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4章 命在一线(1/2)
第1234章命在一线
李纳急令吴元济率五千骑兵迎战,只片刻,五千骑兵便伤亡过半,一名手下赶来禀报,“启禀主公,弟兄们伤亡超过四成,吴将军不幸阵亡,大家顶不住了!”
望着铺天盖地杀来的骑兵,李纳顿时胆寒心裂,他这才明白郭子仪率五万军队来齐州的意图,就是为了引自己出城。
这时,数万唐军骑兵杀到一里外,没有时间给他细想,这个时候他必须当即立断,要么增兵拼死一战,要么就立刻撤军,保存实力。
李纳果断下令,“全军向北撤退!”
“呜——”
撤退的号角声吹响,一万六千骑兵如风卷残云般脱离战场,迅速向北奔逃。
这些骑兵都有经验,他们看见唐军数万援军到来,便知道大势已去,撤退的号角声响起,他一个比一个逃得快。
骑兵的撤退也带动了步兵的奔逃,淄青军士气崩溃,兵败如山倒。
郭子仪下令道:“全军追杀,投降者可饶,顽抗者杀无赦!”
旷野里出现壮观的一幕,无数士兵丢盔弃甲,亡命奔逃,后面是骑兵追杀,追上便是一刀,斩断了后颈动脉,扑地而死。
反应过来的士兵,高举双手,跪地投降,骑兵从投降者身边奔驰而过,后面的步兵过来接受投降。
大军一直追出四十余里,杀得尸横遍地,血流成河。
八万敌军,除了一万五千骑兵跟随李纳北逃外,其他六万五千人或战死,或投降,一个都没有跑掉。
郭子仪随即率领大军兵临历城县城下,城内只有五千军队,由军师贾深统领,贾深自知守城不住,下令开城投降。
郭子仪安抚贾深一番,喝令大军进城,这座山东半岛的最大城池落入了唐军之手,包括了大量粮草物资、
益都县被八万唐军包围,主将是南霁云,副将是荔非元礼。
按照李邺的思路,益都最好能主动投降,这对解决河北藩镇会起到示范性的作用。
当然,李邺的投降和朝廷投降可不是一回事,历史上,这些藩镇曾反复投降朝廷,但这种投降只是藩镇的一种策略,名义上归附朝廷,实际上继续拥兵自立,而且地盘也越来越大。
李邺要求的投降是真正的投降,交出军队和所有地盘,饶他们一死。
这时,城内淄青军和城外唐军几乎同时收到了李纳兵败北逃,八万大军全军覆灭的消息。
李正已收到的是鸽信,这个消息顿时让他心痛如绞,一连说了三个“好!好!好!”
当即喷血不止,倒地晕厥过去。
长子李经急令名医抢救父亲,到夜里父亲还没有醒来,让李经焦虑万分。
李经年约三十余岁,和兄弟李纳强悍凶狠完全不一样,他身材肥胖,好女人和美食,为人也比较宽厚,李正已便将政务交给他处理。
他降低农业税赋,尽量不扰民,同时大力发展商业,提高商人待遇,商业繁荣,节度府也获得丰厚税收,同时大力晒盐,他们的盐供应河北和中原各地,盐利极厚。
反过来又从农民手中收购多余的粮食,这样就保障了军粮。
李正已对长子十分满意,但在继承人上,他却迟迟拿不定主意,长子为人宽厚,治国有方,次子却勇武善战,为自己开疆辟土
理智上,李正已知道自己应该选长子,但感情上他又偏向于次子。
正是李正已迟迟拿不定主意,导致兄弟二人明争暗斗,因为李纳有军师贾深相助,李经完全斗不过李纳。
所以李正已已经决定让李纳继承自己的事业,却没有想到,李纳竟然擅自率军离城出击,中了郭子仪的引蛇出洞之计,八万大军全军覆灭。
尤其让李正已痛心疾首的是,次子竟然不是撤回益都,而是逃往河北,让李正已一下子看出了次子的意图,在关键时刻,次子李纳背叛自己了。
悔恨交集,李正已脑溢血的宿疾被诱发了,病情十分危重,命在旦夕。
李经站在院子里,这时,号称益都第一名医的陈方从房间里出来。
李经连忙走上前问道:“请问先生,我父亲情况如何?”
陈方叹口气道:“三年前那次晕倒是侥幸苏醒恢复,这次吐血了,应该脑部大出血,我只能尽力了。”
“啊!我父亲有性命之忧?”
陈方点点头,“我不想说,但不说又不行,公子为王爷准备后事吧!”
尽管有心里准备,但李经一阵心痛,“我父亲能活多久?”
“我不知道,如果能醒来,或许能活几个月,如果醒不来,那就这两天了。”
说完,陈方摇摇头,忧心忡忡走了。
李经呆立片刻,走进病房,病房内,四名父亲的侍妾坐在旁边抹眼泪。
李经摸了摸父亲的鼻息,气息已十分微弱,脉搏也时有时无,确实快不行了。
李经叹口气对四名侍妾道:“每人给你们一千两银子,你们各自回娘家吧!”
“公子,是不是老爷他”
李经摇摇头,“不是这个问题,是城池很快就保不住了,你们不要受到牵连,赶紧回娘家吧!”
“那王爷这里?”
“有我照顾他,你们就不要担心了!”
四名侍妾感激,连忙起身行礼,李经给了她们每人一支取钱信物,她们匆匆去了。
李经又注视昏迷中的父亲半晌,叹了口气,把父亲交给他的几名亲兵照顾,转身快步离去。
两更时分,两辆大型投石机正
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