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一亩二分地(1/2)
窦家涯村落座山谷之中,四周全是参天树木,一道小河经过村子,村子周边尽是农田庄稼,房屋却是各有特点,散布山间。
唐天也不知是怎么转进村子,人们都热情地同上官姑娘打招呼,孩子们快乐地玩耍。
真是世外桃园,可惜不见桃花开。
尽管大家都很客气和热情,唐天还是有点不自在地坐在客厅。客厅中间居然挂着一首王勃的“腾王阁序”。
“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这是唐天最喜欢的一句诗,看来这隐世山村,真有水天一色之意境,就是这副书法与并排的陈旧木屋及不相称。
“听清儿说,小生叫唐天,是从山里来的。”和上官姑娘出来的长者座在旁边。
看着长者有百岁之容,银发飘飘,仙风道骨。
这货急忙站起身答说:“老人家,感谢上官姑娘的救命之恩,要不是上官姑娘,我不知葬身何处,小生有生之年必尽全力报答。”
“小生,也别说什么救命报恩的话,这也是我们的本份,不用多想。”老人声音微轻地说。
“谢谢,爷爷。”这货见老人不在说话,自己很尴尬地又坐下,早已习惯地把脚放在凳角之上,还不时地摇动几下。
“爷爷,我出去这两天,大家都开始忙着犁地,是不是准备播种。”上官清儿看着爷爷。
唐天想起,好像自己进村时,是发现很多人家再犁地,自己只是看着大家的表情,并没有太在意大家都忙着什么。
“上官姑娘,我可以帮你去犁地耕田的,这个我会。”这货还专门强调下,自己会耕田,生怕上官清儿怀疑他不会耕田。
“爷爷,我们先到地边去看看。”
唐天和上官清儿来到山间的开阔地,房子都是依山而建,只有山间的开阔地是用来耕种的,这里只有地,没有田。
这货后世也生在北方,大体也是知道北方多种麦子,毕竟北方干旱缺水,没办法大面积种植水稻,后来有了机井才开始引种水稻,解决北方人吃米的问题。
“上官姑娘,这好大的一片地,你们家有多少!”
“一亩平地,一分坡地,还一分山地。”
“多少,这么少。”这货以为自己听错了,上官家居然仅有这么点地。
“这有什么,我们家不算是村里最少的,有的连地都没有。”上官清儿很自然地说。
唐天没有办法用正常思维,看待宋朝的土地问题,更没有办法看待这种习以为常和天经地义,没有土地就成了理所当然,大家连抗议的思想都没有,唐天简直不敢想象
“这么少的地,你们怎么生活。”
“别想这么多,村里人都是这样活着。”上官清儿指着山脚下最平整的一块地。
看来自己还真是没有看懂这一亩二分地。
唐天哪里知道宋朝农民主要就是靠种地生活,没有地就没有了活路,哪里像后世可以打个工就能养家糊口。
“唐大哥,你还是跟我去打柴,这几天都在地里做事,怕是没有什么时间去打柴,先打好柴放在家里备用,这样就不用再想着打柴的事。”上官清儿递给唐天一把柴刀。
砍柴听起来很是容易,唐天做起来却难了很多,主要是自己没有砍过柴,后世里早已不用烧柴,就连柴刀也是自己第一次见。
“哎,唐大哥,你做什么去呀!”清儿看着唐天。
“不是去砍柴吗?”这货拿着柴刀在空中比划两下,装得跟砍过柴一样。
“噗”
“先把扁担拿上。”清儿笑着递过扁担,心想这个家伙不是连砍柴都不会吧。
唐天知道自己外行了,不在自由发挥,只是跟着清儿走,生怕自己又出什么差子,让清儿笑话自己。
清儿已经一捆柴都打好了,自已也才砍了一半。
细看才发现,原来上官清儿砍得柴都是差不多一样粗的,自己则有的很粗,有的很细,砍粗柴不仅费力还费时,自然没有上官姑娘砍得快了。
“唐大哥,你发现窍门了。”上官清儿看着唐天盯着自己砍好的一捆柴说。
“是呀,你砍的柴都差不一样粗细,所以省时省力。”这货不好意思地看了下上官清儿。
“唐大哥,你只说对了一半,还有另一半呢?”
这货想了半天,也没有想出来,砍柴还有什么好方法吗?难道是这刀有问题吗?刀是清儿给的,样子都一样,也不会不锋利的。
“你看看我砍得是什么树,再看看你砍得是什么树,有些树呢,质地较硬,很不好砍,也不利于风干生火,砍树也要有选择,不是哪颗树都能用来当柴的。”上官清儿自己又砍了一把柴递给唐天看。
“噢,”
原来砍个柴也是这么不简单的,自己也只是学着上官清儿砍哪种树,自己就跟着砍哪种树,可算是进度快了一些。
“哎,唐大哥,你去做什么呀!”
“我去哪边砍点柴,那边好多的。”这货用柴刀指着不远处的山林。
“快点回来,别到处乱砍,哪边的林子不是我们家的,最好不要去砍,要不然别人会说的。”清儿低头砍柴。
“不会吧,这林子都是有人家呀。”这货实在想不明白,怎么林子也都分了。
“你看见了吗,在村子附近的山林都被分给大家,原来没有分家到户,可是谁都不愿意去远一点的地方砍柴,也因为砍柴伤了和气,也打过架,最后大家决定把村子周边的山林都分好,免得
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