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章 始料未及的水灾(1/2)
第六十八章始料未及的水灾
这种话怎么说得出口?
如果是个别的人,他还能陪人喝酒聊天解解闷,最后告诉他天涯何处无芳草!
如此就翻篇了,往事不可追忆。
可偏偏眼前的人事最不能丢脸的,一点点颜面看的比命都重要,这种人知道这些事,谁知道能干出什么惊人之举。
【怎么把思情说的轻描淡写,不惹他生气的同时,又能够把这事情的来龙去脉阐述清楚?】
这话好考语言功底哦,脑壳痛。
“后面的事情朕不关心,你可把这件事情调查清楚了?要是接下来他再冒出个同党什么的,想要刺杀朕,那你就和犯同罪,同方论处。”李世民打断顾长卿,就算这家伙说得出口,他还听不下去,恐污了耳朵。
【那万一李二妃子不开眼,想要报仇,这算谁的。】
顾长卿脑海里猛然甩出这个想法,随后像是想到什么似的摇摇头。
他们俩这种关系感情应该不至于好到同生共死。
【最操心这件事情的怎么都不应该是他,反正难启齿的话他不用说了,李二应该愁才对,说不准妃子胆大包天,想把这孽种扣在他头上也说不定。】
“哪来的滚哪去,记得明天早朝按时到,若是迟了,先领二十廷杖。”李世民慢悠悠说着抓着棋子的指尖因用力而泛白。
他不信,真有这样胆大包天,敢糊弄皇家血脉的,可也不得不防那些碍眼的东西最好处置干净了才好。
“那微臣告退。”顾长卿长舒了一口气,扭头就跑,当发现自己已经脱离李二视线,更是没命狂奔。
【好险好险,幸好李二不关心这事,否则还真不知道怎么收场。不过他们也做的真过了些,真的一家三口命丧黄泉的话,也怨不得谁。】
那可是李二,万万人之上。他们明知道有着什么样的规矩条例,却做出了不耻之事。
明知故犯,比不慎触犯,更加该死。
李世民看着眼前摆出的难解棋局叹了口气,哪是漠不关心,只是觉得这事儿不足以折损他手下一个大才罢了。
只是没想到顾长卿竟会和他站在同一条线上,那个该死的侍卫不用他插手刺杀帝王本就是死罪难逃。
顾长卿叹了口气,河西之行他们也算是玩满的,搞定了任务,虽说途中多坎坷。
不知道是否因为这件事情过于惊世骇俗,所以他这个整个人都跟弓弦一样绷着现在骤然松懈下来,感觉反倒是不舒服。
脑海里一遍一遍,回想着李二说出的每一个字细细琢磨下来,感觉他仿佛已经什么都知道了却又感觉他不清楚。
毕竟这事可是掉脑袋的,就算有人知道了这事估计也不会乱传,更不敢在受害人面前瞎嚷嚷。
李二提醒他上朝,是想提醒明天朝上有热闹可看,还是关于河西之行打算给他升官?
【算了吧,升官不如回家种红薯。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在官场上这一套几乎是当成铁律奉行。在朝堂,没有人脉钱财背景根本混不下去。】
不过这话还是让他耿耿于怀的。
他大小也是个官,关于上早朝的事情,被这样提醒一点也感觉不到荣幸。
隔天早朝前的准备时间。
顾长卿被一群和他差不多的官员里三层外三层地包裹起来,围绕着问关于河西之行。
大官例如长孙无忌,魏征这一类都是自成一派。一人站在那不做任何事情就有无数双眼睛关注着他一举一动。
大官和小官站在一起不是关系非浅,就是一个巴结一个。反正很少出现这种状况就是了。
至于来问问题的,顾长卿一律都挡了回去。他哪知道哪句该说,哪句不该说当时和他一起的还有李二,这事知道的人可不多。
【万一这种消息传出去了,他可谓是跳进黄河也洗不清了。李二说不准得第一个拿他开刀。】
刚开朝。
就有人迫不及待的站了出来。
“突厥那边抢夺粮草的事情已然传得人尽皆知,两方为了粮草争斗不休,现在已然陷入了内乱,不知此时是否是进攻的最佳时机?”
顾长卿闻言瞥了一眼,站在他前面,服饰似乎是文官李中上水平的大臣。
【关于这事不早就有个定论了,这个时候怎么会有文臣站出来主动宣战。文臣求和为主,这是多少年奉行的铁律了,今天竟然有人打破……啧啧,感觉像是要放大招了。】
看来很多对突厥不满,想要把握机会,一举除掉之人。
李世民坐在高位上默默点头,深有自感此时提战,那将会陷入三方混战。
即使是胜,估计也要付出不小的代价,远不如坐收渔翁之利那般容易。
有了捷径谁还愿意绕远路。
“臣因为此时一拉一打,已经符合当初的预期,不必再横插一手。”
“战事之间还在玉门关外,没把这把火烧到大唐领土。臣以为静观其变为好。”
顾长卿眼观鼻鼻观心静静站着,总觉得那文官后面还有文章。
【刚才在外面他可都听得仔仔细细的,一旦有什么提议他们都会和同僚先沟通一下,绝不会让自己陷入这种无人附和的窘态。】
李世民瞥了眼顾长卿,看来他来的挺早,并未偷懒,还算态度积极。
“爱卿有话不妨直说,不用绕弯子。”
那文臣听了这话,顿时抖了下头埋的愈发低了,最后竟然一个亮枪直接跪在了地上,眨眼间就泪流满面
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