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3章 炒钢之法(1/2)
现在是万历四十二年,既公元1614年。
此时明朝盛行的“炒钢法”,绝对算是世界最高的技术水平,钢铁的产量和质量更是稳居全球第一。
林寿还创造性的将焦炭厂、炼铁炉和炒铁炉蝉联在一起。
他先将煤炭烧成焦炭,再用七成焦炭混加三成木炭来冶炼铁矿石,再将炼出的生铁液直接流入炒铁炉中,开始炒铁。
其中的一个“炒”字,便道出了中国老百姓无穷无尽的智慧。
这儿先普及一下何为生铁、熟铁和钢。
三者都是以含碳量的多少来划分的。
生铁,含碳量在2-4.3之间,品质较硬和脆,主要用于铸造,故而又称铸铁。
熟铁,是用生铁精炼而成,含碳量在0.02以下,质地软,塑性好,可以拉成丝,适于锻造,又称锻铁。
而钢,含碳量在0.05-2之间,取生铁和熟铁之优点,既硬又韧,是当下最适合制造兵器、护具和农用铁具的好材料。
所以,当炼铁师傅向林寿询问:“圣主,咱们主要炼制哪类铁?”
林寿直接拍板:“钢!”
他的终极目标依然是建造一座兵工厂,只有炼制出上等的钢材来,才能让这个目标成为现实!
一车车铁矿石,开始在炼铁炉中缓缓地融化,直至烧灼成通红的生铁汁。
凤城县的铁矿质量不错,每块矿石的含铁量都能达到30一炉可炼出500斤的生铁汁。
林寿不需要生铁,所以生铁汁会直接流入炒铁炉内,再次用高温燃尽里面的杂质,去除硫、锰、磷等等,直至练成熟铁。
林寿也不需要熟铁,炼铁师这时会用柳木棍来搅拌熟铁汁,随着柳木棍的逐渐烧尽,让铁汁中重新混入碳元素,继而炒成钢。
经验上乘的老师傅,还能根据兵器和护具的打制要求,直接炒出相适合的低碳钢、中碳钢或是高碳钢。
此法,即为“炒钢法”。
这项发明,绝对是中华古老文明中的一份瑰宝!
后来,再经过不懈的努力下,和一次次的装备改进,林寿现在的炒铁炉,可以达到每日600余斤钢铁的产量。
这在生产力低下的大明朝,可以算是了不得的成就了。
只是凤城县没有技术上乘的铸造师,上等钢铁若不能打造成兵器和护具,那就是对原材料的一种亵渎。
所以当林寿看着县内仅有的几个打铁师傅,拿着那些钢铁打制犁头、耙子,镐头和镰刀等农具时,他的心头都在隐隐滴血。
这绝对是暴殄天物啊!
林寿重新召集起他的小伙伴,下了严命:“大家立刻张贴榜文,高薪招聘,我们一定要寻到一位上乘的铸造大师!”
可惜,榜文贴满了全县,却如同石沉大海一般,渺无音信。
辛丑回复说:“圣主,这上乘的铸造师本就稀缺,而且咱这凤城县又穷又小,自然留不住这等人才,我看咱们只能去外县招人了。”
“外县……”
林寿首先想到的便是银丰县。
因为他手中的这柄唐刀,便是由银丰县里的一位老铁匠打造而成,锋利无比,削铁如泥。
犹记得姓陈,在一条简陋的民巷里,开了一家名曰“陈记”的小铁匠铺。
当时林寿还并不了解现在的铁匠行业,他只以为那就是一个技术高超的老铁匠师傅罢了。
可是自打他建了炼铁厂,看了自家铁匠那不堪入目的手艺后,他才知道,原来那位老铁匠竟还是一位深藏不漏的扫地僧。
辛丑一听也很兴奋,立刻道:“这等高人岂能让他埋没在市井之中,不如咱们现在就去把他给绑来吧?”
林寿大眼一瞪,“绑?这样做合适吗?”
辛丑摊摊手,无奈道:“圣主啊,咱现在可是圣女教,在官府管辖的百姓看来,咱们可是杀官占县的邪教啊,你认为咱若去请他,他能来吗?”
林寿一想,此话确实有理。
自赶跑了徐梁的闻香教后,林寿也曾想过向乡民们表明自己的真实身份。
可是凤城县的位置特殊,几乎可以算是济南府的重要门禁,若是白莲教听闻此地又落入了官府之手,只怕必定还会率着教兵前来攻打。
单凭林寿现在这千把口子人,估计根本不是白莲教徒的对手。
而且就在前几日,朝廷也秘密向他下达了指令:
让他继续伪装成白莲教徒,借机蛰伏发展,以待将来时机成熟,再与朝廷大军里应外合,彻底消灭山东境内的所有白莲余孽。
林寿再瞅落款署名,竟是“叶向高”。
此人十分牛叉,乃是当朝的内阁首辅,绝对的朝廷大佬。
正是有他这条命令,林寿才敢堂而皇之的建造兵工厂,而不怕以后再遭言官们风闻奏事。
但是,这伪装之事儿,朝廷大佬知道,林寿的班底也知道,可是众乡民百姓们都不知道啊。
尤其是周围相邻的几座县城,无不认为现在的凤城县还是教匪盘踞的一大凶地,即使他诚心招聘,估计也没有几个不怕死的敢来应聘。
所以辛丑的一个“绑”字,确实是解决当下难题的一大办法。
林寿纠结了片刻,才小声回道:“要不试一试?”
……
银丰县,东风巷。
一座简陋的铁匠铺,已在这条巷子里风雨飘摇了多年。
铁匠铺的主人,也从一个魁梧健硕的中年人,变成了如今一个胡须斑白的老客。
无人知道他的家人在哪里,他的生命里,似乎
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