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网手机小说首页小说搜索

返回《风云之峥嵘岁月》

零点看书网(00kshu.win)

首页 >> 风云之峥嵘岁月 () >> 第三十五章 韬光养晦
亲爱的书友,您现在访问的是转码页面,会导致更新不及时及无法正常下载,请访问真实地址:http://m.00kshu.win/194998/

第三十五章 韬光养晦(2/2)

想要把我们三人杀了灭口。刚好李经纬及时赶到,救了我们。”

在寒潭边发生的事情,范仓海已经和韦海龙等人说过了。韦如兰所讲的,也和范仓海所讲的一致。

“李荆溪你想怎么处理?”韦海龙问道。

“李荆溪应该也没有料到会发生这样的事情,她也是想促成我和魏超的婚事,本质上并不是出于恶意。她这个人,能力还是有的。所以,我想再给她一次机会。”韦如兰理性地答道。她虽然对李荆溪的行为也很生气,但综合考虑之后,还是想再给她一次机会。

“嗯。”韦海龙也赞同韦如兰的想法,“那就按你说的办吧。”

又询问一些细节以后,韦海龙便让韦如兰回去休息了。

“三弟,你之前说派董魁去杀乔老三等人灭口的,是韩家的韩家栋。现在,结合兰兰说的,你怎么看?”韦海龙对坐在旁边的范仓海说道。

这一次,如果不是范仓海等人及时赶到,韦如兰此刻已经不在人世了。所以,这背后指使的人知道韦如兰的身份背景,还让人痛下杀手,这是让韦海龙无法容忍的。

“根据兰兰描述的情况,再结合魏如成所调查到的关于王浮生的信息,我觉得一种可能是,韩家栋鼓动王浮生找人绑架兰兰,这背后有什么交易不得而知。兰兰被绑架以后,韩家栋再派人把乔老三灭口,这样就坐实了王浮生让乔老三绑架兰兰的事。”

“因为乔老三杀死自己的手下顺子,很可能就是发现了他们是被人从东北故意驱赶到乌市,然后又被王浮生雇佣来绑架兰兰。乔老三也意识到,自己被人利用了,对方肯定想要杀人灭口,所以才想遣散手下。“

“韩家栋很可能就是通过顺子来诱使乔老三来乌市的。他派董魁来灭口,其实是担心乔老三或者顺子被抓后供出他来。其实在乔老三杀死顺子以后,他这样做就已经是多此一举了。因为没有了顺子,也就没有韩家栋参与此事的人证。这韩家栋看来也是一个谨慎的人。”

听了范仓海说完这番话后,韦海龙说道:“是的。如果从乔老三在东北被驱赶算起,这件事情的布局时间很长。如果再考虑韩家栋与王浮生达成某种交易的时间,这件事的布局时间可能更长。从三六五部门调查的信息来看,这王浮生是从三年前开始和韩家栋接触。现在看来,韩家栋可能在三年前就开始布局了。”

“李庆阳之前的反应也表明,他也猜到了这是有人要借绑架事件来打击他。三六五部门的调查显示,李庆阳是赵为民的嫡系。所以,这一次布局,韩家栋应该是为了打击李庆阳背后的赵为民。赵为民才是他韩家栋的竞争对手。”

“现在看来,这与我和传智之前推测的结果基本一致。兰兰被人当成了政治斗争的棋子。”

韦海龙在说最后这句话时,语气之中已经难掩其滔天怒意。

“如此说来,这韩家栋一开始就打算抛弃王浮生,让他来当替罪羊。说不定,魏如成能够这么快找到阿葵的下落,也是韩家栋刻意通过某种方式泄露给他的。因为,找到了阿葵,就可以把事情彻底推到王浮生头上。”韦传仁补充道。

“是的。我同意大哥所说的。找到了阿葵,就可以证明是王浮生的手下贺坤派他杀了刘安成。这样就构成了整个推理的链条:王浮生让贺坤找到了刘安成,通过刘安成委托乔老三绑架兰兰。事后,因为担心事情暴露,所以又让贺坤指使阿葵杀了刘安成。这样一来,韩家栋就完全脱了干系。”韦传智说道,“只是,他恐怕没有料到董魁会失手,会把他韩家栋供了出来。”

韦海龙和范仓海均是点头表示赞同,韦传仁和韦传智的推理合情合理,没有破绽。

“那你们觉得我们现在要怎么做?”韦海龙问道。

韦传仁和韦传智对视了一眼,然后说道:“我是这样考虑的。现在,虽然我们知道韩家栋是这件事情的始作俑者,但是我们并没有证据。而且,考虑到韩家栋和韩家在华夏的势力,即便有证据,我们也需要择机采取行动。所以,目前我们最好先韬光养晦。君子报仇,十年不晚。”

韦传智也是接着韦传仁的话说道:“我和大哥的想法基本一致。对付韩家栋这样的人,必须要一击制胜,不能给他任何翻盘的机会。而且,在反制的过程中,要师出有名,避免让人觉得我们是针对韩家栋和韩家。”

“嗯,好。就这么办。传仁,以后三六五部门,就正式交给你了。还是那句话,要时刻记住,‘兄弟齐心,其利断金’。”韦海龙说道。

把三六五部门交给韦传仁,就表明韦海龙准备彻底退居到幕后,安享晚年了。他刚才问韦传仁两人对于处理这件事的建议,也是要考考看看他们的表现。

这几年,韦海龙的五个儿子,还有孙辈们的表现,都可圈可点,这让他和范仓海都是老怀宽慰。

“你们能够不被愤怒冲昏头脑,这一点很好。”范仓海也是称赞道,接着他又说道:“不过这件事也给我们提了一个醒,虽然华夏现在是太平盛世,但对家族子女的保护,要更加重视起来。”

面前坐着的两个人,都是范仓海的女婿。所以,一。家人说话也说的比较开。

“好的。”韦传仁和韦传智同时答道。

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恶之家,必有余殃。正所谓,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不是不报,而是时辰未到。


状态提示: 第三十五章 韬光养晦
本章阅读结束,请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