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二章 新奇(1/3)
马大柱放下手里的茶盏盖子,盖在茶碗上,“张老弟这样说了,那肯定是可以大赚一笔了。”他的话风一转又道:“海船出海十有三四都回不来,当年要不是张老弟拦着老爷,没让他去跑海商,只让他从海商那里进货,赚个差价,府上也不能发展的这样稳。比那些做海商的要好多了,最起码不会有大起大落家破人亡的事儿。”
马大柱是一个年近六十的干瘦老头儿,脸上有经历风霜后的沧桑,皱纹爬满了眼角眉梢,因为常年在外地奔波,脸色被风吹日晒的成了棕铜色。
有点儿像书里写的异族人。
“咱们是生活在内陆的人,比不得他们在海边生活的人,他们一生都在海上讨生活,……”丁克俭闲磕牙的说着。
马大柱应和着丁克俭的话,说起他在几个庄子间奔波,凡是需要坐船走的水路,他都会心里惴惴不安的,生怕在江河上出事。
“马大伯辛苦了!这次回来在家里多歇几天,等下我让芍药给你送两棵老山参去,你别不舍得吃啊!”若雪说道。
马大柱欠了欠身,说道:“多谢大小姐还挂心着老头子!今年开春晚,可以在家里多待半个月。”
张井又说起现在梅家虽然富足,却是没有靠山的,大老爷梅继业在的时候,也结交过几位官员,如今他不在了,那点儿结交下来的感情,能留下多少就难说了。
刚好有晋彰王世子借银子这码事儿,和他做生意,拉住他的衣角,能和他套上交情比那些官员更好些。
背靠大树好乘凉!
若雪一边听着一面微微点着头,晋彰王世子的确是一棵大树,如果能靠上,对梅家来说只有好处没有坏处。
要怎么靠上去呢!
若雪在心里苦笑了一下,张井虽然没有明说,可话里的意思很明显了,无非让她这个梅家大小姐去巴结,巴结那个纨绔世子。
若红也觉得靠上那个柿子不错,靠上的最好办法就是结亲,既简单又牢靠,她偷眼看看若雪,不知道她听懂张先生的话没。
若雪又向马大柱问了庄子上收成多少,马大柱把账册交了上去,说了一下几个大庄子上的产出,和年下要送进府里的节礼。
若雪把账册留下了,她得空了就看,又吩咐丁克俭开始买过年要用的物品,还有给几家亲戚的年礼,也要着手预备着了。
送走几人,若雪和若红回到内院,又见了几位管事妈妈,才算可以休息一下了。
坐在若雪东厢房的暖炕上,若红吃着一块芙蓉糕,问起那个叫方进的管事,回来之后就再没见他,今天他也没同那几个人一起来。
“他两天前压送一批货物进京,趁着年节还能赚一笔银子。”若雪靠在引枕上,手里拿着若红给她写的两位数加减法,以及加减法的应用题。
今天到晚上,她才能有时间写这些题了,再休息一会儿,她还要去园子里的绿萼堂看看,看看那里安排的怎么样了。
“你不吃两块嘛?”若红又拿起一块芙蓉糕,看着若雪问。
“我留着肚子中午吃好的。”若雪笑道。
“哈哈哈……”
若红笑着把糕点放在盘子里,“我也不吃了,留着肚子吃好的。”她说道。
这个姐姐有时候也挺逗的,不失小孩子心性,有时又像经历过风霜的老人,沉稳冷然,根本不像一个十四岁的小姑娘。
作为一个孩子,还是有点儿孩子的天真烂漫才好。
虽然古代的人成熟的都比较早,那都是拔苗助长出来的人,逼迫孩子从很小的时候,就开始要学着大人的样子做事情,使得他们少了很多童真,多了几分成熟与稳重。
绿萼堂在后花园一片假山后,是一处观景的好地方,绿萼堂的四面都是隔扇大窗,打开后,可以看尽花园里的景色。
只是现下是冬天,万物凋零,也就西面那十几株老梅还可一看。
今日天阴的很,巳时前就开始落雪,纷纷扬扬的越下越大。
绿萼堂里,莲馨和若娴的丫鬟画竹,还有两个管事妈妈指挥着二十多个小丫鬟,和十几个仆妇布置屋里的桌椅摆件。
“你们两个小心着些,这盆兰花昨个才开,可别把花弄折了,六小姐可不依的!”莲馨冲着两个搬花盆的丫鬟喊着,让她们手下稳着点儿。
画竹笑着问:“怎么又被六小姐看到了,这不是刚从暖房里搬出来吗?”
“昨个六小姐和大小姐一道写字,写到后来写烦了,就拉着大小姐和三小姐要出去玩儿。
那个时候天都黑了,外面也没处玩耍,大小姐就带着两位小姐去了暖房,可巧就被六小姐看到那盆兰草了。”莲馨笑道。
“我就说呢!怎么这样巧就被六小姐看到了。”她说道。
若雪和若红到了绿萼堂时,绿萼堂已经布置妥当,里面暖意融融,好像三月里的仲春。
屋子的四周燃着十多个炭盆,旁边有专门看管的丫鬟,以便及时添加木炭,保证绿萼堂里温暖如春。
绿萼堂的正中用多宝阁隔成两半,一半供小姐玩闹,一半是少爷们待的地方。
两边各有一张可以坐下十几人的圆桌,旁边还有小几和椅子,吃完饭的可以坐在那里喝茶。
小姐们待的这边儿,多了几盆开的正好的花儿,看着春意盎然也喜庆些。
另一边儿,就显得素净又空旷,这是因为几位少爷是男孩子,毛手毛脚的,摆的东西多了,怕他们磕了碰了反倒不好。
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