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五十九章 意义何在(1/2)
柳明志目光微怔了片息,继而神色激动的看向了宋清放在书桌上面的文书。
“沙场秋点兵,是不是十万新兵成军了?”
宋清毫不意外柳明志竟然一下子就猜到了自己此行的目的,重重的点头回应了一下,将文书向前推搡了一下。
“陛下圣明,正是十万新兵已经成军了。”
柳大少猛的一下从椅子上站了起来,伸手拿起滓涣道了三个好字,顺带着夸奖了宋清一句。
“好!好!好!大哥你可真是本少爷我的及时雨啊!”
“陛下言重了,臣只不过是做了自己的分内之事而已。”
柳明志笑吟吟的摆摆手,直接翻开手中的文书在书房里轻轻地徘徊了起来。
宋清看着一边来回踱步着,一边翻看着文书的三弟轻轻地呼了口气,端坐在椅子上神色平静的等待着。
不知道过去了多久,柳明志一把合上了手里的文书,目光幽幽的看向了坐在椅子上的大哥宋清。
“十万兵马都能见血吗?都敢见血吗?”
宋清闻言下意识的皱起了眉头,目光若有所思的微微沉吟了片刻,脸色稍显迟疑的点了点头。
“仅仅从训练方面来看,问题应该不大,但是臣也不敢保证一定没任何的问题。
毕竟再厉害的新兵也只是新兵而已,没有在战场上见过血的兵卒也就永远称不上真正的精锐。
而见血对他们来说,将是一个不容忽视的分水岭啊!
陛下也是军人出身,应该比谁都清楚,见过血的兵与没有见过血的兵,单就士气方面而言就有着云泥之别。
故而,十万兵马是否全部都能变成真正的精锐之师,臣是万万不敢妄下断言的。”
柳明志徘徊的步伐渐渐地停了下来,持着文书轻轻地拍打着自己的手心。
“是啊!没有见过血的兵卒与见过血的精锐,确实有着不可忽视的云泥之别。
本少爷的要求不高,这十万新兵成军以后,只要有八成的兵马能够变成真正精锐之师我也就满足了。
他们要奔赴的地方乃是西征大军当初浴血奋战的沙场,如果没有八成的兵马能够变成真正的精兵,那么我西征大军在天竺,大食国等国的掌控力也将会变的很微妙了。
如此一来,本少爷让新兵替换那些年长的西征老卒镇守疆土的计划,或许也就要弄巧成拙了。
毕竟如今的西征大军虽然很多将士已经年长力衰了,可是他们对于天竺等蛮夷之国的威慑力却摆在了明面上。
十几万年长力衰却充满震慑力的老杀才,与一帮年轻力壮却并无征战沙场经验的新兵,对比下来孰强孰弱可就两说了。
如果让本少爷现在就做出选择的话,我还是更偏向于前者一些。
毕竟现在西征大军的五成精锐兵马都是本少爷我一手带出来的,他们的战斗力如何我的心里最清楚了。
如今的十万新兵虽然全部年轻力壮,然而与他们相比的话,无异于是刚刚蹒跚学步的儿童罢了。
可是呢?江山代有人才出,一代新人胜旧人。
如果本少爷不给这十万新兵一个磨砺的机会的话,他们也就永远都无法成长为真正的精锐雄师。
一方面是军中早晚都要革新换人,赶早不赶晚;另一方面我又担心十万新兵的威慑力不足以震慑天竺等国的蛮夷宵小,会将西征之事变得弄巧成拙。
这样的两条路摆在面前,大哥,说实话,兄弟的心里很是彷徨啊!”
宋清听完了柳明志忧心忡忡的话语,稍加思索了一番便明白了柳明志目前所面对的难处。
这样两条路摆在了面前,确实是难以抉择呀!
“陛下,如果能先练兵再让他们奔赴西征战场就好了。可是如今我大龙早已经天下一统,四海静平了。
如此国泰民安的天下,哪里又有让他们练兵的机会呢?
不过就此事而言的话,臣倒是稍微有些与陛下略有不同的看法,不知当讲不当讲?”
柳明志眉头一挑直接将手里的文书放到了桌面上,提壶倒了两杯凉茶。
“说说看,也许你的看法里囊括了兄弟我没有考虑到的地方了呢!”
宋清沉默着整理了一下自己的思路,短时间就想好了自己要说的言辞。
“陛下,臣以为你之所以会有此等想法,完全是太过担心西征之事的原因所致。
此次奔赴西征沙场的十万兵马固然全都是没有作战经验的新兵,可是有一点至关重要的方面陛下可能疏忽了。”
“哦?详说。”
“陛下,这十万新兵奔赴西征沙场以后可并不是单独作战的,而是还有数十万精锐老卒引领他们快速成长为精兵的。
陛下你要从西征大军里更换的兵力数目,充其量不过只是较为年长的十几万精锐老卒而已。
我大龙四十万西征大军就算抽调十几万的老卒荣归故里,亦还剩下了二十多万的精锐兵马。
他们可都是正值壮年,且身经百战的精锐雄师。
有这二十多万的精锐兵马引领十万新兵成长为精锐之师,臣觉得陛下完全不需要有什么好担心的。
因而,陛下的忧虑之处臣确实是可以理解,可是陛下是不是有些太过担忧过甚了呢?
臣的这一番浅薄之见,还望陛下莫要往心里去才是。”
柳明志淡淡的瞥了一眼宋清看着自己那充满了迷惑不解的目光,默默的喝着凉茶并未立即做出什么答复。
宋清方才说的这种情
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