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五九章 琴声未落 太宗封枣刺(1/2)
第一五九章琴声未落太宗封枣刺
这时,老婆婆又托了个梦给她。
说她现在的本领,能够降服绿龙了。
瑶琴姑娘不愿怠慢,背上琴,从后园偷偷的出走。
到了大和尚山北坡的山洞里,坐在清泉边上,就开始弹起琴来。
第一天,绿龙驾着乌云,来到洞边,威胁瑶琴姑娘不要再弹了。
瑶琴姑娘没理它。
第二天,绿龙又来了,它来时带着飞沙走石,还威胁瑶琴姑娘,如果不停止弹琴,它就把天地搅乱。
瑶琴姑娘又没听它的。
第三天,绿龙张开血盆大嘴,要把瑶琴姑娘一口吞掉。
瑶琴姑娘一点没在乎,反而把琴弹的更响了。
绿龙也没敢把她怎样。
接下去,第四天……第五天……。
绿龙从未见过这样硬气的姑娘,在第六天早上,绿龙就被瑶琴姑娘驯服了。
绿龙俯首帖耳对瑶琴姑娘说:
“你回去吧,别再弹琴了,我再也不敢胡作非为了。”
瑶琴姑娘想起它平日不可一世的恶行,哪里肯信它的话。
生怕绿龙再变本加厉来祸害百姓,还是一个劲地弹琴。
嘴唇干裂了,双手磨破了,她还是不停地弹着。
绿龙元气大伤,终于无计可施,被废了全部的功夫。
可爱的瑶琴姑娘,也在洞中因饥渴劳累而香消玉殒了。
但她的灵魂,并没有离开身体,身体定型成还在继续弹琴的造型,那是在看管着绿龙。
后来,人们发现了洞中已坐化了的瑶琴姑娘的尸首,才知道绿龙已被瑶琴姑娘制服。
这样一传十、十传百,外出逃荒要饭的人,又都纷纷回到了故乡。
从此。百姓过上了风调雨顺,安居乐业的好日子。
为了纪念瑶琴姑娘舍身制服绿龙,百姓就把这洞叫瑶琴洞。
瑶琴洞里的水声,依稀犹如当年的琴声。
听起来如拨弹琴弦,昼夜不停,如诉如怨。
又过了不知多少年,从外地来了一个白胡子老人,住进了瑶琴洞。
他每天都到附近村屯化缘,用化缘来的银两,修建了响水观。
现在,每到春暖花开的时候,游山的人,从四面八方向这里聚来。
大多数人只知道响水观的潭里,有一条绿龙,张着嘴向外吐水,怪好看的。
不知道绿龙当初张牙舞爪有多么疯狂,瑶琴姑娘的故事外来人也很少知道。”
瑶琴洞的故事讲完了。
站在洞口,听着里面传出的“叮咚,叮咚”的响声,师徒俩觉得那瑶琴姑娘还在里面。
她的琴声,听来还是那样扣人心弦。……
师徒俩今天早上感到真庆幸:
幸亏带了玄灵来,否则,这一出门,便会错过了两处绝好风景。
该上山了。
玄灵在前,师徒俩在后,沿着上山的羊肠小道,往山上走着。
怕师父累着,杏儿哥要过师父背着的宝剑,自己背着,把自己手中的木杖,递给师父拄着。
这玄灵儿一边领着两人向前走着,一边向两人介绍着。
这大和尚山的故事可太多了,他讲也讲不完。
这时,一不小心,杏儿哥的裤子让酸枣刺给挂住了。
一边帮着杏儿哥,把裤子从那枣刺上挣脱出来,一边开玩笑地说道:
“小道兄,你若是当年的唐太宗。
现在,你也可以让这山上的酸枣刺,不再直长,而变成带勾儿的。”
“怎么?唐太宗还来到过这里?”
杏儿哥惊讶地问道。
“杏儿,唐太宗不仅来过这里,他从这里出发,还征服过高句丽呢!”
清风道长说道。
“道长说的对!
那李世民征东时,因为生病,就住在这山上养病呢!”
玄灵说道。
“玄灵道兄,那酸枣刺带勾儿,又是怎么回事呀?”
杏儿哥好奇地问道。
“哈哈,这里也有一段典故呢。”
玄灵儿笑了一下,接着说道:
“那是贞观年间,高句丽的盖苏文兴兵作乱,唐太宗皇帝发兵征讨,就住在这大和尚山上。
经常和军师徐茂公来到大和尚山顶观赏景儿。
有一天,太宗皇帝又来到一个山坡察看地形的时候。
正在下山坡,走得快了点儿,一不小心,山坡上的酸枣刺儿,划破了太宗皇帝的龙袍,弄的太宗皇帝好不高兴。
随从和卫士们也都感到晦气,都纷纷拔剑挥刀,非要把山上的酸枣树砍个净光不可。
可是,太宗皇帝却摆摆手说:
“不必了,袍子划破了,可以再换一件么,何必为了一件袍子,要和酸枣树动干戈呢!”
站在身旁的徐茂公说道:
“我主龙恩圣明,能成荫一片也非一载春秋,一旦砍伐,也实在可惜。
我有一法儿,要它们知罪感恩,不知可行否?
这枣刺划破了龙袍,都是这一面坡上枣树的过失,要走出这一面坡,难道就没有不划破龙袍和衣服的办法吗?
要是那酸枣刺儿都变成弯弯的,不就好了吗?”
太宗皇帝听后,很高兴,说到:
“妙,好主意。爱卿,还不快点儿办去?”
于是,徐茂公就“啪、啪、啪”地拍了三下掌,然后,单掌合十念起咒语。
不大一会儿,就在不远处,轰隆一声响亮,不知从哪里,出来了一个青衣白胡子老头儿。
手持拐杖,连滚带爬,气喘吁吁地来到太宗皇帝面前
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