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章 存疑(1/2)
第七十三章存疑
尤其是当他调查得知高昌人和一队商队几乎是并行来到长安城,而商队至今没有一点影子的时候。
顾长卿在安排好高昌使团,见他们无异于在长安城逗留,更没有对长安城的文化和环境产生好奇。
留下了几个鸿胪寺的专业职员,自己则奉旨面圣。
“你觉得高昌时团此来所为何意?”李世民仍是埋在奏章里,越是临近除夕,事情不减反增,关于各地出现的各种各样的情况他都要一一阅过。
“微臣询问过高昌皇子,他们似乎是为求粮而来。”
此话一出,李世民抬头,眼神锐利。
【李二反应速度还挺快,突厥那边天寒地冻的,缺粮高昌这边就来问他们要粮食,不管怎么说再加上之前那封奏章不难把他们联系在一起。】
【高昌长大张旗鼓的要量是一是表达自己对大唐的肯定和敬佩,二就是想空手套白狼说自己如何贫苦,然后李世民说不定就凭着自己的帝王气概,数一数库里的存粮,要是还够的话就会分他们一些。】
小国为了生存下去可以不要脸面,可是泱泱大国那么厚的文化底蕴以及各种文化的栽培之下,怎么可能生出这样厚脸皮的想法。
换句话说就算是大唐缺粮,李世民要做的就是会安抚民心,尽心竭力的解决这件事情,而不是找一个邻近小国告诉他们大唐缺粮了,求你们帮助。
这种可能性根本不存在,倒不是说李世民死鸭子嘴硬,而是他或许根本不会让这样的情况发生。
先天下人之忧而忧,后天下人之乐而乐。
这种思想气概不是谁都拥有的。
“你这话的意思难不成是想让朕分粮给他们?徽州水灾严重至今已投进去不少经营粮食还未解决其灾。”李世民说完这话,顿时感觉脸上火辣辣的,这倒不是他想表达的原意,对于高昌的请求,他心里是有些动摇的。
毕竟他们身为大国,照看一下小国只要不是得寸进尺的话,关于这种困难,他自然是想帮一帮。
他心里明镜似的知道顾长卿心里说出这些的时候,内心最深的含义是让他不要白白送粮。李世民自己内心也清楚。
这些粮食一旦送出去,讲难听点说不准就是肉包子打狗一去不回。
还有可能还这些粮食会被送往突厥,最后战事发展成什么模样尚未可知。
高昌和大唐并没有除了商队以外的来往,既不是盟友也不是敌人,这样微妙的关系,让他们两者皆可能成为。
所以在还没有确立关系之前,对待他们的态度尤其是要小心些,不至于多给自己树立一个敌人。
一点粮食不给完全是不现实的。
“高昌国也听闻惠州水灾一事,所以也在徘徊。”顾长卿冷不防的想起皇子向他提出这件事情,而他扯出徽州水灾时,那位皇子面如土色的样子。
这也不是他无视皇子的请求至高昌的黎民于不顾,而是在对于救外人和救自家人这件事情上完全没有对比性。
这一早就有答案的事情,又何苦隐瞒着,显得他们粮食富裕出来没地方送一样。
“此事爱卿觉得如何?”李世民听了他们的要求,就又埋头处理奏章。最终肯定是要有一个两全其美的办法既不得罪高昌使团树敌显得他们大国小气。
又要满足高昌使团此次进京的需求。
【朝廷送他们一些粮食,随后严明自己的苦楚,然后有偿的赠予,要是他们的粮食还不够,那就可以花钱去买老百姓手里的粮食。反正他们说的是缺粮又不是缺钱,更何况高昌也不是不毛之地。】
【高昌国有自己的特产,那拿他们的东西来以物换物也不是不行。】
“那就这么去办。”李世民吐出一口浊气,就算是大国也得做出妥协,现在这种看起来畏首畏尾的行为却是因为多方考量。
若没有灾祸且国力强盛,就完全不会因为重重顾虑而导致做出一些让人心里不痛快的妥协。
这里指的自然不是高昌。
顾长卿呆滞了半晌,这才缓缓抬起头,震惊的看向李世民,这是鬼打墙了?还是他幻听了?怎么没有听到解决办法?
平白无故冒出一句,那就这么办,连李世民身边伺候的太监都愣住了。
皇上,这是什么意思?
难不成是皇上看奏章看的累了,所以这才胡言乱语。
李世民后知后觉才想起自己说那话的时机不对,抬手揉了揉眉心。
“那就清点国库存粮,匀出一些给他们无偿赠予,再分出一些从他们以物换物或是你买我卖。若是他们想要的粮食还不够的话,就去百星手里换吧。”
这和他刚才的想法如出一辙,几乎没有半点的更改。不知为何,以往的事情曾曾出现在脑海,至今想来总是觉得有些许奇怪,李世民似乎总能和他想到差不多相同的办法。
不仅如此,总是他先想到了,然后李世民才脱口而出,这种种事件总是透露一层诡异。
如今想来像是李世民能够听到他的想法并加以运用一般。
【不会不会吧,李二真能听见我自己在想的事吗?李二你媳妇给你戴绿帽子了,你听没听见?】
“你既没什么事就退下,关于明日的宴会自有人去料理。”李世民手李被汗侵湿了,不曾想自己竟然差点栽在这个世上。
他一直小心翼翼的,生怕被顾长卿发现。好在顾长卿也一直没往这个方向想,可惜今日他似乎因
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