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七十二章 问礼七关阵(10)(1/2)
玉正平随手发剑之时,便已要出声认输,哪料这一剑之后,对方竟然退后?他心中着实一惊,面上却不敢表现,生怕露了马脚,只面无表情的静静回思。
回思之下,他便想到,方才好像是用了一招九柳林诀中的“顺其自然”。
九柳八阵之风雷六诀,玉正平于“林”诀之上,领悟最差。风诀讲求快,火诀讲求猛,这两者立竿见影,用起来华丽无比,他领会最快,也最擅长。风火而外,“阴”诀的百变无方,“雷”诀的出其不意,因他古灵精怪的性子使然,也都颇有心得。甚至纯粹防守的“山”诀,因与“火”全然相反,他倒也能窥得门径。
唯独这“其徐如林”的“林”诀,既不疾,又不刚,无阴之变,又无雷之迅,复无山之守,徐徐而来,简直就是毫无特点,这令玉正平始终不得要领。
不过他倒是记得周瑜曾说,“林”诀者,切需多经战阵方得领会,所以他也并不急燥,只记了口诀,却未深究,料想随着历经的战事增多,早晚必有一天明白其中意思。
而当下,他好像确乎尝到了一些其中的滋味。
他想百般计,要破去对方的攻势,却是不能。然而这随手的一招林诀,倒让对方忌惮,他开始有些明白,为什么要“其徐如林”了。
他不再多想,只按着心中的感觉,静静的出剑。“清风徐来”“洞庭春水”“烟波不惊”,“林”诀中的招式一剑剑使将开来,竟把败势扭转,并与三老者战了不相伯仲的七八招。
玉正平茅塞顿开,在这胜败斗转之间,终于领悟了“林”诀的法门。
“林”诀之所以难学,是因为他全无特点,“风”如甘饴,“火”如烈酒,而这“林”却只如一杯清水,毫无滋味。自来兵战,常人所能领悟者,要么是兵贵神速,要么是攻势如潮,对这“其徐如林”之意,实在是不能明白。
而玉正平现在方明白了,所以“其徐如林”者,是因为已将一切掌握,泰山崩于前而不变色,纵是对方如虎似狼,自己只依本部之法,徐徐而为便是。
所谓“举重若轻”“反璞归真”,便是此意。譬如新学曲调之人,为求炫耀歌技,每每要红了脸,挤着嗓子去唱高亢之音。而真正的大师,反是于平淡处见真章,宛转唱来,不露丝毫刻意斧凿之迹,却能引人入情入境,不觉神醉。
然而此种境界,却非一时一日可得,唯有多加历练,将诸般变化尽皆见过,才能渐渐体会这平淡中的滋味。
以玉正平今日之历,不能说已历尽诸般事,但所学所经,已足够悟出此道了,只是一直未逢机会而已。眼下对方三人身无将力,招式却神妙之极,俨然成了一个最好之师。他若运将力,必然可胜,这便使他心中存了必胜之信,没有什么恐惧,从而得以充分发挥。而不能以将力胜,这便使他专注于招式,渐渐便有了更深领悟。
二者相加之下,他的感觉已然被尽数催发,他毫不刻意的那随手一剑,反倒成了由内心引导的、最能凝聚他本事的一剑。
由是,他也便领会了这“其徐如林”之意。风雷六诀,深习那是必需的。但深习之后,便无需刻意,当用则用,当行则行,一切见机而发,不必非要运用何诀。这是“林诀”之意,亦是九柳八阵之“风林火山阴雷”六决之意。
既悟得此关节,他心绪大好,信心倍增,赤玉剑好像也感到了他这份意念,红光大盛起来。
三人兵器再至,又是神妙已极,玉正平却不再执著于须用何招去挡,也便不再被对方的神妙所迷惑,随着性子刺出一剑,赤玉剑便粘着三人兵器,让三人的变化见滞起来。堪堪战来,转眼间便已至第二十九合。
三老者精研兵法数十年,世间兵道的诸般变化皆已在胸。至于近十年,则是除了周瑜之外,未逢过一个敌手,故而立下规矩,能挡他们三十招,便可算过关了。
而与玉正平今番之战,实是让他们大为惊异。十余合上,他们明明已占了全胜之势,眼看要胜,对方却忽地生出了极妙的一剑,徐徐而来,便把他们的攻势尽数封过。再往后十余招,这玉正平招式越发圆润通达,一气呵成,诸招之间,似乎已没了界限,此招便是彼招,彼招便是此招,根本不用故意暗藏什么变化,所有的招式与可能便都在其内了。
三老者与兵法上极为自负,岂愿服输?目下虽是已战二十九招,但仍存了必胜之念,要在这第三十招上胜之。高大老者运起一招“牧野鹰扬”,瘦老者运起一招“名镇六邦”,胖老者运起一招“文武威敌”,齐齐向玉正平攻去。
这三人同时的一招,实是聚上了三人的毕生所学,但见鞭飞剑舞,流光掠影,三个圈子结成一个大圈,向玉正平拢来。他们自料玉正平不论以何法去挡,都必不能破得此招,是以一招之内,定可制敌。
不料玉正平却压根没有了运何法去破敌的念想,只是自顾自的将招式使来。能破则破,不能破则不破,如是一来,不以胜负为念,反倒将自己最大的潜力发挥了来。赤玉剑与三兵器交锋之后,并未被击落,而是继续灵动着,与它们一起游走在战团之内。
三老者这极强的一着未败玉正平,皆是暗暗吃惊,也心知玉正平已过得此关。然而这三位一体之招使出之后,后面的诸般变化便接踵而来,他们实是不愿停下,所以仍是不断进击。玉正平也似全然未放在心
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