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5章 清晨大雾(1/2)
第一百零五章清晨大雾
“我怎么记得你最喜欢的菜是糖醋排骨呢?”叶秋驾着马,没有回头,就这么隔着车帘对魏青禾说道。
“唐师兄记性也太好了,”魏青禾全然没听出叶秋话里有话的意思,只道:“长公主以前经常带我们几个偷偷溜出去吃饭,那时候观潮楼的梨片拌蒸果子狸是一道名菜,一天只做十份,只有和长公主一起才能吃到。”
谁问你这个了!叶秋心里有些不痛快,但也没什么话好说。
魏青禾曾在这里学艺,有几个认识的人很正常。
再说那个叫唐虎的也没有任何失礼之处。
“叶秋,要不我们晚上还是去吧。”魏青禾的声音有点小。
“怎么了,你是不打算去的吗?”叶秋问。
“嗯,因为自我离开京城之后和唐师兄一点联系也没有,一封信也没有写过,但是”魏青禾说到这里,话好像卡在喉咙里吐不出来。
“不想去就不去啊。”叶秋说。
魏青禾摇了摇头,道:“唐师兄他是,礼部尚书唐龙的儿子。”
叶秋一下子明白了,魏青禾是在给他找退路。
万一圣上是对他有所不满,和唐虎能拉进关系的话,说不定礼部尚书能在朝堂前给他说两句好话。
“那也不想去就不去。”叶秋淡淡地说。
他当然心里很感谢魏青禾,但同时他叶秋也不是这种拉帮结派的人,再说他心里的不痛快还没消。
“还是去吧,毕竟许久未见过唐师兄了。”
叶秋这次没接话,只是默默地当一个车夫。
虽然京城是临安城的五倍有余,幸好这么几年来并没有什么明显的变化,魏青禾毫不费力地找到了陈叔家。
这个陈叔其实早在魏老太公那一辈的时候就已经与魏家相识了,当时家境不甚富裕,得魏老太公怜悯,陈家做了些买卖又包了好些地,才得以住进京城来。
叶秋他们路过的陈家大院,就是陈叔的老家村。
到了魏振国那一辈,陈叔虽然比魏振国稍大一些,也娶了一房夫人,但是孩子命薄,小时候总是得各种各样的病,身子骨太差,只得把孩子送到五百里外的多宝寺出家,请求佛祖庇佑。
所以陈叔一直把魏青禾当成亲女儿对待。
而对魏青禾而言,以前在长公主门下学艺的时候,陈叔的家可以说是魏青禾唯一的归宿了。
“大小姐,您回来了。”门口有佣人点头颔首。
“文叔,好久不见,身体还好吗?”魏青禾认出来了,这是陈府的老管家,打从她第一次迈进陈府的时候,文叔就常伴他家老爷左右。
“托大小姐的福,这把老骨头还中用。”文叔答道。
魏青禾这才发现,地方还是原来的地方,这陈府却是比以前扩建了许多,也更加气派了。
“陈叔在吗?”魏青禾走下马车,随着文叔和叶秋一道进了陈府。
“老爷这段时日在多宝寺。”佣人答道:“之前老爷已经收到了魏大人的传书,大小姐有什么吩咐和要求,招呼我们便是。”
“这样啊,那真是太不巧了。”魏青禾隐隐有些失落。
“如果有时间的话,我们去多宝寺不就可以了吗?”叶秋在一旁道。
叶秋刚刚一直跟在魏青禾后面,一身白衣染血,脸上的血渍也已经风干了,就像干旱的土地一样裂出了几道缝。
看着十分可怕,文叔心里有点发怵,也没敢和叶秋说话。
“这位,莫非是叶姑爷吗?”等叶秋先开了口,文叔才问道。
“正是,这段时日叨扰了。”叶秋说。
“哪的话,当成自家就好。”
文叔这才长吁一口气,把心沉了下去。虽然他那副样子有些惊悚,但是想到他只是个吃软饭的赘婿,心里也平静了不少。
但是他也没有看不起叶秋,毕竟是魏振国亲自选的女婿,还有个“临安狠人”的美名。
等叶秋和魏青禾安顿好,魏青禾去和文叔叙了叙旧,叶秋换洗了衣服,一个人在后院溜达。
院子不大,但是假山、人工开凿的流水渠道、桃柳、凉亭等,都一应俱全。
甚至比魏府还要气派几分。
然而,刚迈步上了凉亭,只听见“嗖”的一声,叶秋头还没有扭过去,一支飞快的箭刚好从他的鼻尖擦过,稳稳地钉在凉亭的木柱上。
叶秋定了定神,赶忙到处观瞧,周围连一只鸟的影子都没有,更别说人了。
只有蝉在不断鸣叫的声响。
叶秋再回头看箭,箭杆上赫然绑着一张纸条。
“午时姚家宁王”
只写了这么六个字,可是不禁让叶秋的神经紧绷起来。
写什么都可以,但是“宁王”这两个字,无论在天朝的什么地方提起,都是大逆不道的死罪。
至今已经无人敢提,更别说就这么公然写在纸上。
叶秋把纸条揣进自己怀中,又把箭丢进假山下面茂密的灌木丛里。
装作无事发生的样子,晃晃悠悠从陈府的后门走了出去。
只见五个人像是早已知晓叶秋的行动一样,齐刷刷地半跪在陈府的后门口,等着叶秋出来。
这五人正是叶青和文武双全五兄弟。
“姑爷。”五人道。
“跪着干什么?谁让你们跪了?”叶秋把哥几个扶起,又问道:“姚府在何处?”
叶青回答:“距此地东南方向,有一观潮楼,观潮楼北方第三条街朱雀大街上,就是姚府。”
“这个姚
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