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魏国北境(1/2)
翌日清早,卫房潜将出发的命令下达给了每一个人。虽然不理解为什么太子殿下为什么要急着赶紧离开,但是卫房潜还是照做了,不为别的,只因为他本身就是坚定的太子党。秦括的生母,那位早已经去世的卫皇后就是出身卫家嫡系,换而言之,这位卫大人,可以算是秦括的……远房舅舅?
这次卫房潜主动将出使的差事揽到自己身上,本就是卫家授意。为的就是确保使团里不出什么乱子,把太子秦括安安稳稳送到魏都。
因此,昨晚当沈宽派人找到他时,二话不说,卫房潜就去了魏国使臣的帐篷,废了好大口舌,才让魏国两个使臣答应清晨出发。
太子马车这边。
指挥着几个侍卫检查了马车各处是否牢固,得到肯定的答复后,沈宽上了马车,恭敬道:“殿下,检查过了,马车没什么问题。”
虽然不知道为什么殿下为什么一定要他检查马车,但他还是先听从了秦括的话,仔细的检查了马车,确保每一处的铆钉木榫都牢固可靠。
“那就好。”秦括放下心来,他这位侍卫统领做事儿还是很让人放心的。猛然,他想起来了一件事,问道:“沈宽,你可还记得魏国北境的堪舆图?”
“回禀殿下,宽只记得部分。”得到秦括首肯后,沈宽坐下,伸手在茶水里蘸了一下,在矮几上画出几道简陋的线条,边画边说道:“魏国北境与我大秦南境接壤,这条线代表的是魏国万柳关,这是魏国重镇石泉,这是……”
沈宽居然记得大部分的北境地图!秦括心中暗暗咂舌,虽然这些他也记得,甚至比沈宽画出来的还详细得多,但是那是在他脑海里有着记忆的情况下。双方就好像一个开卷一个闭卷,差距显然。
不过,秦括也不需要记住这么多东西,他让沈宽画这些,只是为了验证一个想法。
“这里是什么地方?”他伸手,点了点桌子上的一处线条,那条线条蜿蜒了很长,上面还有个圆点,按照沈宽刚刚的说法,这个点应该是魏国重要的战略资源点。
“这是大苍山。”沈宽立刻给出了答复,回答说:“大苍山是魏国北境最大的山脉,断断续续横贯魏国北境三分之一的地界,而且由于这座山走向是南北,不能成为关隘,魏国仅仅在这里驻扎了一千多人马屯田。这个圆点便是屯田之处。”
“山里有绿林土匪吗?”秦括敏锐地察觉到了一点。这个时代乱世刚过,甚至本身仍然还是乱世,七国境内都有着大批土匪绿林流窜,历史长的那些山寨甚至可以追溯到两百年前的周末时期。对于这些土匪,各国都没有精力去管,一则兵力紧张,几乎都压在边境上,抽不出人手处理;二则这些留存下来的土匪都很精明,都很收敛,不精明的那些早都死了;三则这些土匪都已经成了气候,处理他们可谓是得不偿失;第四点就比较隐晦了,这些土匪有一些甚至就是世家大族养的打手,专门做一些脏活儿。
这个群体就像是人身上的癣疥,不致命却足够难受,处理他们的代价远远大于收益。因此,只要这群人不过分,朝廷上下都会很默契的装作不知道这事儿。
反正抢的又不是国公府,也不是郡守府,背锅的也不是他们。七国在剿匪这件事儿上表现出了罕见的一致:我看不到,就不存在。
话说回来,这山里要是有土匪,那乐子就大了……秦括可不信背后的人会不利用这些人。
矮几对面,沈宽绞尽脑汁,回想了一番自己知道的情报,说道:“山里没有土匪……至少天策府知道的没有。”
没有就好……秦括松了一口气。作为一个普通人,虽然在记忆里不是没有杀过人,但能不发生战斗当然更好。真要打起来,变数太大了,没准一根流矢就足以结束他的性命。
“使团何时出发?”秦括问道。
“一个时辰后便走。”马车外,一个雄浑的声音穿过车帘传入车内。一位穿着官服的中年人捋着胡须走上马车,下颌处一缕长长的胡须分外显眼,有四十多岁的样子。
见到这人,秦括连忙行礼道:“舅舅。”
原来这人便是卫房潜,按照辈分,秦括应当喊他舅舅。
“殿下休息即可,不必心急。”他捋着胡须道:“命令匆忙,很多东西刚刚搭上就要收起,因此还需一些时间。”
“那就劳舅舅费心了。”秦括坐直,回道:“我们这一路去魏都可否安全?”
“昨夜我已经问过魏国礼部的人了,这一去不远处就有一处营寨,是边军屯田之处,约有两百多人。”卫房潜不紧不慢地说道。这些信息不是什么机密,屯田军的驻地本身就与村寨相邻,魏国使臣告诉他也不算口风不严。
“两百屯田军……加上护卫使团的一百五十多精锐甲士,应该是够了。”秦括放下了心,这个时代,带甲军士就是高端战力的代名词,因为钢铁产量低下,板甲还没有出现,锻造甲片的高质量铁矿冶炼困难,只有最精锐的部队才能配上甲胄,一般士卒身上只是皮甲罢了。
“殿下担心有人袭击使团?”见秦括对使团的防护力量非常上心卫房潜笑道:“殿下大可不必忧虑,虽然魏人与我大秦世仇,但是不得不说魏国内世道还算太平,与我大秦并无太大差别,比晋宋之流好过太多了。没有人会不开眼袭击我们的。”
说着他指了指外面,说道:“我已经嘱托过他们了,行进时会将秦魏大
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