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3章 大道废,吾辈出!(1/2)
《老子》曰: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不改,周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
这个“物”,就是道。
道为变化之本,不生不灭,无形无象,无始无终,是一切的终极,是万事万物的运行轨迹,在道家哲学之中,道是宇宙万物的最初本源,是支配物质世界运动变化的普遍规律,同时又是人类社会所遵循的社会准则,道无处不在,无所不包,一言一行,一草一沙,皆在道中。
这是一个至高无上的概念,没有什么能比道还高。
它太过深奥,没有人能理解透彻,当今宇宙中生灵难以用数字来衡量,又有谁敢说自己明悟了最终大道,可掌控一切?
没有人敢,仙尊与君主已是此世生灵所能触碰到的最高极巅,但仍旧与手掌一切大道的境界遥隔不知多少距离。
甚至于,那种境界是否真的存在,都无人敢肯定。
它太过遥远了,让最强的生灵都感到绝望。
就算是有人能触碰到此世大道,在这方宇宙之外呢,又是否还有更大的天地?那无穷叠加之后的世界,又有谁可掌道?终究是道永恒,生灵不过是在道中。
在当今华夏修行界,那广为人所知晓的得道境界,指的不过是修士真正找到并踏上属于自己的路,只是刚刚跨过一扇门,距离那终极的大道,简直是有着不可想象的差距。
但,即便是如此,一入得道,也足以成为这样一颗星球上的巅峰强者,抬手间搬山移海,有盖世威能。
这就是道之强大,远胜过在道之下产生的法则。
道是如此的深不可测,处在万物之后与万物之中,无所不能,可如今,苍天却说,道有缺!
这究竟是何寓意?是创世大道不够完整,还是这本就是一个残破的宇宙,是一个更为广阔世界的一角?
还是说,是走这条道的人自身有问题,道心不够坚定,或是对道的理解还不够透彻?
王轩没有答案。
他在沉思,想从前贤的智慧中获得灵感。
纵观道崖经文全篇,讲的核心内容其实就是无为二字,无为指的并不是不去作为,而是要求顺天之时,随地之性,因人之心,不乱作为,三丰祖师作为道门前贤,也曾经历过最动荡的岁月,参与过民间的抗争,后成为一派宗师,心性超然,教导弟子不要胡作非为,修身养性。
但,这并非是经文全部,在石壁之上,还有另外一句话,只是遭到了损毁,只能看清开头三个字。
大道废!
这就是王轩第一时间来到武当的原因,道有缺与大道废指代或许不同,但绝对有共通之处,也许就能给他关键性的启迪。
那经文并非是遭到后人破坏,而是三丰祖师亲自动手抹掉,其意思很简单,这最后一句话只能由自己悟,写出来,并不能起到该有的作用。
王轩清楚,此前的张三通一定是有所明悟的,但他不会去询问,这件事,必须由他自己完成。
大道废,同样是出自《老子》,完整的句子是大道废,有仁义,意思是社会运行的大道废弃了,才会提倡仁义,原文的意思并不是很积极,王轩可以肯定,三丰祖师所要传达给后人的绝非是与原文一样的想法。
那么,他要说的到底是什么?
王轩并不焦急,非常的平静,身心已完全沉浸在这种思索与感悟之中。
隐约间,他的神识像是得到了恢复,离开了这副躯体,往前迈步,走到了那光滑山崖之前。
崖壁已有不知几万几千岁,上面的字历经岁月的尘封,现世多年,如今又开始显得斑驳,再大的手笔也难躲时间的痕迹。
茫茫云雾之中,王轩像是漂浮了起来,神与思铸成了一副新的躯体,伸出手,在石壁上摸过,像是抓住了岁月流沙。
那是一个动荡的年代,天下陷于无穷战火之中,大地被铁骑践踏,生灵为刀剑屠戮,血流成河,民不聊生,悲恸,是最常见的情绪。
不是所有人都愿意束手就擒,引颈待戮,也不是所有人都会袖手旁观,冷漠无情,有人会反抗,会斗争,为苍生奔走,为正道牺牲。
他便是这样一个人,用自身所学去救助贫弱,抗击凶徒,手染鲜血,心向光明!
后来,他成为一代宗师,开宗立派,传道授业,于道崖前沉思,回首过往,忆起峥嵘岁月,又见新徒懵懂,刻下崖壁经文,望后人从中明悟。
时间飞逝,转眼便是数百年后,天地大变,灵气复苏,古老的门派迎来了再次崛起的机会,也面临着众多的抉择。
这是一个大世,凡俗的力量前所未有的强盛,即使是手掌通天之力,也不能随意残杀,这也是一个乱世,各国争斗如百舸争流,不属于此界的死物也开始复苏,威胁那些孱弱的生命。
许许多多的问题与选择摆在已不再年轻的宗门领袖面前,他也来到了道崖前方,触摸那些古老的经文,感受着先辈留下的余温。
他明白了什么,有了自己的感悟,不再迷茫困惑,积极的去面对,要尽一份热,发一份光,在大变之世尽好自己的职责,这是修士的使命!
如今,第三个人来了,面对的情况更加复杂,纷与乱蔓延到了这方天宇之外,那前人难以想象的敌人威胁着所有人,连宇宙的意志都在败颓,外敌降至,内敌层出不穷,祥和安定之下隐藏着前所未有的危机!
他又该如何做?难道要退却么?难道要放弃么?
<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