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7章 心照不宣(1/2)
第197章 心照不宣
“见过太子妃娘娘。”杨卿若进了方静瑶暂居的小院,规规矩矩的行礼问好。
“小呦,快来。”方静瑶穿着简单的长袍,并没有躺在床上,看到杨卿若,热情的上前拉住了她的手,将人带到了桌边上,从桌上一个打开的小箱子推到了她面前,笑道,“这是给你的谢礼,等我回了京,禀过了殿下,再来重谢你。”
“要走了?”杨卿若笑看了一眼,没接东西也没拒绝。
“嗯,明日就满月了,后日便走。”方静瑶点头,也没有刻意的提这箱子里的东西多贵重。
“手给我。”杨卿若抽出自己的手,示意道。
方静瑶配合的抬起了手放到桌上,由着杨卿若把脉,一边看着杨卿若问:“小呦,我儿的身子还需要如何调理,一会儿还得劳烦你跟嬷嬷们好好说说。”
“娘娘,嬷嬷们都是经验极丰富的,如何带好小娃娃比我厉害多了。”杨卿若淡淡的回。
“我担心,他的身子在路上受不住。”方静瑶无奈的叹息,“要不是……我无论如何也要留两三个月,等他再大些再走的。”
言下之意,她有万不得已的理由必须离开。
“娘娘放心,小殿下的身体虽偏弱,但好好养着,不会有什么大意外的,等他再大些,会更好。”杨卿若顺着她的话安抚。
秦子沉在她出门前说的那一句话,明摆着就是提醒她不要参与皇家事。
她才不要上赶着掺和进去呢。
方静瑶看着杨卿若这明显的疏离,无奈的笑了笑,不再提这些,安静的等着杨卿若的诊脉结果。
“余毒已彻底清除,身子亏空的,回去之后温养着,没什么问题了。”杨卿若松开了手。
“二少奶奶,我家娘娘的身子,何时再受孕为好?”旁边的嬷嬷问道。
“养好了,想要几个就能有几个。”杨卿若模棱两可的应。
这生孩子的事,谁能打包票?
“太好了。”嬷嬷听得眉开眼笑,击掌欢呼。
方静瑶脸上的笑意更浓。
她身为太子妃,等着将来太子继承大统,她就是皇后,当然不嫌弃孩子多了。
杨卿若笑笑,没有细细分析她这话的意思。
太子妃母子的救护,到今日也算是能了结了。
方静瑶和身边的嬷嬷又针对小娃娃的身体调养细问了一番。
杨卿若一一解答。
“二少奶奶,这儿到帝京也不近呢,这路上小殿下怕是受不住,不知二少奶奶能不能开一些药,以防万一?”嬷嬷又问。
来了!
杨卿若看了她一眼,笑了笑:“我也没用什么药,你们住这儿也看到了,我会的只是做药膳,这东西可不便携带,再说了,你们不是带了太医吗?我相信,太医一定能护着娘娘和小殿下安全到京的。”
“太医确实是有本事,可他不会二少奶奶您这……”嬷嬷一听,急了。
“嬷嬷。”方静瑶抬手,打断了嬷嬷的话,笑道,“小呦说的在理,她的药膳确实不好带,再说了,太医可是圣上派出来的。”
嬷嬷一惊,看了方静瑶一眼,
低头退后了两步,不敢再多说。
谁敢说皇帝派出来的人不行,那不是不要命了啊?
杨卿若笑笑,不说话。
显然,方静瑶已经看出了她的顾虑,不过,她并不在意被看穿。
事实就是事实,就算直接说出来,她也不会不好意思。
现在这样心照不宣,最好。
方静瑶并没有再提这些,亲热的拉着杨卿若闲聊了一番,反复的叮嘱哪天她去了帝京要记得联系这样的话,便将小箱子塞到杨卿若手里,放她回北斋了。
杨卿若回到自己屋里,看着手中的小箱子,好奇的翻了翻。
箱中,放着两根粗壮的人形老参,底下用红绸铺着,除此没有别的。
这两根老参倒是极难得、极贵重的,必要时还能救人命,虽然太子府的家业决不止这一点,但当时求医的是周骁,应诊的是秦子沉,这诊费的问题,自有他们去结算。
再说了,未来的皇后欠下两条人命的恩情,怎么着也不会亏了她。
杨卿若心里清楚,于是也不觉得自己亏了什么的,细看了一下两根老参的品相,便收了起来。
次日,小殿下满月,秦夫人帮着操持了满月宴。
杨卿若意思意思的做了两道菜算是贺礼,并以铺子里不能耽搁为由,没有去参加宴席,只是,等她打烊回来,便听说了方静瑶离开的消息。
“不是说明天才走吗?这会儿都天黑了,怎么还出门呢?”
“听说是太子的人来接了。”品如把听到的消息说了一遍,“听说,圣上病了,想见见小殿下,反正,他们匆匆忙忙就走了。”
“哦。”杨卿若皱了皱眉,也没有多想,做饭、调符粉、核算辣果条的账本,一件一件小事忙完,便已到了歇息的时间。
洗漱好,杨卿若边擦着头发边习惯的往窗外看了一眼,见书房里的灯还亮着,想了想,随手将布巾一扔,调了一杯安神的茶水送了过去。
秦子沉正坐在书案前写着什么,听到门被推开,抬头看了过来。
“很晚了,还不歇着。”杨卿若反手掩上门,边说道,“你的伤还没好利索呢。”
“等你呢。”秦子沉放下了笔,温柔的看着她笑。
她每天都要过来,他都已经习惯了。
“我要是不来,你等到天亮?”杨卿若好
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