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 中原人心(中)(2/3)
我们在济南和路上抓获地李逆贼俘虏有将近万人。加上张弘范和史天泽地军队昨天又把附近地百姓抓了一些过来。每十个人士兵分一个人。你们领回去宰了吃吧。”“什么?让我们吃人肉?”虽说在场地蒙古世侯没有一个不是杀人不眨眼地屠夫。但还是惊得纷纷叫嚷起来。个别人甚至还有露出想要呕吐地表情。合必赤薄怒道:“吃人肉怎么了?当年我们蒙古攻打大都。同样是围城战旷日持久军粮断绝。先是把周围地百姓吃完。后来让士兵用抽签十个吃一个。自己人吃自己人。最终才打破大都。现在让你们吃俘虏和附近地汉人。还有什么不满意?”
“可那是在非常时期,而且我们……我们汉人是……是礼仪之邦……。”郑鼎结结巴巴的试图劝告合必赤收回成命。只差没说汉人和蒙古人这些化外蛮夷不同。合必赤却抢先冷冷地打断他的话,“现在也是非常时期,如果不把李逆贼消灭,只会让那些心怀不轨地汉人觉得我们蒙古人好欺负,即便造反杀害高贵的蒙古人也可以不用死。”
“本王最后再说一遍。”合必赤盯着蒙古的汉人世侯们缓缓说道:“如果谁不服从军令,不尽全力协助大蒙古军队剿灭李逆贼,本王就有权利怀疑他和李逆贼勾结,将奏请大汗将他也一起拿下,与李逆贼共同定罪。而叫你们以人肉为军粮。也是军令!”
诸路汉人众世侯胆尖打颤,无可奈何的答道:“末将等谨遵王爷军令!”为信仰理念地汉人士兵来说。合必赤的吃人命令对他们来说无异于是晴天霹雳。所以在各路世侯将抓来的百姓和俘虏带回去充当军粮后,大部分蒙古汉人士兵立即炸了窝,不仅许多士兵当即表示宁愿饿死也不吃人肉,就连大部分的军队火夫厨子也拒绝烹饪人肉,郑鼎、玉文干、王和商铤等世侯的部队中甚至还爆流血事件----汉人士兵拒绝吃人肉而被杀或者哗变。导致合必赤不得不急派蒙古监军到各路世侯军中监督执行,一口气杀了上百名反对得最激烈地汉人,这才勉强把事件镇压下去。但饶是如此,当人肉煮好开始供应军队地时候,仍然有大批饥肠辘辘的汉人士兵宁死不吃。摔掉铁锅饭碗以做抗议,蒙古军队地士气大受影响。
蒙古军地巨大变动,自然不会逃过益都守军的眼睛,对正在准备突围行动的李军和曹世雄来说,蒙古军队地士气低落无异于天赐良机。李、王文统和曹世雄稍一商议,立即决定在当夜突围,一路东进一路南下,分兵而行----宋代的海运技术还不是十分达,仓促之间想用海路把总数两万多的李军与宋军送回两淮。这个难度还是大了点。
走海路的人选很快定了下来,李的妻儿老小和重要将领的家眷当然都在其中,还有王文统等一干文官,也将由大宋骑兵保护着向东赶往胶州湾登船。但是在率领李军主力与志愿归宋的益都汉人百姓走陆路南下的人选上,主帅人选却出现了争执,虽然李的二伯李禄已经志愿担当这个责任并获得了王文统和曹世雄地支持,但李却死活不肯舍弃自己最后的主力,表示就算要死也要和军队死在一起,并向李禄说道:“伯父。你随曹将军他们走海路吧。我们李家老一辈就你一位硕果仅存了,要是你再在走陆路南下的路上遇到不测。侄儿还有面目去见列祖列宗?”
“走陆路太危险,要是你出了意外,老夫才是无颜去见列祖列宗。”七十多岁的李禄一口拒绝,并动情道:“大都督,还是你走海路的好,二伯已经七十多岁了,就算死在路上也够了。你还年轻,这样危险的事还是让二伯去做吧。”
“不行,正因为二伯年纪大了,才需要颐养天年。”李摇头,“走陆路餐风露宿,还要随时随地遭遇鞑子追击阻击,二伯七十多岁的年纪,如何能吃得消?”
“父亲,二爷爷,让我去吧,我年轻抗得住。”李的儿子李彦简也跳出来凑趣。但他的话音未落,李和李禄就异口同声地喝道:“屁大的孩子连毛都没长,滚一边去。”
“大都督,请让我说一句公道话。”曹世雄站出来说道:“大都督,就象贾少傅在信里说的一样。你这一次举事归宋在军事上虽然遭到失败,但是在政治意义上来说却不亚于我军当年重返汴梁旧都,现在只要你活着返回大宋,对大宋来说就是不亚于鄂州大捷的重大胜利,对中原汉人民心也将产生无可估量的影响。如果换成了老将军顺利撤回大宋----恕我直言,效果就差得不只一点半点。”
“大都督。曹将军言之理。”王文统也附和道:“只要你活着,就是中原汉人叛蒙归宋的旗帜,就是对蒙古鞑子士气地沉重打击,对忽必烈的威信打击也将是难以想象!所以说,为了我们光复汉家江山的大业,你应该把走陆路南下重任地老将“我是中原汉人地旗帜?”李若有所思,盘算良久后,李终于咬牙道:“好,我走海路!”光,李军与大宋骑兵悄悄打开城门。兵分两路分别突围,士气低落的蒙古军虽然在合必赤、史天泽和张弘范等将领地率领下全力阻拦,无奈蒙古军队在李军的突围方向上严重判断错误,把主力精锐都调到了南面阻击李禄率领的李军大部队,李、李彦简和王文统等真正重要的人物却在李军最精锐骑兵和大宋的骑兵向东突围成功,杀入了仍然处在李军余党控制的潍州境内。
“奇怪,李逆贼为什么分两路突围?”接到东路急报后,蒙古
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