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9章 科举考试(1/2)
在初级教育体系之外的更高一级教育体系由两部分组成。
一是大唐军校、大唐医学院和各类技术学院组成的专业教育机构,主要用于培养初中级军官和各个行业的中高级技术人才。
经过初级教育的大部分学生可以选择参军或是到技术和医学院继续学习,接受专业化很强的职业教育。
二是毕业之后经过考核,进入未来城的各个实验室学习更高等的专业知识。
这些进入实验室学习的学生大部分会成为专门的研究人员,成为推动大唐科技进步的基石。
不同于职业教育,科研对人才的素质要求更高,注定不会有太多的人进入实验室,所以职业教育将成为未来几十年时间里大多数学生的出路。
李元喆还没自大到直接建立大学的程度。
未来城的人才只是接受了两年填鸭式的教育,对大部分后世的知识都是一知半解,没有十几二十年的时间,很难消化掉这些知识,而且没有幸存者那样的师资力量,搞大学就是猪鼻子插大葱了,自己都觉的汗颜。
有职业学校和实验室在已经足够培养高端人才了,等到本土的高端人才积累到一定的规模,等到幸存者留下的知识被消化,到时自然就可以建立真正意义上的大学了。
安排好未来城的教育系统和灞桥工业区的事情,不知不觉间已是天帝四年的十月份了。
天帝三年的元日大朝会之上,礼部上奏,要在当年十一月举行天帝朝的第一次正式科举考试,但是因为当年李元喆把世家门阀给扫了个干净,把残余的士族都给吓的不轻,各道州府的读书人报名参加乡试的人数极少,十道二府的乡试人员还不到两千人,来长安备考的外国人更是不到五十人,根本支撑不起一次正式的科考。
就这点人参加考试,只有让所有考生都通过乡试才不至于让这天帝朝的第一次科考太难看。
但那样一来就显得大唐的官位太不值钱了,李元喆虽然没指望这次科举能选出什么人才,可也不想大放水来显示大唐的文教昌盛,所以就把当年的会试延迟了一年,直接把全国各地通过乡试的考生全都下放到了关中各地的学校去充当教习了,让他们一边教书一边准备参加会试。
李元喆的想法是不要浪费资源,等一年的时间,让一些未来城的结业学生和那些通过乡试的考生一起考试。
考试的时间就定在了今年的十月。
为了这次科考,李元喆甚至大幅修改了考试流程和规则。
以前的那种拼关系的行卷制度直接废除,考试采用糊名的方式,所有考生的试卷都要重新誊抄才能交给考官批改,试题由李元喆和令狐德芬、李纲等人亲自拟定,试卷有三套,完成出题之后,令狐德芬和李纲等参与过出题的人将在东宫的一个小院中闭门不出,直到考试结束才能出来批改试卷。考试选用哪一套试卷有李元喆选定后交给专门设立在宫城中的印刷坊印刷,印刷开始,印刷坊封闭,考试结束后才可以解封。
一套严苛的保密制度保证考试的公平性。
考试的科目也做了调整,废除那些五花八门的科目,只保留了进士科、明算科、明医科,增加了水利、农科、工科和建筑科。
所有进士科、明算科的考生都要在自己主考的科目外选考一科其他科目,进士科和明算科的成绩为主要成绩,选考科目则是为了方便上榜考生日后的安排。
总之这次科考不要纯粹的书呆子,要挑选出一些真正有能力的官员,原则就是宁缺毋滥。
考试的地点放在了半荒废状态的国子监。
自未来城和大唐第一技术学院建立,国子监的地位就变得岌岌可危。
优秀的生源全被李元喆划拉到未来城和大唐第一技术学院去学习,连那些二代们也被强制离开了国子监,国子监这两年的时间只能招收一些外国来的留学生,虽然名义上还是大唐的最高学府,实际上却是沦为了一个面子工程。
没了孔颖达的国子监对读书人也没什么吸引力了,真要是想靠自身学问做官的读书人到未来城和大唐第一技术学院求学他不香吗?
时间一长,国子监就这么衰落下来了。
李元喆其实不反对儒家那套东西,也不反感者,只不过现在还不是时候,大唐对文化人的需求量很大,放到国子监蹉跎岁月就显得太浪费资源了。
不过国子监毕竟是大唐的一个脸面,表面上的风光还是要有的,所以李元喆让礼部到处搜罗大儒来国子监执教,还拨款对国子监进行了翻修扩建。
这么说吧!
反正在不了解内情的人看来,国子监不仅师资力量雄厚无比,还很受朝廷重视就是了。
只是在李元喆的计划中,国子监就是个面子工程,是用来忽悠外人的,顺便用来当做儒家文化交流的平台......当然,国子监那些富丽堂皇的教室用来当做“国考”的考场也是很好的......
十月十六,几乎要变成外国语大学的国子监迎来了四年来最辉煌的时刻。
六百二十名考生要来这里参加为期两天的科考。
李元喆派出了杜如晦来担任此次考试的主考官,以显示朝廷对科举的重视。
其实朝中最适合来担任主考官的人是魏征或是李纲,但是魏征还在当空中飞人,李纲又是出题人,都没办法出任主考官,所以只好选了老杜,让他在百忙之中来当主考官。
开考之前
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