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章 坐看风云起(2/3)
刘益守颇有深意的看了宇文护一眼,不得不说,这封信写得很有水平,甚至能够看出一点点“政治素养”来。难怪此人在历史上可以当屠龙勇士,反复使用屠龙术。/p
果然是有几把刷子。/p
“信没有问题,说实话,我也不怕你耍花招。那我这就让人送去你们大营,你就在枋头城内安顿下来。/p
你跟你叔父住一个院子,不能外出。没有我的同意,也不能跟任何人见面,这样的安排你可以接受么?”/p
一个阶下囚还有权力讨价还价?/p
宇文护只觉得刘益守真是多此一问。/p
他连忙恭敬的拱手道:“刘都督安排非常妥当,礼遇甚佳,在下真是无以为报……”/p
“可以了,你跟着源士康一起吧。这里没你事了,你叔父情况稳定些后,会送到你身边的。”/p
刘益守摆了摆手,懒得跟宇文护多说什么,这件事已经了结了。至于以后,那得宇文洛生逃过眼前这一劫,才有资格说以后的事情。/p
宇文护走后,刘益守将双手撑在城头的女墙凹处,看着远方迷雾缭绕的河道。这些蜿蜒的河流,就像是洪荒的巨蛇一般,神秘而令人心生敬畏。/p
“眼看他起高楼,眼看他宴宾客,眼看他楼塌了。”/p
刘益守喃喃自语道。想来尔朱荣在晋阳冷眼旁观葛荣折腾,也是时候,要出来活动一下了。/p
他就打算在枋头城里,坐看风云起。/p
……/p
邺城的府衙大堂内,李神、封隆之、甄密、陈元康等人,全都目不转睛的看着匆匆赶来的崔孝芬,等着对方喝完水以后开口。/p
“说起枋头城内的刘都督和于谨,那确实是很有些本事的。/p
他们知道宇文洛生来势汹汹,锋芒毕露不可力敌,于是便……”/p
崔孝芬将刘益守等人是怎么坚壁清野,怎么把自耕农家庭都接到枋头城的保护范围,又是怎么袭扰宇文洛生,最后埋伏反杀,全都说了。/p
他本身文采极好,元诩还在的时候,就是洛阳有名的“文化人”。现在说起战斗的过程,就像是讲故事一样,跌宕起伏。/p
听得众人都是一愣一愣的。/p
陈元康智谋出众,听完崔孝芬的介绍,就激动的拍手叫好道:“妙啊,这是典型的疲敌之计。刘益守在可以动手的条件下,把宇文洛生折腾惨了。/p
不过现在河道也快结冰,到了攻守易势的时候。李都督,事不宜迟,现在开始准备一下,我们三日后我们点齐兵马,从宇文洛生背后攻打营盘。/p
崔先生可以先回去,你将我的计划告诉刘都督,他会自行处置,你无需担忧。”/p
陈元康淡定说道。/p
他又看了看李神问道:“李都督以为如何?”/p
“可行,机不可失时不再来。”/p
李神微微点头说道。/p
他也是打老了仗的人,一听就知道这一战有门。这就好比踢足球已经有队友把球给你带到了禁区,并且传了过来。/p
这个时候,就不要再想着球要不要接,要不要传,直接射就完事了!/p
上次从邺城内带兵破葛荣“南大营”,李神就已然发现,葛荣大军有些“先天不足”,扎营一塌糊涂。遇到袭击后慌乱不堪,跟野战的时候完全不在同一层次。/p
“我与刘益守有旧,此番破宇文洛生,我一同前往,还是封将军领兵吧。”/p
李神年纪大了,现在早已不冲杀在第一线,每次领兵作战的都是封隆之。/p
见他跟陈元康都没意见,封隆之也点了点头道:“如此甚好。只是,我尚且有个疑问。”/p
这话说完,所有人的目光都看了过来。/p
封隆之摸了摸自己的美长须,皱着眉问道:“如果我们击破宇文洛生,会不会让葛荣感觉到危机,从而带兵继续围困邺城?”/p
葛荣现在确实是退了,但是没走远,只不过是退到了邺城以北的滏水河北岸,要围困邺城,也就一天的路程而已。/p
“葛荣是忌惮被尔朱荣派兵前后夹击。但我们收拾了宇文洛生,葛荣或许就会觉得我们是个威胁了。”/p
封隆之沉声说道。/p
其实这个道理大家都懂,但有时候吧,人们面临选择的时候,就是一个“两害相权取其轻”的过程。/p
救枋头城,一旦成功,就会多出一支机动兵力,去牵制葛荣,而葛荣也会少一支精锐。此消彼长之下,邺城被围这点风险,还在可以承受的范围内。/p
“封将军不必担忧,或者说担忧也没用。葛荣现在退走了,但实力仍在,他回来不过旦夕之间。比较起来,还是消耗他的实力比较重要不是么?”/p
陈元康满不在乎的说道。/p
他这话可谓是一针见血,封隆之瞬间就闭口不言了。/p
“崔先生,我现在就修书一封,你带回去给刘都督。三日后,我们会从邺城出兵,袭击宇文洛生大营。”/p
陈元康做事很干练,写字笔走龙蛇,速度极快!很快,他就将信写完,交给崔孝芬。陈元康自从来到邺城后,就逐渐参与到了重大军机之中,最后几乎变成了一言九鼎之人。/p
他年纪最轻,说话的分量却最重,当真是应了那句“有志不在年高”。/p
“那行,在下这
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