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9章 南皮变故(1/2)
河北是袁绍当年的地盘。
虽说袁谭以前与袁尚争夺世子之位,大家闹得不可开交。
但是袁绍之前打下民心基础很是深厚。
深厚到现在袁谭带着大军一回来,曹操在河北的统治就有动摇的迹象的程度。
另外还有一点,就是对比。
凡事就怕对比。
袁绍当年的作为,与现在曹操的作为一比,百姓就更对曹操离心离德了。
当初荀攸就说过“绍以宽厚得众心”。
郭嘉也说过“袁绍有恩于民夷”。
甚至袁绍的儿子袁尚,在被曹**死之后,曹操还亲自对自己人下过“三军敢有哭者,斩”的命令。
而曹操到了河北之后,“讨谭时,民亡锥冰”。
“百姓面有饥色,衣或短褐不完”。
原本历史上,曹操死的时候“时太子在邺,鄢陵侯未到,士民颇苦劳役,又有疾疠,于是军中骚动,群寮恐天下有变。”
虽说袁绍也是一个心怀异志的封建军阀,但是若是比起曹操在河北的统治来,那可是好的太多了。
知道袁家在河北的威望,也知道自己在河北做的有些太过分的曹操,听说袁谭跟着张飞一起要攻打南皮,当然要全力阻挡。
天下之重,莫过于河北。
河北之重,除了邺城,就属南皮了。
曹操在南皮,派出了张燕为主将的组合。
张燕这个黑山贼出身的将领,为人剽悍、敏捷过人,身手了得。
手下更是有孙轻、王当带着一众黑山贼相助。
对于在河北纵横了这么多年的张燕来说,在南皮驻防,也算是本土作战,不失地利。这样可以部分地抵消掉袁谭的号召力。
但是曹操可不放心张燕一个人坐镇南皮。
这可是重要城池,怎么只能靠一个贼寇出身的降将呢?
曹操要掺沙子。
掺沙子是一个很古老,但是很有效的政治手段。
曹操所掺的沙子,有两方人马。
一是温恢为首的自己人。
现在手下大将都要用在关键地方,曹操也要照顾张燕的情绪,所以就派了温恢作为文官,协助张燕处理政务和钱粮。
而温恢推荐了与自己关系好的、现在还不知名的孙礼、马台二人作为副将,跟张燕一起守卫南皮城。
二是河北袁家的降将夏昭、邓升。
如此一来,一个南皮城,就聚集了黑山贼、曹操亲信、袁绍降将,这三方势力。
掺沙子战术,成功完成。
无论谁敢有贰心,都要顾虑一下另外两方的态度和反应。
所以一开始,守城一方倒也表现出了强大的战斗力。
面对张飞、袁谭亲自带着张达、范强、汪昭、岑壁、彭安的激烈攻城,温恢几人同心协力,牢牢地守住了南皮城。
此时辛评为随军军师。
袁谭手下的王修、管统等几个文职官员,也早早地就在刘备集团内部担任了各地要职。
面对死敌曹操,袁谭和张飞一样,都是有坚定的信念,要拿下南皮。
但是几度猛攻,就是不能够成功地站上城头。
辛评几次献计,组织士卒挖地道、诈降、起土山等等计策都用了一遍,暂时还是没能成功。
但是外部力量不起作用的时候,内部就开始起作用了。
马台负责管理北门。
这里是张飞、袁谭等人攻打力量最薄弱的地方。
经过长期的战斗,发现张飞、袁谭等人从来都没有全力攻打北门之后,这里的防守开始有了松懈。
这一天,在一次成功的防守之后,看到张飞、袁谭暂时不会再攻城了,便照例是由几个城门的守卫者,孙礼、马台、夏昭邓升、孙轻王当,到张燕的府邸开会,讨论防守适宜。
温恢作为文职官员,正在府中处理事务。
张燕手下负责巡视四方的官员,在北门处发现了问题。
“你是什么职务?竟然在如此大战之时,擅自饮酒?”
那人醉眼朦胧地说道:“我是马台将军手下都尉,我叫王观。”
“你是什么东西,敢来管你爷爷我?”
军法官大怒道:“眼下将军们正在商议军情,敌军就在城外面虎视眈眈,你驻守北门,却如此烂醉如泥,可是不怕军法吗?”
王观笑道:“敌军?”
“这北门处,何来的敌军?”
说着竟然一刀砍断了吊桥的绳索,又一脚踢开城门的顶门杠。
军法官还有身边的人都愣住了。
这王观站在城墙上大喊大叫地撒酒疯:“对面的敌军听着,爷爷我把吊桥给放下来了,城门也马上打开。”
“你们有胆子就来攻城试一试。”
“让爷爷我看看你们到底有几斤几两!”
喊叫了一阵子,军法官才回过神来,赶紧命令手下把这人给先绑起来,又吩咐守城士卒赶紧想办法拉起吊桥,再重新加固城门。
但是对面的敌军士卒,已经早就听到了叫喊声,并且迅速出击,冲了过来。
城门处一片混乱。
好在敌军在北门处本来驻兵就少,在加上张燕得到报告之后,迅速派出了预备队支援,这才算是有惊无险。
王观若是只是醉酒,也不过是鞭打之后成为劳役。
若是顶撞军法官,也不过是军法从事,斩首示众。
但是意图打开城门,接应敌军进城,这罪过就大了。
王观酒醒之后,吓得直接自杀。
但是马台这个上司,却受到了牵连。
大战之际,
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