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2章 让凉州再次伟大!(1/2)
第262章让凉州再次伟大!
离开雒阳之前,刘备就找到了张让,询问他有没有在三辅之地的比较可靠的人际关系。
刘备考虑到了自己初至凉州以后可能面临的粮食困境,希望能够通过他们的关系购买到便宜而又量大的粮食,张让想了想,给他推荐了一个叫孟陀的人。
他说这个人是三辅巨富,很有些家产,当年通过赠送他很多东西换来了凉州刺史的职位,在任上捞了个盆满钵满,后来因事罢官,花了一笔钱之后全身而退,继续回家做富翁去了。
他在三辅广有田产,还经营商业,这些年也一直不忘给张让送礼物联络感情,是个可靠的人,如果刘备要用到的话,他可以代为联络。
当然,算人情。
刘备接受。
五郡征伐计划开始之前,他就安排甄俨赶赴右扶风面见孟陀,与他商量长期、大量、稳定购买粮食的商业方案,希望从他这里拿到最优惠的价格。
孟陀事先得到了张让的叮嘱,也不敢对刘备这等人物耍什么小心眼,于是以一百钱一石的价格向刘备出售粮食,比刘备在三河之地购买粮食的价格便宜了很多很多。
估计就算不是成本价,也离成本价差不了太远,这个价格购买粮食,对刘备来说绝对是赚的。
所以刘备也不打算亏待孟陀,为了让他尽心尽力为自己倒腾粮食,刘备向他许诺,等之后蒲桃园和蒲桃酒生产作坊建立起来之后,专门给他一个特许经营权,准许他用优惠价格拿货。
你为我倒腾便宜的粮食,我给你便宜的蒲桃酒,肯定让你有钱赚。
这个事情还真是让孟陀高兴不已。
蒲桃酒价格昂贵,在很多地方都属于有价无市的状态,自打凉州战乱以来,很多原先获得蒲桃酒的途径就断了,很久没有拿货途径了,而通过这次交易,他居然成功搭上了凉州牧的关系,不可谓不是天降之喜。
于是在各郡归还户籍人口以及战争俘获人口这将近十万人纷纷抵达汉阳郡的档口,第一批从三辅之地购买的粮食也浩浩荡荡运到了汉阳郡。
看到那么多粮食运过来,州府和郡府的人心一下子就稳定住了。
盖勋、阎忠、阎温等人感慨于刘备的通天手段,总是能从其他地方搞到他所需要的东西,并且带到凉州来挽回困境,这种情况是长期不能和外界产生有效接触的凉州人所难以见识到的。
他们意识到,那些想要和刘备在政策上有所交锋的人,恐怕面对的不单单是一个刘备,而是他背后全部的来自雒阳的社会关系。
在那边,刘备有着十分高效的他们所无法想象的人脉关系,这些人脉关系所涉及到的方方面面也不是他们能够对抗的。
刘备在雒阳所经营的政治身份的意义之重大,远非常人所能揣度,刘备的经典传承人身份给他带来的东西也远非凉州人所能够设想。
刘备是真的来凉州做州牧的啊。
他们感到一阵阵的惊讶,随后,便是一阵阵的欣喜。
作为本地人,他们当然希望看到刘备给本地带来他们急缺的钱财和物资,能够让困顿已久的凉州重新焕发生机。
所以,在刘备带来的粮食抵达之后,盖勋、阎忠和阎温等在当地广有威望的本地人亲自出面,联系了一批汉阳郡的地方人物,大家凑在一起凑吧凑吧,给州府捐赠了一批粮食。
不算太多,但多少算个态度。
您老人家的通天之能我们看到了,我们服,您老人家以后说什么就是什么,只要不过分,哪怕稍稍损害一下我们的利益,只要有的补,我们愿意配合,怎么样?够意思吧?
至此,刘备确定至少在汉阳郡中,他已经初步建立了说一不二的权威。
于是刘备便开始着手准备建立起以汉阳郡为中心的凉州政治军事经济体系,把困顿已久的凉州重新拉起来,使之复兴。
让凉州再次伟大!
人力,他有了。
资金,他有了。
粮食,他有了。
权威,他有了。
那还等什么?
开干啊!
从汉阳郡开始,刘备开始安排对荒废土地的全面统计和整顿,然后准备推动集体农庄的建设。
主要针对的对象就是这通过战争获得的十余万胡汉人口。
该说不说,推动集体农庄的建设在凉州这种边地是有现实基础的。
因为凉州这种边地在早期有集体军屯、民屯和大规模推动代田法生产的传统,军屯民屯在某种意义上就是集体农庄的雏形,而正是因为这种集体生产模式,才有代田法推行的基础。
西汉时期,为了对抗匈奴,西汉朝廷推动了移民实边计划,对边境大规模移民,并且实行屯田政策为军队提供粮食。
所以集体生产这种事情在内地郡国没有传统,但是在凉州、并州、幽州这种边境地方,为了给军队提供军粮,是有一定传统的。
刘备以此为依据,宣布要在凉州重新推动“民屯之法”,但是要改名换姓,变成【集体农庄】。
主要内容就是将俘获口众重新编户造册,打散分作一个一个生产小组,以壮劳力人数和家庭单位作为参照,官府将土地授予他们,但并非授予个人,而是将土地授予【集体农庄】这个集体。
农户属于集体农庄的时候,拥有对被分配土地的使用权和收获权,当不属于集体农庄的时候,就会自动失去对土地的一切权利。
因此,单个农户
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