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5章 将军握了刀,我执了笔,少年在马棚(4/5)
自然不可每日见客。只有每旬第一日,才可见一见重要的客人。
就算是李观龙、李雨师这等人想要见他,想要从他府中拿出些东西,也要安安稳稳等候时日。
正因如此。
陆景终于能够安安稳稳度过四五日时间。
四五日转瞬逝去。
陆景元神早已经修复如初,甚至又有了长足进步,变得越发凝实。
但在经过游圣符水加强后的隐龙枝遮掩之下,陆景的元神依然布满裂痕,不是之前那般金光璀璨。
得到神武天才这一命格之后,陆景修行速度也更快了许多。
五段真玄掌在每日习练之下,已然能够气血奔涌,击出四段熔炉气血,一段迭加一段,一段强过一段。
四段迭加之下,甚至比起那些需要消耗大量气血,几式便能让气血枯竭的刚猛武道功法,杀伤力还要来的更加可怕!
气血熔炉的境界,就能够将真玄掌练到第四段的武道修士,用凤毛麟角来形容都并不为过。
七十二式鳄魔铸骨功,更是被如今的陆景练到出神入化。
七十二式招数信手拈来,气血猎猎而动,往往一击之下,便有大几千斤的巨力,而且还能得以持续。
书楼中,也有许多改变。
陆景将自己的课业,挪到了清早的辰时,这样一来,白日遇事,也不会耽误课业。
他这草书课,每日上课的弟子本来也并不固定,谁有闲暇就来听课,倒也不会和其他先生的文章、典籍课业有所冲突。
区区几日时间。
陆景的声名在这玄都中,也被更多人所知。
原因在于,一层楼中陆景草书的临摹书帖,逐渐传到了书楼之外。
很多人其实早已经知晓陆景在书楼中,教授的是书法笔墨。
以前倒也并不在意,可如今,当陆景草书临摹书帖从书楼中流出……
众人终于知晓为何书楼要聘请陆景这么一位年轻士子成为书楼先生,教授草书课业!
就连许多擅长书法的名士见了陆景的草书,也都提字评价。
大儒季渊之评价陆景:“字之体势,一笔而成,偶有不连,而血脉不断,虽是少年,却已然得草书风韵,殊为不凡。”
季渊之声名极重,陆景尚在陆府时就曾经读过他许多典籍,比如那一部知慎!
他公开为陆景草书提字,评价如此之高。
引来诸多名士纷纷赏析。
在陆府中提下“观古松院”四个字的大儒李慎更是提字:“锐气如剑,丰神盖代”八字,一夜之间,陆景名声大噪!
就连季渊之都不明白李慎为何对陆景草书有如此之高的评价。
二人坐而相谈。
当李慎拿出陆景近日写下的书帖,就连季渊之都惊为天人,道:“短短数日,这陆景的草书之势为何又变,如同丹崖绝壑,笔势坚劲?”
这位享誉天下的大儒不明白,就连陆景都不曾注意到……
自从自己领悟了扶光剑气,便如太子所言,以笔墨之势成剑气,他一手草字便越发如同惊雷荡漾,神采动人!
可无论如何,仅仅是这数日之间,书楼少年先生陆景的草字,就已经享誉玄都。
陆景这几日除了每日之外,便按时回空山巷,认真修行。
玄都中许多风云,陆景虽有耳闻,却也并不全然知晓。
翰墨书院中几位先生也都性子清淡,不理外物,每日钻研学问。
江湖和袁铸山偶尔会过来与他请教,他们也并未多言,只是眼神却显得越发尊敬。
这一日,天上又落大雪。
陆景从书楼中回来,刚刚步入空山巷,身后有一道黑衣道袍身影徐徐浮现出来,向陆景行礼。
陆景见到周遭景象扭曲,就好像那一日被扰空镜覆盖那般。
这黑衣道袍的老者,陆景之前就已经见过,似乎是王妃身边的谋士。
道袍老者亲自前来,递给陆景一份书信,便要离去。
陆景请他稍等,去了院中,又拿出一迭草纸来。
“王妃那一日曾说,要学一学这簪花小楷,这些笔墨都是我闲暇时仔细写就,称不上出彩,但用来临摹练习,也是足够的。”
黑衣老者接过草纸,目光一瞥,声音有些沙哑:“景公子不必谦虚,你是书法名家,虽然并不曾浸淫楷书,可终究有一手的笔力,便是这小楷又能差到哪里去?”
“既如此,替我谢过王妃。”
二人交谈。
那黑衣老者也就此离去。
陆景回了院中,打开信封,取出信件,一字一句读过。
他神色有些变化,眼中闪过些异色来。
青玥口中正哼着不知从哪里听来的民谣。
“华山畿,华山畿,
君既为侬死,独生为谁施?
欢若见怜时,棺木为侬开……”
这民谣称不上吉利,但却似乎代表了少女心事。
陆景听了一阵,又和青玥说了好一会的话,这才出了小院。
他一路来到诸泰河河畔。
虽然是冬日,可太玄京诸泰河烟雨桥周遭,仍然有许多画舫停泊。
两旁街道上,繁华似锦,高楼林立。
这里正是太玄京中,最兴盛热闹之处。
比起太玄宫周遭街上的相对宁静,烟雨桥周边的街巷却人来人往,三教九流皆有。
既有王公贵族,又有寻常百姓。
既有吃穿不愁者,又有为生活疲于奔波者。
——
陆景走在诸泰河河畔,过了烟雨街,穿梭在人
第4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