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网手机小说首页小说搜索

返回《汉之乱世英雄》

零点看书网(00kshu.win)

首页 >> 汉之乱世英雄 () >> 第三十四章 战前再见姬如月 朝议又遭新突变
亲爱的书友,您现在访问的是转码页面,会导致更新不及时及无法正常下载,请访问真实地址:http://m.00kshu.win/160504/

第三十四章 战前再见姬如月 朝议又遭新突变(2/3)

为三公之一,站在宫门的右侧上首,其后便是各色的将军,他们身着崭新的武官深衣袍服,头戴显示他们不同身份地位的冠冕,各各面有忧郁之色,偷眼观望着对面文官的那一列,眼中又不免闪现几分厉色。桥玄将这些都已看入眼中,只是他也没有什么办法,这文武之争本就激烈,此次武官大败,把柄被文官收罗一大筐,又怎么会不趁机发难,毕竟吃败仗这是武官的软肋,他们不可能有丝毫还手余地,有人或许想要辩解“这仗是陛下让打得,不能怪武官”,那么此人必然会死的更快,为什么?是的,是皇上批准的北伐,但是陛下可没有批准你们大败啊,打不打是皇上的事,本来就不是你们武官该过问的事,然而打不打得赢却是武官的事,将领如果打不赢仗,要将领有什么用,所以此事无从辩解,输了便是输了,输了就要接受输了的惩罚,负直接责任的三人已经都被贬为庶人,那么其他的武官呢?你们不必要受到牵连,但是你们必须处理后事,而且要处理好。可如今,处理后事的方法是和谈,而且在有些人有心或者无心的传播了鲜卑几万人被并州边军挡在雁门关寸步难进,而并州一个校尉率领一千多人将五千鲜卑精锐打得龟缩在大本营里不敢出来,全歼这些人是迟早的事,而武官们此时却要投降,他们都该死。散播这样言论的人慢慢的从有目的的人变成了普通的百姓,这影响坏极了。但是,没有办法,桥玄必须要提出这个提议,三个方面的理由,一方面是大势所迫,如今的形势并没有如文官们散播的那般好,鲜卑人被挡在雁门关是没错,但是没有用,彼此都在消耗,不是只有鲜卑在死人,这样的战争没有意义,鲜卑也不愿意就这样耗着,他们也觉得不划算,所以现在是个好时机,否则一旦汉军不愿意和谈,鲜卑还是会继续打下去,他们不怕,因为他们什么也没有,攻不破还是现在的境况,可一旦攻破了,那么他们便可以为所欲为的烧杀抢掠,可以得到他们想要的。反观大汉赌不起,赌赢了也是死伤无数,赌输了呢?残局怎么收拾,只会比现在还还要难,所以桥玄必须促成此事。另一方面是桥玄的私心。他听说了李宣的事,知道李宣目前的情况,李宣手下有一支非常精锐的匈奴骑兵,这是一件好事,可如果和谈不成,李宣便必须去面对美稷的鲜卑精锐,可以打胜,这是毋庸置疑的,桥玄对李宣有信心,可是损失呢?也绝对不会小。不是说为了保全李宣的实力而和谈,而是那样的损失毫无意义,没有必要,那些鲜卑人都死了又怎么样?只能是激起西部鲜卑更大的仇恨(桥玄知道美稷的统领是西部鲜卑大人置鞬落罗的弟弟),只能让鲜卑人的攻势更加猛烈,毫无意义。最后一个方面的理由也是最重要的,大汉现在内部不稳定,有问题,文官与武官、士族与宦官、中央和地方皆有矛盾,而且有愈演愈烈的趋势,不可以有持久的外患,那样会大乱,会一发不可收拾,到时候就不是并州的事,也不只是北疆的事,而是整个大汉,那样的代价太大,大汉不能冒这个险。

这是桥玄主和的原因,至于文官主战的原因,在桥玄看来只有一点,武官和宦官主和他们就要主战,这就是说倘若武官和宦官主战,他们会毫不犹豫的主和。这是让桥玄最无奈的地方,如今大汉的文官已经不再如李膺当年一般了,他们考虑事情不再从大汉的利益出发,而是从他们的集团利益出发,从他们个人的利益出发,他们已经迷失了自我或者已经看透了自我,他们没必要为了什么大义,真的没必要,换一个主子,依旧要靠他们来统治天下,所以他们没必要效什么死节,给谁看啊?史书都是他们在写,如果王朝更替了,也不过就是在史书中给失败的统治者加上什么荒淫无道、民不聊生、天下动荡,而给胜利者冠以万民归心之类的字眼而已,后人依旧会认为他们是对的,不会有什么损失,他们依旧会是得到最多的。所以他们没必要真的考虑什么大局,什么天下。桥玄不禁若有所思的看向文官集团,看向那些万民称颂的士人,那些儒生,在李宣和他交流过的改革计划中,这些人便是首当其冲的一批。想到这里,他又想到李宣对他说的改革,那个六部制,那个独立的军队体制,可以吗?能够行得通吗?他这些改革全都建立在陛下支持的条件下,可是陛下会支持吗?李宣能够在六年内完成这些改革吗?何况目前的李宣在皇上的心中还只是个不值一提的中郎将,何时才能够真正的有话语权?想到这一切,另一种可能性在没有预兆的时候突然闪现在桥玄的脑海中,桥玄不禁赶快从烦乱的思绪中清醒过来,那想法太过大胆了。

是战是和一事几日来争论不休,可因为皇上一直不放话,此事也就难以定议,好在昨日夜间传来一个消息,桥玄认为这件事应该可以定下了。随即又为昨日的消息担心起来,大汉真是多事之秋啊。

辰时已到,钟楼的响声与皇宫的宫门开启的声音几乎同时响起,群臣立刻停止喧闹的聊天,整了整衣冠,在小黄门的带领下,向宣政殿走去。

山呼万岁之后,随着小黄门尖细的礼毕声之后,群臣低眉顺眼的看向他们的君王,皇上刘宏。只见他面色灰白,精神萎靡,斜倚在龙椅上,疲惫的眼神懒懒的扫过群臣,向小黄门示意了一下,小黄门喊道:“有事启奏,无事退朝!”

状态提示: 第三十四章 战前再见姬如月 朝议又遭新突变
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