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六章 古董张二(1/2)
徐静发现原来在这里买东西还能讨价还价,而这项技能的发明者徐德善在自己这里赚了十文之后便一副撒手不管的样子,于是顾不得徐德善去了哪里,自己急忙去找徐峥,将这个新发现告诉徐峥,看看能不能尽量的剩下点钱来。
他们两人在这里买东西暂且不提,再说徐德善,叫上了高莽跟着自己,在大街上走了几步,前面却是到了一片卖字画的地方。
历朝历代,无论什么时候,总是有人要附庸风雅,以示自己情调的,何况大宋朝以文治国,读书人最多,所以哪怕在这个小县城里,也存在着很多没有考中秀才,那些家里有钱的自然不用担忧,可是有一些家里贫穷的,没有人家的命,却得了人家的病,这些人自恃清高,不愿意种地经商,只守着自己的两本破书生活。
书是死的,人却是活的,书可以不吃饭,但是人不吃饭,谁饿谁自己知道,而这些读书人只会读书,别无长处,于是只能找个地方给人家写字为生,这就是这些读书人聚集的地方。
读书人落魄,也分好几种,有的文笔不错,能给人写写讼状,写写家信,有画画好的,能够卖些字画,扇面,有能说会道的,则摆出来一本周易,然后在大街上给人相面算卦,有看过一些医书的,便举着一个幌子,给人摸脉看病。
不要小看这一群人,毕竟人家也是读过书的,而大宋朝的百姓也不是个个腰缠万贯,超级有钱,总会有百姓找到他们头上,所以也不至于叫他们饿死。
徐德善来到这里之后就在这周围转悠,那些读书人一看徐德善衣着华贵,身后还跟着护卫,一看就是大户人家的子弟,像这种少爷,一般都出手绰阔,何况年纪不大,定然更加好骗,尤其是算命的那一位,眼睛一下子亮了起来,盼着徐德善能够去到他前面,叫他三言两语哄的高兴了,赏下一块银子来。
算命的这位想
的也不错,毕竟大户人家嘛,物质生活对于人家已经不算什么追求了,人家现在追求的,是精神上的升华,若是谁能够许给他们一个高中进士的愿,他们一高兴随便就能扔下几两银子来。
不过算卦的那位老兄想错了,徐德善绕过了卦摊,径直向前走去,最后则是在一个卖字画的摊子前面停了下来。
这个字画摊子,也有些特别,你看旁边也有别的字画摊子,他们那摊子上卖的都是摊主自己所写画的作品,文笔意境都谈不上,可好歹也算是个字画,价钱也不贵,有那没什么钱还要在邻里之间显摆一番的人买回去挂在墙上,倒也能看的过去。
可是这位小哥摆的摊子不一样,他这摊子上有字画,扇面,甚至还有些散碎的玉器,这些东西全部都有些破旧了,乍看上去,给人一种历史的沧桑之感。
在中国,从古至今,有的东西是新的好,可是有点东西,却是旧的好,比如说文玩字画,比如说文玩玉器,当然,商古大家流传下来的真迹那是无价之宝,理应当价值连城,可是等这样的习惯流传到了民间,就变得不一样了。
一般能够收藏古董的都是些有钱人,一品朝臣,大富商贾追求真迹没什么问题,可是有些市井里的人,有些小钱,还读过些书,就要开始追求与别人不一样的东西了,比如说别人家的字画是当朝谁谁画的,画的不错,他过去看了看,心中不复,但是手上又没有比这副画更好的,这样岂不是低了别人一头,别着急,他有办法,你的画不是好吗,那你来看看我这前朝的古画,画的怎么样另说,这画的年代久远啊,一定比你的这钱值钱。
乱世黄金盛世古董,这样的思想在宋朝很盛行,上层建筑带动下层发展,所以古董文玩一类,别管真的假的,很有市场。
眼前的这个摊位就是这样,别看这个摊子平常没有什么人来,但人家再小也是古董
摊,三年不开张,开张吃三年这句话同样适用于这里,眼看着徐德善停在了自己的摊位前面,坐在摊位后面,留着一缕山羊胡的摊主已经笑得是阳光灿烂,合不拢嘴。
这个摊主名叫张德仁,外号张二,这个外号也有来历,顾名思义,既没有德也没有人,可不就是张二嘛。再看徐德善,当真的停在张二的摊位前面不走了,还蹲下身,不住的翻看张二货摊上的零碎,颇有些不买一件誓不罢休的意思,张二笑得就更得意了,连带着周围一群在这里摆摊的人都笑了,尤其是那边摆摊的那位,也不知道是因为失望还是幸灾乐祸,笑得最为夸张,心想这个大户真是没有眼力,你到我这里来叫我给你算上一卦,我顶多要你几两银子,还要把你哄的开开心心了才能拿到,可偏偏你去了张二那里,你若是被他拿住了心思,起码也要花个几十两上百两银子,最后知道了是假的,还要白白生一肚子气。
观棋不语真君子,何况卖古董就是人家张二的饭碗,大家都在这里低头不见抬头见的,谁愿意为了一个不知道从哪里冒出来的傻小子得罪了张二。
好吧,大家都是真君子,大家都不说话,但是大家却都爱看热闹,只见徐德善在摊子前面只蹲了几分钟的时间,外面已经围住了一圈好看热闹的人,看看这一次张二能够在这个傻小子手里骗走多少银子。
张二做这一行怕已经有十年了,一开始他是偶然入道,便卖东西便准备考试,可是后来他发现,原来做生意比读书有意思啊,于是张二便专职卖起了
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