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4章 平推呗(1/2)
任何的计策想起作用,至少受计的人要重视。
像是许多的谋士一开口就是你要死了,有人反你……等等,都是为了如此。
但是……怎么会有这样的人?
自己起家的资本自己竟然一点儿也看不上,反而是看重什么突厥骑兵?
那突厥骑兵是你的吗?有忠诚度吗?
刘文静都无语了,自己当年是多瞎,才会觉得跟他混也不错。
“这……刘司马是怎么了?”宋金刚的反击到了,他也是会上眼药的。
“谁知道,大概是想不开。”刘武周随意的说道。
但是,就是看不上。
尉迟恭也好,刘文静也罢。
所以刘文静因刘武周看不上汉军,施计失败。同样因为刘武周看不上刘文静,宋金刚反击无效。
这样的主公……怎一个“卧草”可以形容。
而在说话的功夫,唐军与定阳军相遇了。
李世民是有名将之姿,有击败刘武周的信心。
巧了,刘武周也有同样的信心。
二军相遇之后一阵调度就将各自麾下的文臣武将全部聚拢了起来。
双方皆是肆无忌惮的开始安营扎寨。
什么撞上了先打一波。李世民不会干。因为对宋金刚他已经足够了解了。
宋金刚就是一个守将。
想突破宋金刚那层层叠叠的防御军团,不仅会让袭营的人无比头疼,更是不知道会死上多少的人马。
这是没有办法的事,谁让他们在行军路上撞上了呢?
陌刀军确实破防厉害,可以打的穿宋金刚的防守,至少尉迟恭打穿了。
可是陌刀军也是重步兵。因为重,所以他们就只能走在后面。
即便李世民现在立即调陌刀军上来,等陌刀军完成几公里的负重急行军,到了战场也没有力气开战了。
好在刘武周看不上汉军,就指着突厥骑兵了。
所以双方初一到达天门关与赤塘关这百里的两关处,都没有下战书,反而都开始安营扎寨布置营地,很快延绵数里的营寨就在两关中间的空地驻扎了起来。
关卡中间一目无阻,都能看到对面延绵不断的营帐兵力。
战争自古以来双方玩的便是虚张声势,什么“能之示之不能,不能示之能”,什么投入四十余万训练有素的大军,要不喊个百万大军,都是个不通兵的。
可是现在,你看的见我,我也看的见你。
基本上不用去想计谋了。硬磕。
狭路相逢勇者胜。再难有其他。
“定阳军的营寨扎得很稳啊。”
李世民是一个喜欢弄险的选手。最典型的便是玄武门之变,以当时李世民的实力,换一个稳妥一点的选手都不敢发动。
但是李世民发动了,他还赢了。
不过正因为李世民是这样的选手,所以对于宋金刚这样的守将,他就很头疼了。看穿了布置有什么用?就宋金刚防守的滴水不漏,真就没什么破绽。
至于用陌刀军硬啃,一、李世民不是尉迟恭,没那么莽,他要为唐军整体考虑,比如万一莽不进去,被挡下了呢?
二、李世民不是李靖。李靖在大草原与突厥人玩陌刀拼刺,他硬是可以相隔上千里,让陌刀军与唐骑兵同时发动攻击。
这可是古代,通讯没有电话打,全靠人骑马传达信息命令的时代。
所以李靖是军神,而李世民只是准名将。
甚至有时候李世民也可以进名将群转悠一下,与李靖的段位也就差个一段半段的。
但是差的那一点儿可是质的差距。
所以人李靖可以率领三千陌刀军满大草原的追着砍突厥人,而且硬生生的把控弦百万的突厥人砍没了。
到了李世民这里就不行了。手握五万的陌刀军,硬是没敢打。
当然这也是马凡的陌刀军是流民组成,训练时间太短……等等的客观因素在影响李世民的判断造成的。
但李世民确实不像李靖会用陌刀军,这是肯定无疑的。
“应该是宋金刚所布置的营寨。我与宋金刚多次交手,此人防御很是了得……”
秦琼不是说与李世民听的,他是说给没有与宋金刚交过手的徐茂公、李秀宁、马凡等人解释听的。
“也就一般般啊。”
马凡不是太懂古代的军事,但是他看过后世许多的战争片,“这至少也要挖个地陷吧。如果挖地道,人藏里面不是更好。”
比如地道战。那才是真正的防御战,至于现在……
“久守必失啊。”马凡摇了摇头,不觉得一个连地陷都没有的营地可以防的住重甲步兵的推进。
“马兄弟的意思是……”秦琼开口问道。
“调重甲陌刀军,推平他。”马凡随口说道。
反正又没有地陷,直接用重甲步兵平推就是了。
这话一出,不用李世民开口,徐茂公当场就反对了:“重甲步兵是可以推平他们,但是只怕重甲步兵的损失就太大了。兵甲的冶炼可不容易……”
徐茂公一开口便直指损耗。这是这时代的局限性。
不要说冶炼新兵甲,就是把损伤的兵甲回炉重造,都是一件为难人的事。
这个时代正确的兵甲使用是什么呢?
比如冷兵器之王马槊,在古代的兵器中算是重兵器,不过是长枪的加重加长加强形态,就已经是一代传一代,爷爷用完,老子用。老子用完,儿子用、孙子用……传家之宝一样。而且一般的士兵是没有机会使用马槊的,它是专门为重
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