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二七章 代军撤军(下)(1/2)
“什么?武安君要撤军回代郡了?”
高原点了点头,道:“不错,就在这几天,布置好了井陉的防守之后,我就会退军回代郡去,因此几位来得确实正是时候,如果再晚来几天,也许我就走了。 ”
听完了高原的话之后,赵铭、庞渭、许敬三人也都不禁有些发怔,谁也没有想到,这一次井陉之行,面见高原之后,还没等开始谈条件,就先被高原告之,代军要撤军,不再进攻邯郸了。
高原是在第二天接见三人,本来三人还都颇有一些怨气,因为高原的军务繁忙,没能在第一时间里接见三人也就罢了,但怎么样也该安排一个有份量的人来接待他们吧,至少也是司马尚、袁选这样一个军团的主将,或者是赵轩这样的老资格也行,但高原派来的却是两个毛头小子,听说是武烈的儿子或弟孑。
要知道在赵国还存在的时候,赵铭、庞渭、许敬三人在邯郸城里虽然说不上是跺一跺脚邯郸城都要晃三晃,但也是响当当的人物,就是武烈见了他们,也都要客客气气,陪尽小心说话,而武展鹏和仲孙奇算那一跟葱,见了三人只有磕头下拜的份,能够正眼看他们一眼,问他们几句话,就算是给了他们两个天大的面子,现在居然也和自己平起平坐了,三人心里当然不痛快。
不过他们三人既然能被推举为赵国豪强世族的代表,当然不会是无能之辈,自然都明白形势比人强的道理,现在高原的势力大涨,衍然己经能够自立为王了,因此武展鹏和仲孙奇做为他的部下,自然也连带着水涨船高,而自己不过是一个破落的世族,还有什么资格摆架子呢?在三人心里都不约而同的想到,今天就先忍下这一口气,等高原来求我们帮助的时候再说。
因为在来井陉之前赵国的世族宗室己经商议过了,虽然秦军大败,但兵力仍然不少,而邯郸是天下有数的坚城,因此代军想要攻下邯郸,并不容易,最好的办法就是在邯郸城里安排人手,里应外合同动攻破邯郸城,也就是重施攻克蓟京的老办法。而这一来,高原就必然有求于赵国的世族宗室们,自己也就有资本和高原讨价还价,争取到最大的利益。
而现在听高原说要撤军,不打邯郸了,三人也顿时傻了,尽管赵国的世族宗室想要和高原讨价还价一番,为自己多争取利益,但最希望的还是高原能够攻取邯郸,把秦军赶走。因为高原本来就是赵国旧臣,部下也基本都是赵国人,在他的统治下,自己多少也能够争取到一些利益,而秦国统治可就一点戏都没有了,秦国本身有一大票世族豪门呢,根本不可能分给他们一杯羹,因此不管怎样,高原统治邯郸,也总要比秦国好一些,而现在自己不禁沒有和高原讨价还价的资本,而且全部的希望也都落空了。
当然,三人马上就想,高原会不会是玩欲擒故纵的把戏,以便在谈判中抢占主动权。
因此庞渭立刻道:“武安君此言不妥吧,武安君本是赵国旧臣,代郡也是赵国旧地,因此赶走秦军,恢复赵国旧地,武安君当责无傍贷,何况现在秦军大败,伤亡惨重,士气低落,军心不振,而且邯郸百姓臣民无不翘首以待,武安君能够挥兵直入,收复邯郸,武安君何故出退军之言,岂不有失天下之望。”
庞渭出身将门,是前赵国大将庞暖之子,虽然没有子承父业,从军入伍,但毕竟也看过几本兵书,因此说起来到也有几分道理,而赵铭、许敬也赶忙随声付合。
高原笑了一笑,道:“三位以为我不想攻下邯郸吗?只是现在我也力有不逮,如之奈何?”
许敬道:“武安君大败秦军数十万,就连王剪也当阵身亡,现在邯郸的秦军不过是一批残兵败将,犹如枯木腐草,不堪一击,武安君何言力有不逮呢?”
高原淡淡一笑,道:“如几位所言,现在邯郸的秦军不过是一批残兵败将,请问三位可知,现在邯郸到底有多少秦军?”
三个人互相看了看,一时谁也答不上来,因为在邯郸的时候,谁会去关心驻守着多少秦军呢?
高原见三人答不上来,又道:“在前一段时间,我们确实是打了几个胜仗,也歼灭了不少秦军,但杀敌一万,自损三千,三位可知,为了击败秦军,我们代军又损失了多少人马,而且占领的地方还要派兵驻守,现在还剩多少可战之兵,可以用来进攻邯郸呢。”
三人听了,再次一起摇头。庞渭道:“如果兵力不足,武安君为何不再多征集一些军队
高原道:“征集军队,还要整编训练,并不是马上就能上阵作战,至少也要二三个月的时间,何况代郡人口稀少,这时为了迎战秦军,己经将年壮年男子都征招入伍,如果再要征集,只能征招老人幼儿,这些人就算征到百万,又有何用。而且代郡不仅人口稀少,物产迹不丰富,军队征战,人吃马喂,盔甲武器帐蓬旗帜等各种用度物资需要多少,几位可知?现在代郡府库已空,再也难以为继了。我决定撤军,并非是不想攻取邯郸,实在是不得己而为之。如果再打下去,我军必将不战自败,因此还请三位能够体谅我的难处。”
面对高原所说的撤军理由,三人确实找不出一点反驳的道理来,而且从高原所说的话来看,撤军可不是虚张声势,而是真的,因此三人也都不禁有些着急,如果代军真的撤军了,那么三人不是白来了井陉一趟吗?
庞渭道:“难道武
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