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网手机小说首页小说搜索

返回《大明:开局抢了陈圆圆》

零点看书网(00kshu.win)

首页 >> 大明:开局抢了陈圆圆 () >> 第204章 地陷东南,大福船
亲爱的书友,您现在访问的是转码页面,会导致更新不及时及无法正常下载,请访问真实地址:http://m.00kshu.win/242591/

第204章 地陷东南,大福船(2/2)

子谋反,黄得功和袁继咸挫败了左军,并缴获了很多战船。

李存明命令他们二人在九江训练水军,后来黄得功领兵去了武昌,训练水军的任务就落在了袁继咸肩上。

袁继咸带着九江大小官员出城迎驾,李存明握着他的手道:“袁爱卿,你身子骨还挺硬朗,老当益壮哪!”

“在驱除鞑虏之前,臣是舍不得死的!”袁继咸笑道。

李存明也笑了,道:“你看朕把谁给你带来了?傅爱卿,还不赶快来见你的老师!”

傅山急忙奔过来,给袁继咸行了大礼,道:“学生见过恩师,一别数年,没想到还有见面的机会……”

师生久别重逢,免不了一番嘘寒问暖,喜悦之情溢于言表。

李存明等他们互道了衷肠,这才说道:“袁爱卿,朕此次前来九江,是专门来视察水军的。走,带朕去水师军营里看一看。”

到了江边,只见码头里停满了大大小小的战船,桅杆林立,延绵数里。

袁继咸介绍道:“启禀陛下,臣操练的这一支水军共有大小战船三百余只,将士三万多人。战船上都配备了火炮,弹药也算充足,士兵们日日操练,不曾懈怠。”

“好,很好!”李存明满意地点着头。

袁继咸又指着一只巨大的战船道:“陛下,那就是大福船!陛下西征经过九江时,叮嘱臣制造大福船,臣找到了郑和当年留下来的一些资料,与工匠们反复摸索,终于制造出来了。”

大福船,郑和下西洋时乘坐的宝船,乃是中国古代自产的最强木制帆船!

据《武备志》描述,大福船设楼三层于上,其傍皆护板,护以茅竹,竖立如垣,其帆桅二道。中有四层。下层装压舱石,第三层放置淡水柜,第二层为士兵居住的地方。最上一层为露台,需从第三层的梯子爬上,两旁用板翼作栏,人靠在上面作战,矢石火炮皆俯瞰而发。实为海战利器。

据记载,大福船一般长151米,宽61米,能载千人,采用硬帆动力,水密舱结构抗沉,底尖上阔的整体结构。

在郑和那个时代,大福船虽然不是最大的船,西方还有更大的,但对比海航能力、火力、舰队数量,郑和的大福船绝对是当时最强!

船当然不是越大越好,船是用来战斗或运输的,所以需要速度、载货量、抗击强度以及火力等,不然用足够的木头在风平浪静的水面上造个城市都行,可驶不进海洋,跑不远路也是白搭。

李存明怀着激动的心情,登上船细看,从船头看到船尾。又下到船舱中,见到了大福船特有的水密隔舱。

所谓水密隔舱,就是用水密隔板把船舱分成互不相通的舱室,这就使船舱成为水密舱室,一般舱数有13个的,也有8个的。

因为采取了水密舱结构,大福船更稳更大,硬帆结构又易于操作,完全可以用人海接舷战。

郑和七次下西洋,正是因为拥有了大福船,才能往来自如,且一路碾压过去,大大宣扬国威!

可惜后来因为明朝国力的衰弱,也因为文臣们的目光短浅,奏请朝廷停止了远航活动。从那以后,大福船消失在历史长河之中,我国的造船技术一落千丈。

能够亲眼看见威名远扬的大福船,李存明感慨万千,站立于船头道:“袁爱卿,让士兵们操练起来,朕要看我大明朝的水军乘风破浪!”


状态提示: 第204章 地陷东南,大福船
本章阅读结束,请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