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68章 父母更需要陪(1/2)
第1768章父母更需要陪
对于吴浩他们的回来,吴建华和张小曼显得非常开心。
作为父母的,怎么可能不喜欢子女回到自己身边呢。但是因为种种原因,子女们只能暂时放下了亲情,选择了事业。
在大城市里面独自打拼的子女们辛苦,而在家里苦苦盼望子女们回家的父母们同样辛苦。
绝大部分子女们,一年中能够陪同父母在一块的时间屈指可数,有的可能就只有过年那么几天,有的或许会好点长假期间也会回去一趟。
不过这种机会还是太少,绝大部分年轻人都有自己的生活。好不容易放一次长假,大家也都不想长途跋涉数千公里,奔波回到家长几天,然后匆匆的回来疲惫的上班。
更何况年轻人们也将会陆续组建自己的家庭,有了自己的家庭后,自己的注意力也都会陆续分到自己的家庭中来,这样一来回老家的机会和时间就更加少了。
如果夫妻双方都是独生子女的话,就等于是两个家庭四个老人要分享这样一对年轻夫妻有限的假日。到底去谁家?男方还是女方,时间上面怎么安排?
不管怎么分配,双方父母们见到自己孩子的机会就更少了。在国内这个传统文化,尤其是重团圆,重孝道的文化氛围中,这些父母无疑是最为悲惨的。
他们辛辛苦苦半辈子,将自己的子女培养成材,可是呢,成材后这些子女们却都飞走了,只留下一对空巢老人,孤独的过着余生。
即便是这样,这些父母们还在为自己的子女们发光发热。很多父母们可能为了让子女们在大城市里面能有一栋房子,这些父母们可以说是耗尽了一辈子的积蓄。
可即便是这样,这些老人们,却还是时刻挂念这自己的孩子。自己生活就已经很不容易了,却还在惦记在远方的孩子吃的饱不饱,穿的暖不暖。
甚至还会用自己好不容易攒下来少的可怜的积蓄,来为子女们调填补家用。而自己呢,舍不得吃,舍不得穿,舍不得用。有时候自己孩子在朋友圈所发的不经意间的一句话,都会让自己的父母牵肠挂肚,寝食难眠好几天。
这就是父母,这就是国内的父母。他们从孩子长大,又为了孩子操劳一生。一对对,一代代,构成我们国家几千年的人伦道德文化认知。也因为如此,我们的灿烂的文化才能历经磨砺延续至今。我们国家历史上,才会诞生出如此多的可歌可泣的优秀人才。
吴浩林薇还有吴彤回来,让这个原本有些冷清的家再次热闹起来。吴建华和张小曼为了他们这次回来,提前一个多月就开始准备起来了。
他们房间的被褥提前拿出来晾晒,被罩床单提前进行清洗。整个家里经过一次大扫除,打扫的干干净净。
为了装扮家里,两老口从市场上大肆采购了一番。除了买了很多鲜花植物外,还为吴彤,还有他們的儿媳妇林薇买了好多零食。
害怕超市买的东西里面有添加剂,两老人居然跑了几十公里去农家里面就是亲自买,亲自弄。
知道吴浩不喜欢吃这些零食,所以给他准备了很多好吃的。秋天的羊肉最是肥美,所以吴建华专门去农村买了两只农民放养的当年生的小山羊。这种半大山羊肉最是肥美鲜嫩,很适合清炖红烧,也适合烧烤。
每天早中午饭都是用尽了心思,变着法的做各种好吃的。吴浩的这位继母张小曼,为了迎合年轻人的口味,听父亲吴建华说,早半年就开始学习各种美食菜肴了。
至于刚开始做的不好,做失败的,都是他们老夫妇两个自己吃了。据说为了做松鼠桂鱼,两老口连吃了半个月的松鼠桂鱼,最后父亲吴建华直接向吴浩他们告起状来。
对于张小曼这个继母,吴浩真的心存感激。虽然到现在他还是没有叫出一声妈来,但在他的内心里面早就已经认定这个小妈了。或许也不知道什么时候,他心中母亲的这个形象,已经慢慢的变成了张小曼。
这次吴浩回来,发现自己的父亲吴建华和继母张小曼明显有些苍老了一些,吴建华的头上白头发多了起来。张小曼的眼角皱纹也明显了不少。
按理来说,将吴彤这个不让人省心的丫头成功送入大学,他们两个现在应该也不用操心了,生活心情都会边的轻松一些。
可是情况好像恰恰相反,没有他们在身边打闹,二老的衰老明显有些加快。果然,父母更需要陪的。只有子女们在身边,他们才会变得开心幸福,哪怕是日常操心不易,嘴上总是嫌弃,但是这种操心,这种嫌弃,早就成了习惯,成了爱好。突然失去了,就会感觉一下子生活好像没有什么意思了一样。
吴浩曾不止一次提出希望父母能够来安西与他们一起生活。他们的房子足够大,哪怕是双方父母都住进去,也非常的宽敞。
如果父母不太习惯和他们住一起的话,那么也可以住到其它临近他们家的地方。以吴浩现在的能力,办这点事情轻而易举。
但是呢,对于吴建华和张小曼来说,这是已经生活了大半辈子的家乡。临到老却要搬离,两人显然是有一些接受不了。
尤其是亲戚朋友都在这里呢,祖坟也在这里,传统的他们故土难离。
对此吴浩也很无奈,只得是无果告终。有时候他也会换个角度想一下,为什么他要自私的要父母离开生活大半辈子的家乡,非要到自己生活的城市来居住。
凭什么,这是
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