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4.第164章(2/3)
来得及跟爹妈商量呢,李丽敏心疼她大热天还往外跑,出了一身汗,乱糟糟的,跟水里头捞起来一样,就说要不买辆自行车吧?当然,她说买自行车并不是让闺女骑着自行车四处玩的,而是因为想到粤省一年到头,基本大半年温度都是处于夏天高温的时候,几个闺女要上高中呢,学校那么远,三人走路过去不得累死?
家里现在还有些闲钱,李丽敏就想给孩子买辆自行车。
“这大热天的,要是上学得多累人啊?走路去学校都得热疯了,这哪还有心情学习啊?”
沈子夏擦擦额头上的汗,嘿嘿笑着,“还行,热完挺爽的,就是脑子一直在跳。”
“这就是热的,热太厉害得中暑呢,傻孩子。”
沈子夏装作听不懂,嘿嘿笑着。
既然她妈妈都有心买自行车,也不用她催着了。
沈贤国回来听媳妇这么说,也点点头,“你说的对,几个孩子上高中,这地方比初中部还远呢,你说要是去学校,整天这么走路,得多累?”
孩子上初中他瞧着都辛苦。
大人走路走的快,干活多,路再长,可能没那么辛苦。可孩子不同。
夫妻俩意见一致,这钱也有,唯一不足的就是他们手里头现在没有工业券,没有批条。
县城里头百货里头的自行车虽然不少,但是要想买到手,手里头没工业券却不行。
李丽敏说道,“这次我大哥他们过来,我大嫂给了我一些工业券,说是他们家剩下的,给我们了点,防止咱们需要,我算了一下,这工业券也有一小半了,如果能再去外面借一些,咱们就能买了。”
“嗯,那我去找人问问,看看能不能弄点回来?”
可沈贤国认识的全是农村的,每年生产队哪有工业券可以发,就算谁家偶然有工业券,人家自己也攒着要用。
最后只从凡婶家那边借到了两张,凡婶说送给他们,自家没用,说是之前闺女过年的时候,从老师家那边拿过来的。
“要是芳芳现在还在家,我还能让她去跟她老师要点,她老师家里听说很多,都用不上,反而没其他票呢。”
老师以及工厂里头工作的人,这工业券是最多的了,生活所用柴米油盐都用不到工业券,所以一般人家不买自行车手表缝纫机这类工厂生产的用品,基本放在家里是没用处的。
夫妻俩借了好久,也没借来几张,就算用钱买,也未必能从村民的手上买到。
夫妻俩正愁着呢,倒是沈子夏听说了这苦恼,忙道:“爸妈,不用着急,我去找工业券,你们攒钱就行了。”
她倒是想用自己的钱直接买,但是她一个孩子整天在家,手里还攥那么多钱,说来只会引人不解,别人都还好解释,就是爸妈不之前怎么说。
她想,反正钱就在兜里攒着吧,不告诉他们也是好的,等她以后生意越做越大了,去了大学,能找到好的里头告知的话,再一点点告诉。
夫妻俩只把她这话当作玩笑话,也没放在心上,只让几个孩子别着急,他们一定在开学前凑够工业券。
可两夫妻哪能认识什么人,三姐妹一商量,干脆自己出去外头询问,借也好,买也好。
等到开学那会再凑齐,还不一定能买的到自行车呢。
沈子夏直接去了魏茉莉家,魏茉莉家里刚给他爸新买了一个手表,这会工业券剩下的不多,不过还是把剩下的都给了沈子夏,说的送的,也不用还了。
沈子夏每次来他们家里,经常会带点吃的给他们,鸡蛋啊,红薯啊,甚至是煮的花生玉米。
魏家父母也不是不懂人情世故的,人家小姑娘一直以来都帮助他们家,将闺女的学习成绩补了不少,现在成绩好了许多。
听说沈子夏现在连考两级,下半年直接跳上高二呢,这么聪明的孩子,有她在,自家闺女的成绩肯定能提高,魏家父母感激沈子夏都来不及,哪能再要钱?
沈子夏感激非常,最后还是给魏家留了些鸡蛋,算是感激他们的。
之后她又去了周诚家,看看能不能从他家借点工业券,周诚一家三个大人都在厂里工作,工业券肯定有不少的。
可惜,等她抵达的时候,才听兰姐说,这工业券刚被周诚的妹妹给借了过去,准备给买一架缝纫机。
这年头有缝纫机能让婆家高看一等,自己身价也能提高一些,所以一般待嫁的姑娘,都希望自己有一架缝纫机。
沈子夏高兴而来,没想到败兴而归。
虽然兰姐说了,等过阵子他们家还有工业券,到时候留给她,但是到那时候,得是很久的时候了,沈子夏是想早点要个自行车呀。
垂头呆脑的往前走,沈子夏说不出的郁闷。
她又去问了其他人家,可很多人家家里头,要么没有工业券,要么就是在攒着工业券,自家也需要。
原来最近政策改了又改,这生活水平在提高,很多人手里头银钱宽松了,就想买点工业生产的东西,或自行车或手表,甚至有人想买电视机呢。
沈子夏除了在魏家拿到的工业券,只在一个大婶家里要到了一张工业券。
她刚开始还以为以自己的人脉,就算不能要到足够买自行车的工业券,也不至于那么惨,谁知道她家急着买自行车,多的是人想买其他工业东西。
她正垂头走着,后脑勺突然被人轻轻一拍。
沈子夏吓了一条,大喊了一声,“谁?”
入目的,
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