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情势变了(1/2)
当然,直接说漏嘴这点小事可难不住李元吉。
怎么说也是出自将门,哪怕他不懂,耳濡目染之下也知道怎么应对。
只听李元吉说:“太原防御一直由张车骑与刘司马负责。马宗师刚到……不,本王不是不相信宗师的能力。只是刘、张二人击退过刘武周。小小刘武周哪里用的上请宗师出手。”
这话说的漂亮。
说的张达与刘德威头脑充血,同时言道:“我等为太原,必肝脑涂地!”
这妥妥的是士为知己者死了。
面对一个宗师,齐王还如此的维护他们,他们又怎么会不感恩图报。
没的说,我们绝对会干死刘武周的。
武将就是这么简单,怪不得历史上,他们会被李元吉坑的死死的。
虽然李元吉不是个东西,不干人事,但是他说话漂亮。
也别管李元吉说的到底是真心话,还是出身将门耳濡目染来的说话公式,但是这样的话真的就可以说进武将们的心里去。
不说别的,就说玄武门之变后,依然有人为死去的李建成李元吉行刺李世民,就可见一斑。
这是什么?
这是家学。
将门学的便是士卒效命。
所以对于李元吉的拒绝,李元吉的自圆其说,李秀宁是非常满意的。
“嗯,马宗师还是先归秀宁麾下。不过这一战大家皆有出力的时候。只要大家同心协力,击退刘武周。秀宁必然为大家向皇上请功……”
李秀宁开口做出保证道。
李秀宁相信能说出尉迟敬德的马凡,肯定是明白,他们这边除了马凡外,是无一人是尉迟敬德的对手。
所以哪怕马凡现在不领军,也总有崛起的机会。那可是一位宗师千叮咛万嘱咐需要注意的对手。
而且李秀宁也想到了,现在只是她在说,自己的弟弟,包括太原这帮人信不信还两说了。
不要忘了太原可是在李元吉的率领下刚刚才击退刘武周,这时候换将,确实对军心战力不利。
毕竟士卒的战斗力提升是与他们内心对主将的呼应成正比的。
一个陌生,没有打过胜仗的主将,士卒们又能呼应出多少的战力?
这样一想,李秀宁就冷静了许多。
再看马凡,特别是马凡一身的道袍。李秀宁觉得应该先让马凡给大军做社祭,看到白虎降临后,这时候再掌军,士兵们也会更加呼应他吧。
马凡……
看着激动莫明的刘张二人,再看一下李秀宁与李元吉,马凡摸了摸下巴,他突然心不慌了。
虽然太原这时候还是很危险的,但是这一切的危险似乎都是李跑跑的锅。
而看李元吉对自己的态度还不错,所以只要盯死他。李元吉一跑,不管是跟着跑,还是把人卖了(通知李秀宁。对,就是这么讲义气,哪怕跑,也会通知李秀宁一声),好像完全没有性命危险的说。
至于什么军权,马凡从来都没想要。
打铁还需自身硬啊!
这么一来,气氛就和谐了起来。
一心想跑路的李元吉有了,愿意肝脑涂地拉住刘武周大军的刘德威与张达有了。
哪怕刘武周知道李元吉跑了。
一边是山西太原的重镇,一边是追杀李元吉,哪怕是追上,真杀了,除了激怒李渊外,一无所有。
刘武周也不是傻的,当然是要太原了。
历史上刘武周就要了太原,而没有追杀李元吉。
好!这波稳了。
……
很快烤肉,饭食端了上来,歌舞也表演了起来,酒足饭饱,看完歌舞之后,在李秀宁的带领下,开始讨论如何收拾刘武周,至少在大多数人看来这一次他们必胜!
李秀宁本身就是大唐的常胜将军。
人的名树的影。
李秀宁携家仆二人,硬生生在关中立下根脚,聚军数十万,连续攻占了户县、周至、武功、始平等地。
后来更是下了长安,夺取关中。
这等耀眼战绩下,真的闪瞎了天下武将的眼。哪怕是李二,这一时期都比不上她。
这么一位李唐嫡系的到来,可想而知军心士气的振奋。
更不用说他们的常胜公主还带来了一位宗师。
有宗师坐镇,这几乎已经是立于不败了。
于是历史在转了一弯之后,又硬生生的转了回来。
只见那张达主动站了出来,愿意为先锋,先刚刘武周一波。
历史上就是他刚了刘武周一波。
当然那是一场悲剧,在李元吉的忽悠下,率一百步卒刚上了五千突厥骑兵。
然后当了带路党。
而这一次,其实也是李元吉的忽悠。李元吉根本就是一心跑路。
不过现在的主帅是李秀宁,她当然不会像李元吉那么作死,只给人一百步卒。
李秀宁足足给了1千骑兵。
对于李秀宁的安排,马凡没有出声。
好吧,其实马凡对派出骑兵也是同意的。
毕竟太原是坚城,留骑兵在城,不如把骑兵放出去。
而张达这个人虽说是个带路党,但是不等于他没能力。
历史上说他与刘武周的骑兵一战而溃,张达就地投降了刘武周,还给他做向导,带着刘武周攻下了榆次城,兵锋直指并州。
步兵对骑兵一战而溃,这很正常,这不是能力的问题。
而在面对五千骑兵的冲阵,他还能保住性命,别的不说,这保命能力一流。
不然,换个人试试。用一百步卒面对五千骑兵的冲锋
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