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4章 洛阳危局(1/2)
周军在南北两面同时展开进攻之时,中路便必然空虚,对于这一点,不管是宇文明还是李渊,都十分清楚。【92ks. 】
不过,洛阳作为大隋东都、周朝的首都,又是天下第一大城市,防御力量再差也差不了哪里去。宇文明虽然主力皆已调走,但仍留下了十万兵马驻防。并以李剑为洛阳留守、张仲坚为禁卫军统领,负责洛阳地区的防守。
在他看来,就算唐军真的要攻打洛阳,也很难攻下,如果李渊真的孤注一掷,将李世民从河套调来进攻洛阳,那他也差不多结束了荆襄之地的战役,回到洛阳了。
可是,连宇文明也没有想到,李渊竟然大胆启用了降将屈突通为帅,领唐军二十万东出潼关,向洛阳直扑而来。
李剑率领五万人马在渑池驻扎,建成了洛阳西面的第一道防线。他遵循宇文明临走之前的指示,只稳固防守,并不轻易出击。
而屈突通也不愿意在渑池城下便付出重大伤亡,故一直只是每天试探‘性’进攻,没有发动猛攻,以等待时机。
双方在渑池对峙了十余天后,李剑采取了张仲坚的建议,派出骑兵部队袭击唐军的粮道。
如此一来,屈突通便感到压力倍增,二十万唐军的粮草供应,全靠关中经潼关运抵。如果粮道得不到安宁,唐军的士气必将大大受挫,不要说洛阳攻不下来,就是渑池也未必能占领。
不过,屈突通毕竟老‘奸’巨滑,他很快便想出了一计,派出数股‘精’锐部队,假扮成运粮的车队,由潼关向渑池进发,并在车上暗藏‘精’兵。
张仲坚不知是计,率骑兵伏击了这些“运粮车队”,于是便遭受了惨重损失,骑兵几乎折损过半。
屈突通便趁己方士气高昂之际,对渑池发动了猛攻,之前早已准备好的各类投石车、井栏、攻城撞车、云梯等皆全部派上了用场。
由于唐军之前从来便没有发动过如此猛烈的进攻,突然之间攻势如此凶猛,让渑池的周军守军都有些不适应,一时之间损失惨重。
而屈突通则是将二十万大军分成三班,每班六万人,昼夜不停地发起进攻。守军在骑兵损失之后,兵力只余三万多人,面对两倍于己的敌军进攻,丝毫不敢大意。李剑只能将所有士兵皆派上城墙,拼死防守。
可这样不停歇的战斗,对于士兵和军官的体力都是极大的考验。就算周军再能战,也毕竟不是铁打的身子。
终于,李剑和张仲坚在坚守了三天三夜后,终于不支,渑池失守。
不过,李剑已经预料到了城池可能会守不住,事先已经备齐快马,在西‘门’城破时,便下令全军突围,向洛阳方向撤退。
而张仲坚则坚持不肯撤退,在他看来,正是由于自己中了屈突通的计,导致骑兵部队损失殆尽,才招致大败。因此,他便表示要留下来断后,与渑池城共存亡。
李剑也劝他不住,只得含泪告别,先行撤走。
张仲坚在城破之后,与唐军展开了‘激’烈的巷战,最后他身边的亲兵都全部战死,只余他一人时,才对着洛阳的方向,高呼大周万岁,被‘乱’箭‘射’死。
渑池失守之后,唐军势如破竹,连克新安、义马、宜阳三县,打到了洛阳外围。
败退回洛阳城的李剑,手中只有不到七万兵马,虽然洛阳号称天下第一坚城,出了名的易守难攻,但他却有些心中慌‘乱’了。
于是,他连忙派出信使,以八百里急报的方式,向宇文明求救。同时,又向监国的皇后抒梦禀报,要求在城中征发民夫,上城墙协助防守。一时之间,洛阳城中一片兵荒马‘乱’,各地商人纷纷逃离此城。
全天下的目光,此时都集中到了洛阳,他们很清楚,洛阳的得失,将关系着唐朝和周朝两国的命运。如果唐军拿下了洛阳,哪怕他们丢失了荆襄之地,也会在天下之争中居于有利位置。因为洛阳四周都是平原,无论北上到河北、,南下到荆襄还是东进到山东、江淮,都是无险可守。唐军便可以轻而易举地攻陷已经内部空虚的周朝地盘。
而如果周军守住了洛阳,则天下的气运便转到了宇文明这边。坐拥辽东、河东、河南、河北、山东、江淮、江南、荆襄等地的周朝。不管是地盘还是人口,兵力还是物产,皆超过了唐朝一大截。
仅有关中、陇西、巴蜀和汉中等地的李唐,是无论如何也没法再和周军抗衡了。毕竟天下之争,说穿了还是综合国力的较量,失去先机和优势的唐军,势难再有希望翻盘。
不过到了这个关键时刻,阵兵于巴东城下的宇文明,却面临着艰难的决择。
其实早在他刚刚发动荆襄战役时,就已经接到了唐军从长安出发,向洛阳进攻的情报。只是他并没有多在意。在他看来,洛阳虽然兵力不能跟河套和荆襄地区的周军相比,但也有十万人马,而且多是经历过不少战争的老兵。且城池坚固,粮草充足,四周又有不少卫城和关隘拱卫。唐军想以区区二十万兵力拿下洛阳,恐怕没那么容易。
所以,宇文明把唐军的这次进攻,更多的看成是一次佯攻,认为李渊是想以进攻洛阳作为幌子,‘诱’使他从荆襄地区撤军。
因此,宇文明根本没有理会此事,而是继续加强进攻。如此一来,在李靖、尉迟敬德的配合下,四十万周军齐心协力,总算用了两个月时间,攻占了江陵、襄阳、宜州等重要城池,全歼
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