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九章 永济之战(1/1)
五天的时间转瞬即过,数十万联军如期而至,漫山遍野,浩浩荡荡。
“永济城虽然比不上襄阳,但想要拿下也不容易。文和先生可有破敌之策?”
“其实攻城十分简单,无非是消耗一些兵力。不过,以我之见,这永济城攻不如围。”
“此话何解?”
“此番进兵,我们的最终目标是长安。长安乃是千年古都,又是号称永不陷落的坚城,其难度可想而知。所以,我们不如以永济为饵,将董卓的军队引过来,围而歼之。这样一点一点地慢慢消耗董卓的实力,到时候即便董卓想要死守长安,他手下也无兵可用。”
“哈哈,先生妙计。那这永济城是打还是不打?”
“打!打得越凶越好。打出声势来,但不必苛求战果。”
袁绍听从贾诩之计,开始了雷声大雨点小的永济之战。既然要弄出声势来,袁绍索性从四个方向同时发动进攻。加上新赶制的十架云车,袁绍现在一共有接近四十架,一股脑全部派了上去。
高昂站在永济城上,望着不断推进的攻城巨兽,心里十分苦涩。联军一开始就使出全力,这让高昂心中蒙上了一层阴影,也许先前夸下的海口要沦为笑柄了。来不及想太多,敌人已经来到面前。
“众军听令!全力攻击,绝不能让他们登上城墙。”
高昂准备了足够多的石块,士兵们也毫不吝啬,一块砸不死人就扔两块。惨叫声连绵起伏,第一波攻城步卒瞬间损失惨重。云车上的弓手立马加大攻击力度,试图掩护步卒的推进。虽然有城墙的阻挡,依然有许多士兵哀嚎着倒了下去。
战况看上去异常激烈,永济城如同暴风雨中的独木舟,仿佛随时随刻都有覆灭之危。四面八方都传来喊杀声,令城中的守军感到巨大的压力。而在永济城外,一双眼睛正紧紧盯着,将所看到的一切牢牢记在心里。
战斗在中午时分停歇了,鸣金声中,联军如潮水般退下。下午,袁绍依然从四面发动猛攻,此外还派出一支部队砍伐树木,制作更多的攻城云车。
一天下来,双方都损失不小,可以预见明天将是更惨烈的一天。
永济城北面的一处山谷中,吕布率领一万多虎贲军潜藏于此。临近天黑,斥候队回来了。
“永济城战况如何?”
“联军一上来就全力猛攻,局势不容乐观。而且联军在制造更多的攻城器械,越往后越难守,恐怕永济撑不了太久。”
吕布现在实力大损,想做点什么也是有心无力。而且这仅存的一万多虎贲骑兵已经再也经受不住一次挫败了,吕布的任何举动都必须比以往更加谨慎。
想了片刻,吕布还是决定向长安请援,等到援兵到来,再与联军交锋。
南边打得不可开交,嘉峪关内的班彪也准备开始行动了。闲了一段时间,诸将都有些迫不及待的感觉,纷纷叫嚷着要打进关中,活捉董卓。
“据斥候回报,董卓再次调遣十万大军增援永济,关中平原已经十分空虚。所以,我决定不再等待,即日出兵,直捣长安。”
“叔父所言极是,如今正是进军的良机。”
刘琦等这一天好久了,闻言颇有喜极而泣的感觉。
“何人愿为先锋,前去攻占巨野。”
“末将愿往。”
“好,就由霍去病领兵攻取巨野,我率大军随后接应。”
关闭许久的嘉峪关打开了,霍去病统兵五万,开始向巨野行军。
巨野城原本有十几万兵马驻守,就是为了防备嘉峪关内的敌人。但是,左等右等,班彪没有一丝出兵的迹象。于是,董卓一次又一次将军队调往他处,现在巨野城只剩下不足三万人。这三万人大多是老弱病残,不愿再受奔波之苦。
嘉峪关的动静被斥候探知,禀报给守将杜嘉。杜嘉乃是关中人,对于脚下的这片土地饱含深情。自从归于董卓麾下,杜嘉凡事能躲就躲,能推就推,总之就是不想为新朝廷效命。俗话说,阴差阳错,杜嘉不作为自然也不会犯错,反而得了一个谨慎的名头。于是,镇守巨野城以防御北方联军的重任就这样落在了杜嘉身上。
杜嘉一个人在书房静静坐了一晚,终于下定了决心。
“传令下去,打开城门,迎接远方来的客人。”
部将方仁是跟随杜嘉多年的老部下,同样是关中人。
“将军,这条路一旦选择了就没法回头了。”
“董卓倒行逆施,致使关中平原陷入战火之中。我恨不得寝其皮,食其肉。青州牧班彪乃汉之良臣,此番入关,定能诛除乱贼,重整河山。”
方仁狠狠一咬牙,说道:“良禽择木而栖,我们就堵上一把。”
“军中但有不从者,杀无赦!”
本章阅读结束,请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