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三章 皇帝的投资(2/2)
乐子”更多。只是当时医者的视野受时代、技术、认知所限,才得出了如此多的奇葩理论。
唐朝名医孙思邈所着的千金方,虽然今日还在沿用。但单个方组在其后的若干年里,已经不知道被精化改良过多少次。
而且改良后的方子,必然比原始方组更加科学有效。
有了这份底气,又不需要他马上拿出解决之道,面对张文仲的提问,武卓气质沉稳。
故作思量了一番后,沉声说:“其实我师父的思路,同样是建立在现今的药理之上。
只不过,眼下我们对药物的使用,无法高效的抓取其中最有效的成份。
比如一副有降压作用的汤药,熬制完成后,其中的有效成分可能百不足一。
这就造成了药物的作用效能低下,面对慢性病和缓病时尚可。但面对急症时,不待药物生效,病症便已然致命或是产生了永久性危害。
我师父的解决之法,是提取和浓缩。
比如多见的植物类药物,不同地域、不同的采摘时节,药效都存在着差异。
植株中根茎、枝叶、果实,含有的有效成分也是不均匀的。
再细分一下,单从叶片来说,叶脉和叶肉中也存在着不同。
将这些条件综合起来,在最合适的地方种植,选取药效成分含量最高的时节采摘,再取植株中最精华的部分。
通过研磨、过滤、蒸馏等不同手段,继续进行提纯,如此获得的药物必然更加纯粹。
所得的一小点,恐怕比过去的一大碗药汤要有效和高效的多。”
张文仲和李昂同时点头,表示听懂了武卓的意思。
但张文仲皱着眉头提出疑问:“话说是药三分毒,将药效浓缩,固然可以加强效果,但要毒性也很可能会更大。”
“存在这种可能,但也有可能会过滤掉植株中含有有害物质的部分。这一点不同的药物要分开看待。”武卓答了一句
随后说:“暂时按毒性增大来分析,我们可以筛选同样效用的药物,选取药毒性最低的。或者说药毒性最低的产地和采摘时节。
也可以通过配伍加强药效,同时平和药毒性。
这是水磨的功夫,需要大量的时间和投入,不是一朝一夕能完成的。
还有一种,就是只求高速有效,药毒性不致命便好。
一个人因为某种急症命都快没了,当然是保命要紧,至于药物后续产生的非致命不良反应,可以再慢慢纠正。”
“正是这个道理!”李昂这个皇帝老子用力的点头,直接把张文仲的后续问题给压了回去。
压抚了一下胸中的激动,李昂满面欣慰的看着武卓,鼓励道:“放手去做,但凡有所成,朕将不吝赏赐。”
“这……”武卓一副为难的模样。
张文仲不知道武卓是在故意拿腔拿势,还以为他是一心想钻研手术之道不愿分心。
赶忙开口:“医道奥妙在于环环相扣,你要趁着年轻,尽量开阔视野多多积累。
一时之执念和急于求成,道路只会越走越窄。”
“是!”武卓受教的起身施礼。
“好!”李昂大喜,扬声说:“既然清风由此志气,朕便赦封你为太医署医正,允博士衔,主研浓缩药物之法。
一切用度又朕的内库支应,但有所需,太医署全力协助,不得推诿延误。”
“怪不得古代人都削尖了脑袋往皇帝身边钻。”武卓心中腹诽,面上却一副讶异的模样。
受惊了似得连连摆手:“这,这怎么能行,我才多大年岁,怎么能当官呢。”
“哈哈哈……”李昂看了半天武卓认真从容的模样,见他终于露出少年人的憨态,忍不住笑了起来。
“还不领旨谢恩!”张文仲心里喜欢,起身抽了下武卓的后脑勺。
“哦,哦!”武卓赶忙点头,站起来踌躇了一阵,又傻乎乎抬头问:“那个…行礼就行,还是得跪拜?”
张文仲一阵无语,恨不得一脚踹在武卓的腿弯上。
李昂则笑的更畅快,摆了摆手说:“有那份心就行,虚礼就免了吧。”
“谢主隆恩!”武卓赶忙行礼感谢。
可不等直起腰呢,又说:“那个…皇帝陛下,有一点咱可得先说明白了啊。
研究药物可不是开玩笑的,需要大量的论证和实验,而后还要在动物身上做实验。
有些不良反应,甚至需要很长的时间才能逐渐表露出来。
您可别心急哈!”
“不心急不心急。”李昂表现的非常大度。
通过武卓之前的阐述,他已经明白研究浓缩药物,根本就不是一朝一夕之功。
不过,他考虑的也不完全是自己,他还有儿子,儿子还有儿子。
封一个小官儿,从丰裕的内库里支应点银钱,就能为儿孙买份靠谱的希望,这买卖无论如何都是不亏的。
好好的艾灸治疗,最终草草了事。
不过皇帝老子心情大好,对身体的良性影响远比一次治疗要好。
但事物都是有两面性的,有人心情好,自然就有人心情不好。
只是此时还傻乎乎,只顾着高兴的武卓,还远远意识不到这一点……
本章阅读结束,请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