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33 章 第 33 章(2/2)
稳固江山而大义灭亲,本就是无可厚非之事。注意到楚明渊眼中一闪而过的杀意和停留片刻的畅快,站在一旁的太后缓缓开口:“陛下,哀家虽与你不睦多年,但也不愿让从先帝手上传下来的江山就此落入贼人手中,还望陛下好生提防一二。”
“自然。”楚明渊随意答了太后,又问跪在身前的“颜清岚”:既然你说奕王胁迫于你,如今又为何冒险回京?
纵使他对楚黎晔疑心极深,他也不会如此轻易相信同自己斗了多年的太后,但太后方才的话里,倒也有可信之处:太后对先帝用情至深,合宫人尽皆知。
“回禀陛下,罪民虽懦弱无能,但到底还是知晓血浓于水的人,万不敢拿叔父的命与奕王去赌,便在半路折返,却被奕王派人追杀,幸得太后所救,才得以面见陛下。”
“即便颜氏所言为实,燕云也仍是大梁的隐患,还是斩草除根为好。”楚明渊转身同太后商议,还是当着燕云公主的面商议灭燕云一族的事。筆趣庫
“陛下,罪民还有机密要奏,望陛下能对燕云旧民网开一面。”跪在地上的“颜清岚”连连叩头,颤声道。
“若对大梁有益,你便算是功臣,届时朕自然不会动燕云。”
“数日前,约莫是江丞相公子入狱之时,奕王曾传信给埋在大理寺的眼线,让他于奕王上朝鸣冤之日劫走江允浩,杀了他,激江丞相鱼死网破,他好坐收渔利。”
听到此处,楚明渊不由蹙眉:吴毅此时远在边境,江泽即便是想反,又从何处调兵,又有何人可用?
“为了笼络罪民,早先奕王曾提及他这些年在宁都养有私兵,而桐城城防军则因早年恩惠,对穆家忠心不二。”
听到此处,太后似是有些震惊,带着几分惶恐开口:“宁都和桐城乃拱卫上京之城,还望陛下早做打算,莫要让先帝在天之灵不安。”
太后与楚黎晔一前一后分别劝楚明渊防范环卫上京的两座城池,按理来说,楚明渊应该相信自小一同长大的胞弟,而非与之斗了多年的政敌和仇人。可世事就是这样无常,阴差阳错,楚明渊先怀疑了蛰伏数年,深不可测的胞弟,两相比较,早已与他在明面上争权多年的太后,竟更加可信。
再者,江允浩确实死了,更使“颜清岚”的话增了几分可信度。
尽管如此,江泽谋反,仍是不可不防,但无论明面上派去“护送”江泽,还是暗中监视江府的暗卫都未发现异常,派去宿城和安城查探的人也仍未前来复命,他对江泽的提防之心无形中便减了几分,只命人传旨令远离上京的扬州,潘州整顿军队,令边关守卫严防燕云城旧部。
京中派出的每一批人马,甚至每一个暗卫,都没能逃出时刻戒备的燕云阁的眼线,他们无需拦截审问,便可从其来处判断他们听命于谁,这也是他们潜伏大梁多年的成果。
仅仅一夜之间,木亦白案前便堆了五封密信,一封来自颜清岚,是为问询京中情况,当然,信尾还极其委婉地问了楚黎晔和颜凌柏的处境;一封来自夏荷,是为告知太后命人易容假扮颜清岚之事;其余几封,便是关于夜行的暗卫的目的地和主人。
挑灯读完所有的信后,木亦白默默扶额,陷入大义与私情的纠结之中:如今上京难免大乱,不管最后谁得利,对燕云而言皆是大好局面。
但楚黎晔怕是难以全身而退,他究竟该不该把楚黎晔的处境如实告知颜清岚?
本章阅读结束,请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