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5章 开仓施粥,甄氏到来!(1/2)
“人手够吗?”
恍惚了一会,刘峰回过神来,看着面前这个脸上稚气未取的大男孩,不由笑着道:
“若是人手不够的话就说,到时候我让士卒们都过来帮忙,可不能耽误了小麦的收割!”
“目前人手充足,主公无须担忧。”
盘腿坐在下首的田畴,想到城内越来越多的流民,十分自信的道:
“就算到时候人手会有些短缺,可蓟县城内的流民很多,只要花钱就能雇佣到人,绝对耽误不了夏收!”
“流民还有很多?”刘峰愣了愣,不解的道:
“哪来那么多流民?难道哪里又打仗了?”
“打仗倒是没有!”
想到自己打听来的消息,田畴叹道:
“听说今年国内各个地方的粮食都减产,一些吃不饱饭的农户只能拖家带口到处流浪,靠做些零工养活自己。”
“.....”刘峰不知道该说什么好了。
古代种地不像后世,
没有高产种子,没有肥料,没有有效的灌溉措施,
他们只能是靠着老天爷吃饭。
老天爷高兴了,
他们就能吃饱,甚至还能剩下点。
可老天爷一旦不开心了,
时不时给他们来点干旱、暴雨啥的,
那他们很有可能忙活一年下来,连租地的粮食都交不起,只能带着家小到处流浪。
这世道,
就是这么残酷!
要不然,
张角的太平道也不会那么受追捧了!
“子泰,目前幽州境内的流民多吗?”
不知想到了什么,刘峰挥手制止了身后岳银瓶的按摩,双眼直视着田畴。
“各地官吏一般怎么处理这些流民?”
“难道就这么放任不管吗?”
“这...”
田畴讪讪的笑了笑,虽然没说什么,刘峰已经明白了他的意思。
其实想想也能知道,
这些只是流民,严格来说,他们还算不上难民。
而且,
朝廷一没给地方下达赈灾指令,二没拨付什么赈灾款,
所以,
除了那些好心的乡绅和地主之外,还真没人去关心这些流民的死活。
“这样吧...”
揉了揉太阳穴,刘峰语气坚定的道:
“子泰,你去以州牧府的名义下发公函,让各郡县在城内开设粥棚,必须做到全天候供应!”
“粮食不够的,从蓟县粮仓调拨,但是若有人从中牟利,该怎么做不用我多说了吧?”
“主、主公...”
犹豫片刻,田畴还是鼓起勇气道:
“若是这样一来的话,每天消耗的粮食可不是个小数目,即使以蓟县的存粮,也坚持不了多长时间。”
“无妨!”
“这些东西可不是白给他们吃的!”
摆了摆手,刘峰沉思片刻,笑着道:
“让各地官吏在开设粥棚的同时,把县内流民的身份信息统计一下,等夏收过后,我有事让他们去做。”
“这样啊!”
松了口气的田畴,点头答应了下来。
“主公,若是这样的话就没什么问题了,以工代赈才是最好的办法!”
“行了,快去办吧!”
示意田畴出去之后,刘峰往后一趟,笑着道:
“丫头,别停啊,再给主公我捏捏!”
……
有了刘峰的吩咐,再加上粮食是从蓟县转运过去的,
各个郡县的官吏对于建设粥棚的事十分配合。
而且,
由于粮食从出仓一直到进锅,都是由刘峰麾下士卒监督和亲手操办的。
彻底杜绝了有人想要从中牟利的可能。
正是因为这一系列的保障,那些从冀州流落到幽州的流民们,这才惊奇的发现,他们不用饿肚子了!
蓟县城外,
当刘峰命令下达的第二天,在田畴亲自操办下,一排粥已经立了起来。
粥棚外,
一群衣衫褴褛的流民,也早早拿着自己的破碗,安安静静的等在了这里。
因为,
之前那几个想要争抢位置和大声喧哗的人,已经被拖到一边挨板子去了。
有了这么几个鲜明的榜样在,所有前来等候着领粥喝的人们,一个个噤若寒蝉,深怕被人拉过去一顿乱揍。
“来,叫什么名字?籍贯是哪的?”
当每一个流民前来领粥的时候,旁边都会有一个和颜悦色的官吏负责询问,
然后,
他的信息很快就会被登记完毕,在领粥的同时,还会领到一个带有编号的小木牌。
并且,
负责发粥的官吏,还会善意的提醒一句,
“老伯,您可以记清楚了,明天再来领粥的话,就需要拿着这个小木牌了,弄丢了就没粥喝了!”
“啊~!”
听说这个四四方方的小木牌,居然关乎着自己的肚子,
刚领完一碗浓稠米粥的老头,赶忙把小木牌藏进了怀里。
看那小心翼翼的样子,似乎生怕别人来抢一般。
“主公,您弄这个东西有用吗?”
随同刘峰一起来到现场的李秀宁,
翻看着那块毫不起眼的小木牌,脸色不禁有些疑惑。
这种东西,只要是个木匠就能做吧?
不,
准确的说,只要有把刀,随便来个人就能做出来吧?
“有用,也没用!”
面对着李秀宁的质疑,刘峰微微一笑,解释道:
“给流民发放小木牌,一来是为了方便统计人数。”
“二来,也是给他们一个
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