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章 小鬼的角色(1/2)
又是上次那一套,把难题丢给曹红节,让自己去帮忙,问题是王厚不掉这坑里还不行,曹小娘已经被他当枕边人了,能看自己女人去顶缸吗?
不过这真是件吃力不讨好的事儿!
王厚修《氏族志》的灵感其实是来源于同时代尚且在袁绍手下打工的陈群的主意,他的这一政策在中国整整持续了四百多年,有着一个极其响亮的名号。
九品中正制!
中正就是朝廷设置大中正,地方设置中正与考察官,根据风评将一郡一城所有的读书人士子都记录下来,按照家室,品行评价一共分成九个档次,上上,上中,上下以此类推一直到下下,只有中下以上的级别可以任官,下sān_jí只能任吏,而且缺少升迁的机会。
陈群建立这套人才选举制度是为了取代之前已经被地方世家门阀所把持的察举制,并且九品制度也算是向已经初具规模世家豪门妥协的产物,可这九品考察看中家室出身一项,旋即就为世家门阀所利用,反而更加确认了门阀贵族的地位,成就了上品无寒士,下品无世家的局面,从魏晋南北朝一直到唐初风头无两的关陇军事贵族,一直都是这种政策的产物。
王厚向曹操出下策修订《氏族志》则是另一种妥协,《氏族志》中,田地丁口众多,在地方影响力极大,最重要的是向许都朝廷缴纳粮草税负最多的大世家当被定上品氏族,这样的氏族每年可举三名孝廉。
土地丁口一般,向朝廷缴纳赋税一般,影响力也是一般的为中品氏族,每年只有一个孝廉的名额。
而不管是和王厚差不多拥有土地不大点,缴纳不起多少赋税的小氏族,还是拥有土地人口众多,却一毛不拔不肯上缴赋税,敌视曹氏集团的,一律都是下品氏族,根本就没有孝廉名额,连下吏都是能不考虑他们就不考虑他们。
孝廉的地位等同于宋明清的进士,拥有这个孝廉名额就等于步入官场的机会,这也等于另一种形式的卖官了,曹操之所以看中此策,不仅仅是看中其钱粮上带来的收益,更是看中了政治上的意义,利用《氏族志》把曹家列为头等氏族,抬高曹氏的社会地位,建立《氏族志》社会秩序,
拉拢如今统治境内的世家门阀,甚至为曹家日后取代刘氏打下政治基础。
可弊端也是严重的,这样一来彻底是世家门阀垄断了官场,下品寒士连冒泡的机会都不在有,只能依附各地列名的世家门阀,就算现在王厚是小士族了,可内心的认同感,他还是认同自己穿越前这个平民身份,所以这一招在他看来,是饮鸩止渴。
本来编写《氏族志》最好的人选,莫过于出身颍川荀氏的荀彧荀中令,他老人家一直是曹操于世家大族联系的纽带基础,当初吕布侵占兖州时候,也是荀彧联络的兖州氏族,把支持着曹操把吕布打了出去,可《氏族志》明显是侵蚀大汉帝国的统治基础,夹在大汉于曹氏之间,荀彧无可奈何之下干脆撂了挑子。
于是这个缺德事儿只能由曹操自己扛起来,真正执行的狗腿子则是落在了王厚身上。
要说吃力不讨好呢!世家大族自视甚高,不服从曹总,暗地里打小动作的多了去了,自诩忠于汉王朝的也是一大堆,这些通通都要被列为中下品世家,他们不敢恨曹操,还不敢恨王厚吗?人道阎王好对付小鬼儿难颤,一个侧面也是对这种下面办事儿的恨得牙根直痒痒,接下这个任务,王厚日后就没好日子过了,像董承这种背后捅黑刀子告黑状的还都是温柔了,不知道这些黑心大世家拿什么狠毒手段对付自己呢!鬼莲之主
另一面,刘备刘黄书看起来仁德贤良,真正历史上,他却是最走得上层路线,因为刘备本身实力太弱,只能四处巴结大族,赚取力量,去投奔他注定没啥大前途,说不定那一次还得被刘备当成了殿后的炮灰。
而且他出营时候,与刘关张三兄弟那一次眼神交汇,已经注定王厚与刘家无缘了。
江东孙权?那地方世家豪族斗争的比中原还要厉害!数来数去,真正求贤若渴,什么人都敢用,也都敢重用的似乎也只有曹操了。
这也是王厚差点在曹操手里丢了脑袋,却依旧要回来跟随他的原因之一。
不过这位老板也不好伺候,本来还以为王厚这儿出了什么纰漏了,急三火四的回来觐见,正在吃饭的曹操鞋都没穿,光着脚就迎了过去,谁知道这货居然是要保镖来了,气得七窍生烟的曹操骂了他半天怕死懦夫,又是大袖子一挥,让王厚来了个小明滚出去!
这保镖也没说给,也没说不给!
曹老板这儿行不通,还得靠自己啊!在许褚龇牙中,无可奈何的离开了丞相府,自己的府邸都没回,王厚是一溜烟又出了城,奔向了自己城外的小基地。
此时伏牛山下的牛家村,此时倒是一片热闹之景。
后世新兵三个月地狱式训练,过冬的的这三个月,王厚的部曲也是熬到了最后,三个月非人般的折磨训练起了成效,相比于刚入伍这些逃难的农家子弟的青涩,此时八十四个王厚部曲已经拥有了军人般的沉稳与刚毅。
八十四个人,二十一人一面,加上八个前虎豹骑军官,摆成了个空心小方阵,头戴兜鍪盔,身穿半板甲,左臂挎着小圆盾,双手持着三米长戟寒光森森的对着外面,全副武装足有三十来公斤,可一个个部曲却是沉稳的如同雕像那样,一动不动。
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