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9章 :招贤第一人(2/3)
眼神更加的温和。“皇叔,你便尽管把心放在肚子里,这招贤一事,本也不是朝夕之间,这京师里的读书人,自然为刘三吾所影响,可这大明疆域,他刘三吾一人可说了不说。”
“到时候侄儿还怕这招贤馆,容纳不是这般多人呢,有几分才学,又想施展心中抱负者,可不要太多。”
朱英这话确实是没错的,其实真正来说,读书人多数都很正派,至少一开始是。
读的是圣人之言,学的是忠君爱国。
在这样思想的熏陶下,主流的风气自然是极佳的。
而像姚广孝一样,心中充满抱负,一展才学的读书人,多了去了。
只是大部分人,一事无成,所学无以致用。
听着朱英这般说,朱棡多少还是有些郁闷,只能端起茶杯,狠狠的喝上一口。
就在此时,有宦官过来禀告:“殿下,外面似乎有一人,想要入招贤馆来。”
朱英闻言,笑着对朱棡道:“皇叔你看,人这不就来了吗。”
随后便对宦官吩咐,把人直接带过来瞧瞧。
朱棡也是一喜,迫不及待的看向门口。
其实就现在来说,朱棡并不需要来招贤馆这里,或者说藩王们无须过来。
招贤馆找人,是在三个月后的考试中,过考才能选中,亦或是童生,秀才,几乎相当于免试录取了。
而到那个时候,藩王们才需要一起来面试,然后各自挑选心中的人选。
今天跑来这里,其实是被世子朱济熺撺掇过来。
朱济熺自从知道海外封国的事情后,对于这件事非常的关注。
和他的世子不同,朱济熺的王妃谢氏,是永平侯谢成之女。
朱棡这人虽然对手下很残暴,可对于谢氏还是很好,在这一点上,也算是继承了朱元璋的优良传统。
因为爱打仗,所以朱济熺跟娘家这边的关系,自然要亲密许多。
甚至小时候,几乎可以说是外公带大的。
在朱济熺出生的次年正月,永平侯谢成任晋府左相,即山西行省参政,为封疆大吏。
永平侯谢成文武皆全,这也很大程度了影响到了朱济熺。
加上朱济熺对于谢成来说,虽是外孙,也是长孙,还是皇孙。
这就更加的亲密了。
在很多方面的教导上,就更加的细心。
朱济熺早就被封了世子,这海外的藩国,可以说就是朱济熺自己往后要治理的国土。
老爹鲁莽,多智不过军事。
在这方面,便也就只能是自己想办法,多争取些人才的。
这才有了今日朱棡的过来。
很快,门外一白袍男子便就走了进来。
“河南商水县儒童袁佳驰,拜见诸位大人。”袁佳驰看着坐着的几人,不敢抬头直视,立马躬身作揖道。
朱英闻言问道:“袁姓,还是商水县人,看来是名门之后呀。”
袁佳驰连忙道:“学生不敢担。”
这商水县,在大汉的时候,名为汝阳县。
东汉末年,出过几个名人,其中最为出名的,便就是四世三公了。
朱英没有多说,而是问道:“这外面人虽多,可却无人敢于进来,都在观望,为何你就有这个胆子。”
“还是个童生,年岁不算大,努力一两年,博取个秀才的功名不难,为何要去这千里遥遥的海外藩国呢。”
秀才可没有什么穷秀才一说。
什么穷酸秀才,都是骗人呢。
哪怕混得最差的秀才,回到当地,那也是乡绅地主级别。
功名在身的秀才,就连知县见着,都要和颜悦气,谁能知道,这秀才会不会过个几年,就能举人了呢。
亦或者这秀才的同窗上了举人,也是极有可能。
加上免除徭役,赋税名额,等等一系列的优惠措施,这大明天下,就不存在穷的秀才。
秀才在整个社会阶级中,可以说是仅次于官员。、
听着朱英的话,朱棡有些急了。
这好不容易来一人,怎么感觉这是要把人给赶出去呢。
在朱棡的心里,管他什么读书人,多多益善,一箩筐的全部打包带到藩国去才好。
谁都能想象,在倭国那等地方,读书人的重要性,比之大明更加的稀少重要。
袁佳驰显然也有些懵。
他没想到进来之后,第一个问题,竟然会是这样,这让习惯了四书五经的他,一下子微微顿住,不知该如何作答。
“心里如何作想,便就直接言明即可。”朱英再次说道。
袁佳驰听着这话,牙齿暗咬道:“学生家境贫寒,无甚钱财,原本在县中生活,可黄河泛滥,无奈之下只能来京师投奔家中长辈。”
“然一番打听下,长辈渺无音讯,只能是卖字画为生。”
“至今数月,最近便是连买纸的钱财,也已然拿不出,不瞒大人,学生已有数日,未曾吃过一顿饱饭了。”
“今日见告示上所言,童生入招贤馆,可包食宿,便就想着进来一试。”
听着这话,朱英哑然失笑。
早前对于招贤馆,在朱英的心中,大致都是为了施展心中才学之人,才会过来。
包食宿只不过是朱英顺手一填,也没想过哪个童生,秀才,还会有吃不上饭的时候。
没成想这第一个进海外招贤馆的,竟然是想来蹭饭的。
朱棡听闻后,也着实有些无语了。
不过能有一个读书人,还是个童生,也算是不错了。
“本王是当今晋王,
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