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二章 伊丽水(1/2)
安永对盛乐城给自己的款待并不上心,一来他本就厌烦繁文缛节的应酬,二来他始终记得自己此行的目的,认为与其客套,还不如为盛乐做些实事。所以第二天一早他便开始工作,着手研究盛乐城的灾情。
盛乐不比泗州,安永手头根本得不到详实的资料,更别指望有现成的水文地质测绘图可用,城中的官员又都是外行,在治水方面根本帮不了自己的忙。他先是在城中看了一圈,发现旱情确实严重,城中的水井基本上都已干涸,百姓的生活用水,需要牵马去盛乐城外很远的金河里去汲。
于是安永请图默特带自己上金河看一看,二人打马出城,走了约有五六里路,这才看见了一条蜿蜒的河流。
安永一看见这条河时,心中便是微微一沉,只见河道两旁是落差三米多的侧蚀崖,而河底已露出了一大半干枯的的河床。大漠中的水系本就复杂多变,因为河水含沙量大,导致冲淤变化频繁,河道经常改道,如果这条河不幸又是内流河的一支,因为河道改变而与上游的水源失去地表水联系,只怕由于环境的影响,迟早会断流。
同样的道理,让他那个世界的楼兰城在罗布泊中消失,所以指望金河挽救盛乐城,只怕难如登天。
安永便问图默特,远一些的地方可有大河。
图默特想了半天,答道:“方圆百里之内,也有几条河,都和金河差不多,也挺长的。”
安永知道图默特没明白自己的意思,又向他解释:“我要找的河,必须更长、更宽,至少是金河的四倍。”
图默特被安永的话吓了一跳,愣了片刻才又开口:“你说的,是达兰喀喇山上的伊丽水,在盛乐往北六百里的地方。”
“六百里……”安永沉吟了片刻,对图默特道,“明天我们就出发,去那里看看。”
“什么?”图默特瞪大眼,猜不透这位崔御史想干嘛,“崔御史,我知道伊丽水的河水很甜,可是去那里汲水,来来回回至少要三天呢。”
安永也不多作解释,坚持要求图默特替自己去安排。
图默特相当郁闷,他觉得这位崔御史神神叨叨的,人挺和气却不好说话,就不想与他多打交道。可是可汗有令——无论崔御史要做什么,自己必须无条件服从,真不知这位桃花石有什么本事,竟能让可汗如此信服!
心里嘀咕归嘀咕,第二天图默特仍是乖乖地准备好了毡帐粮秣,领着安永往达兰喀喇山去。
达兰喀喇山是柔然语“七十个黑山头”的意思,中原语译作阴山,正是柔然可汗每年六月举行却霜祭礼的地方。三月初的阴山仍是一片冰封,安永一行穿着厚厚的皮袍子,艰难跋涉了两天,才算见到了静静蜿蜒在阴山南麓上的伊丽水。
这天阳光晴好,当安永看见那条流量丰沛的蔚蓝色长河,在群山的环抱下泛动着粼粼波光时,呵着白雾的双唇终于露出一丝笑意,喃喃自语道:“就是它了。”
看到大河的冬奴和昆仑奴也很兴奋,只有图默特兀自左顾右盼,紧张地提醒安永:“这个时节饿熊出洞,经常会领着熊崽来这里抓鱼的,万一被我们碰见就麻烦了,看过就快走吧。”
“好,”安永相信图默特的经验,顺从地跟着他下山,边走边道,“下次来的时候多带些人手,我们要在这里扎营住上一阵子。”
“什么?还要再来?”图默特忍不住哀号。
“你看见这条伊丽水了吗?”安永指了指身后那条长河,在马背上对图默特道,“我要让这河中的水,从达兰喀喇山流进盛乐城。”
。。。。。。。
大山深处的夜寒滴水成冰,借着篝火的光亮,图默特在地上尿出一座尖尖的冰塔,又打了个酒嗝,这才一路销-魂地钻进了崔御史的毡帐,坐在胡床上外行瞧热闹。
此时安永正在灯下绘图,图默特瞪眼看了半天,不得要领,于是百无聊赖地插口道:“崔御史,在桃花石愚公移山的故事里,最后可是来了两个神仙,才把山给搬走的。如今你要崔公开河,却从哪里去找神仙来帮你呢?”
安永抬头看了他一眼,微笑道:“没有神仙帮我,只能靠盛乐城的百姓齐心合力。”
“这不可能,”图默特连连摇头道,“从这里到盛乐足足有六百里,开渠要挖到何年何月?如果大家不去放牧都来干这个,牛羊还不得全都饿死?”
“总有官兵吧,”安永看着图默特,意有所指道,“比如将军您的部下……”
图默特立刻把头摇得更猛了:“不不不,崔御史,你可曾看过用千里战马去耕田的?我的部下都是用来打仗的兵,如果拉他们去挖渠,将来他们就只会挖渠,不会打仗了,那怎么行!虽然可汗要我什么事都服从你,可只有这一件事万万不行!”
在一旁为安永掌灯的冬奴听了图默特的话,顿时有些没好气,冲这个头脑简单的蛮子翻了个白眼:“图将军,是打仗重要,还是喝水重要?不挖渠,你们就等着渴死在沙漠里吧,也省得到处打仗杀人!”
“咦,你这小家伙真是目光短浅。养兵千日,用兵一时的道理,说了你也不懂。”图默特理直气壮地反驳,又对冬奴强调,“还有,我不姓图……”
安永可没闲工夫听人斗嘴,立刻插口将两人打断,只问图默特:“将军您就直说吧,盛乐城到底可以拨多少人开渠?”
图默特皱眉心算了半天,才回答:“最多可以拨给崔御史
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