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六、发展问题(1/2)
波佩尔中将负责主持四艘战列舰的设计和建造工作,吴维准备在英国人和法国人建成了一大票前无畏之后,就抛出“无畏舰”建造方案。现在这样做的目的,只是想浪费一下那两个国家的海军经费而已,实际上也没多少,一艘前无畏的造价也就在万英镑左右。
在蒸汽轮机技术成熟之前,讨论战巡的问题没有任何的意义。
波佩尔中将主持的战列舰设计工作,引用了部分吴维的思路——优化水下线型,另外就是首次采用了稍稍外倾的高干舷舰体外形设计,这有助于提升军舰的适航性和拥有更大的甲板设计空间。
这是与众不同的地方。
吴维对于一些海军将领所提出的所谓“风险舰队”嗤之以鼻,要想让大英帝国放弃“欧洲搅屎棍”的政策,甘愿共享海洋权益和殖民地利益,就得要变得比他们强大。也唯有如此,德奥帝国在未来的发展时期才有可能维持住和平。
就如在另一时空,面对麦国人的战争叫嚣,大英帝国只能乖乖地退出了加勒比海,并放弃了在加拿大驻军的权力。
双方的实力对比已经发生了改变,一向强横的约翰牛也只能夹起尾巴,老实听话。
最后就变成了人家身后的马仔。
树欲静而风不止,德意志帝国想要和平,就是变得强大起来,强大到让所有的对手都感到畏惧的程度。
另一世界历史中在1883年所爆发的中法战争并没有发生,可能是因为在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法国已经取得了钦州湾和高雄两地租借权的原因,也可能是因为德奥占领了安南中部的岘港,把这里辟为了德意志帝国的租界地,法兰西帝国怕引起与德奥帝国的直接冲突的原因。小拿四的官府似乎比共和官府在作决策时更具有理性。
经过三十年的发展,德意志-奥地利帝国已经完成了初步的工业化,每年的钢铁产量达到了1600万吨,居世界第一位,后来居上的还有麦国,以900万吨的钢铁年产量位居世界第二,原来的老牌帝国英国已经掉到了第三位,每年的钢铁产量为620万吨,法国以每年200万吨的钢铁产量位居第四,而沙俄和普鲁士分列欧洲列强的第五、六位,至于原来世界历史上的小强意大利——他们到现在还分成了四个国家。
值得注意的是西班牙-墨西哥帝国,自从1875年以后,钢铁产量迅速增加,现在每年的总产量已经接近了一百万吨。西班牙-墨西哥帝国取代了原来列强中意大利的位置。
在钢铁、冶金、机械制造、电力电器设备制造和造船业,德奥帝国都超过了英国,位居世界领先位置,特别是在化学工业和汽车制造业,基本上处于垄断地位。
在化学工业领域,德奥帝国垄断了世界上百分之七十的化学品销售市场,而在汽车制造业,特别是发动机制造领域,德奥帝国的公司甚至占据了将近百分之九十的市场份额。德奥帝国内的四大发动机制造公司:帝国通用、帝国标准、戴姆勒公司和奥托发动机公司每年都会轮流推出一种新的专利,让那些投资研制新发动机的发明家们血本无归,技术垄断加上价格战,使得各个国家新生的发动机工厂刚一出生,就遭受到严重的摧残。
以奥地利联合化学品公司、帝国标准化学品公司、埃森巴斯夫化学工业集团、德累斯顿赫斯拉公司和巴伐利亚的卡勒化学工厂等所组成的利益集团垄断着化学工业的新技术,实行保密制度,新的工业技术和生产工艺只在利益集团内部互相交流学习。
唯一让德奥帝国闹心的是在电力和电器设备制造领域,各国中产断有仿冒的专利产品冒出来,侵占着德奥公司的利益,虽然帝国的三大电器制造公司:帝国通用、帝国标准和西门子公司不断地就专利权纠纷在各国打着官司,却也无法阻止帝国的电器产品所占有的市场份额在不断下滑的趋势。
直到1882年,在德奥三大电器公司向市场推出了无线电通讯设备后,这才重新让它们的市场占有率得到了迅速的回升。
吴维希望用后世麦国人的方式,通过经济和技术垄断的方式来统治和操控世界经济,可惜的是,似乎德意志-奥地利帝国却没有后世麦国人那样的军事实力来做支撑。
奥地利-德意志财团对于麦国的钢铁、机械制造、汽车和拖拉机制造业、采矿业、石油开采和炼油工业以及化学工业的垄断已经在麦国激起了各大财团的愤慨,虽然在伊斯莱亚和维也纳财团的竭力阻止下,最新的《反垄断法》没能得到通过,但是它的出现是早晚的事。
麦国财团在推动《反垄断法》的制订和通过上的热情要比推动《排华法案》的通过要高得多,因为只要通过了《反垄断法》,那些奥地利和德国公司所控制的钢铁公司、炼油厂、机械制造厂、化学品公司和汽车制造公司就必须强制进行拆分,被迫将所持有的大部分公司股份出售给麦国财团和公司。
如果有绝对的军事优势,德奥帝国肯定会因为本国的企业在麦国遭受如此重大的经济损失而出兵进行武装干涉的——可惜没有。
只要用钱能解决的问题,对于现在的吴维而言都不是什么大问题,原来他认为能够用金钱来操控麦国的高层,可惜的是他还是低估了控制麦国财团的资本家们的贪婪程度了。
由于在第十次俄土战争中愚蠢的外交选择,德奥帝国选择了帮着英国人一起拉拢保加利亚,以封堵
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