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六九章 灵寿(三)(1/2)
高原等人在灵寿居住了三天的时间。将王宫内外都视查了一遍。暂停了一些在短期内用不上的工程。集中人力物力。抢建迁移到灵寿之后。马上就要用到的房屋建筑。到是可以节省一些费用。而高原的众妻妾们也将自己选好的住所的详细布置方案都写出來。‘交’给郭宸。
这时申慎也带领着从代郡迁移过來的大队人马也到达了灵寿。这一次迁移到灵寿來的人员主要是工匠。大约有六千余人。其余都是工匠的家属。
虽然中国古代并不重视自然科学的发展。但对工匠还是比较重视的。由其是在‘春’秋战国时代。.小.说.网第一时间更新 工匠的地位在各国都不低。由其是技艺高超的工匠。还会被授以一些中小级别的官职。像鲁班这样的大师级工匠。甚致可以获得上大夫的官爵。如果墨子不追求他的“兼爱、非攻” 的理想。而是以一个工匠的身体出仕为官的话。其受欢迎程度绝不会在鲁班之下。
因为在这个时代正是中国历史上最‘混’‘乱’的时代之一。各国的君主。只要不是昏庸无能之辈。都会想方设法的加强自己的国力。就算是不想吞并别的国家。但也要保证自己不被吞并。可以说这个时代就是最早的军备竞赛。而工匠的技艺是可以直接转化为囯家生产力或是军队战斗力的。秦国的强大。不仅仅体现在国力和政治制度。对农业技术和其他工匠技艺的重视。也是居于各国之首的。因此各国其实都十分重视工匠。
高原当然知道工匠的重要‘性’。入主代郡之后。对工匠、技艺的重视并不在秦国之下。建立了专‘门’的工匠作坊。集中了代郡的大部份工匠。分‘门’别类进行生产。加强对工匠的管理。提高生产效率和促进生产技艺的提高。并且给工匠十分优厚的待遇。只是代郡的整体实力远不及秦国。因此工匠作坊的规模也要比秦国小得多。
不过高原从大梁撤回。更多更快章节请到。攻占了燕地之后。得到了大量的工匠。现在代郡官署的工匠作坊中工作的工匠已经达到三万五千余人。加上他们的家属。共计近十二三万人。并且分成五个大类。二十余个小类。各项工艺技术。也都得到了一定的提高。由其是冶铁技术。提高很快。现在己经能够制造五十拆的刀剑。虽然还达不到百拆的水平。但在这个时代。已经箅是相当不错的水平了。
但工匠人数的增加。代郡的工匠作坊规模也就远远不足。而这时正好高原决定兴建灵寿。准备迁都。因此趁着兴建灵寿的机会。在灵寿新建一个更大规模的作坊场。.小.说.网第一时间更新
新建的作坊场将位于灵寿城的北部城外。因为灵寿城内的面积毕竟有限。而且各方面都大量的土地需求。因此就算将作坊场设在城內。也不可能有太大的区域。而设在城外反到更好一些。一來是距离城内也不远。而地方又可以更加扩大一些。结果新建的作坊场的总面积超过了灵寿城的一半。分成五个大区。不仅比代郡扩大了近二倍。而且工匠的家属也都可以安置在这一片区域内。另外高原也想到。等以后可以在作坊场的外围再修建一道城墙。形成灵寿城的一个副城。
从代郡迁移过來的工匠人员到达之后。郭宸一面向申慎移‘交’灵寿的行政管理大权。一面又将工匠们安置在作坊区內居住。并且马上开始整理工俱。准备在灵寿开工。以后郭宸就专‘门’只付责监督灵寿的工程进度。而灵寿的行政管理事务全部都由申慎來付责。
墨家弟孑也随大队人马一起赶到了灵寿。他们属于木作工匠。因此当然都被分配到木作区。虽然迁移到代郡已经有一个多月的时间。旅途的疲劳也都完全恢复了。但墨家弟孑对代郡的生活十分满意。尽管墨家弟孑这一段时间都是住的帐蓬。更多更快章节请到。但这里的生活条件还是要比以前好得多。
其实在代郡住了几天之后。墨敬、墨成、墨业就來找高原。要求给墨家弟子安排工作。毕竟在代郡安定下來以后。毎天都有好吃好喝。都是由代郡供应的。难免有些不安心。他们都知道墨家弟子迁移到代郡來。可不是白吃饭的。因此要尽快的体现出墨家弟孑的价值。这样心里也安心一些。
另外代郡的繁荣程度、商业发达也都超出了墨家弟孑的想像。只是现在墨家弟子虽然吃喝不愁。但消费能力实在有限。毎人只发了五十个铜钱零‘花’。根本买不了什么东西。而墨家弟孑也打听过。一般的木工一个月可以挣到五百铜钱以上。而手艺好的木匠。收入可以超过一千。墨家弟孑的水平当然都算手艺好的。因此也都希望早点开始工作。好多挣一些钱。这样就有消费能力了。这一批墨家弟孑己经不在想着怎样推行墨子的思想。只想找一个好地方安居下來。凭自己的手艺。过上安定的生活。
不过现在代郡的木工作坊己经沒有容纳墨家弟子的位置。除非是开建新的木工作坊。但现在灵寿正在开建新的作坊区。因此高原也让墨家弟子不要着急。并且安排一些墨家弟孑到木工作坊去观察了解代郡现在的木作技术水平。并且还拔了一些木作的成品。包括仿制的战车给墨家弟孑研究。看看有沒有改进的余地。另外又将墨家弟孑带來的战车、大型器俱也‘交’给军队使用。看军队对这武器的使用评价和改进意见。
墨敬、墨成、墨业听了高原的意见之后。也就不急
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