬头讶异地看着我。我面含微笑,轻轻吟出了刚才所写之诗。/p
“人面桃花/p
去年今日
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