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7章:古文新解(1/2)
第一天,闲来无事,我走遍了整座桃林,据说古代传说有青丘狐族,它们就喜欢住在桃林里面,又想起帛书上面显得很突兀的狐狸头,三叔说那是面具,但我总感觉哪里不对劲,如果仅仅是墓主人用的面具,显然还没有重要到要将其画在帛书上的地步。
很多地方都充满了诡异感,但这还远远不够,因为我并没有找到真正入手的线索,千头万绪,可就是不知道哪里有问题,直到面对漫天桃花,有感而发,背起语文课本上那篇著名的《桃花源记》。
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
洋洋洒洒一万多字下去,结合几年之后《鬼吹灯》《盗墓笔记》的写作风格,甚至是抄袭了部分情节元素,造就出扣人心弦的开头,绝对能大火。
男频写小说,开头千篇一律,随便抄,只要不是全部相同就可以,比起女频作品动不动就撕逼抄袭的创作环境好了不知道多少,也正是如此,曹成动笔的时候下意识在开头借鉴了部分《盗墓笔记》元素。
用白话文描述了田真在三叔带领下,受好奇心驱动,跟着去“重操旧业”,体验盗墓行动,由于是初次参与这种行动,因而被安排在外面望风把手。
田真根据桃林环境,想起了桃花源记,似乎文中记载环境也跟此处颇为相似。
......
既然是要投稿到《故事会》这种大众文学,曹成自然是选择用白话文描写表述,即便需要涉及到《桃花源记》的原文,他也打算要尽最大努力做好文言注解。
其实说白了,《桃花源记》这篇文章到底是如何被解释成鬼故事,本质上也都是看作者如何对文章进行现代白话文翻译,能够有根据的将其翻译成鬼故事,那它就是鬼故事。
回忆出桃花源记全文之后,而后则开始逐字逐句地解释、研究,力求让普通读者也能够看懂这些暗地里的伏笔和解释,当然也渲染出已经入了山洞里面的三叔一行人危险境地。
.....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
此处意思很明显:就是说打鱼人走到一座山前,发现山上有个洞口,而洞里面好像隐约有光线存在。
仔细想想,普通的山洞里为什么会有光存在?所有可能都指向一种结果:洞里有火苗。
而且现场看山洞位置,明显也是处于半山腰,一般很难有人或动物能去得了,那如果山洞里面没有人,这火光又是从哪来?
唯一靠谱的解释就是山洞里有能够自燃的物质:白磷。
在有空气流通之后,白磷会发生自燃,所以会出现仿佛若有光的记载,山洞里面出现白磷这种物质,就只可能是埋下了大量骸骨才会产生。
所以说,此乃藏尸洞,或者说殉葬坑也有可能。
“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
此处字面意思描述了进入洞口之后的情景:一开始很狭窄,然后逐渐宽敞。
像这种道路结构,其实很符合坟墓的构造,所以山洞后面的桃花源应该是个墓园,从山洞进去之后,正常情况是应该有很多坟墓。
“土地平旷,屋舍俨然。”
此处描写大意就是说:整个地方周围的土地非常平整,房屋规划整整齐齐。
古代农村或者乡下地区,房屋修建会有可能整整齐齐吗?就算是一家人也做不到这样,正常的村落民居应该是各自朝向不同,房屋样式不一。
既然古代真实情况并非如此,那为什么文中要做这样描述?
其实在古代,唯一能够做到规划整齐的住宅群只有一种:家族墓地,墓地又被称之为阴宅。
普通家族的墓葬都会由家族长辈管理,有人去世则统一规划下葬,所以家族墓葬群能做到规划有秩,而既然都是一家人,当然也确实该整整齐齐。
“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字面意思:有肥沃的田地、美丽的池塘,还有桑树、竹林这类的植物。
仔细想想,桑树、竹林,再加上外面的桃花开,这三种植物的生长周期完全不同,却为什么可以同时存在,所以这其中必有蹊跷。
“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原意:小路交错相通,鸡鸣狗吠的声音此起彼伏。
此处“阡陌”二字看似应该指的是田间小路,但如果将其分开,“阡”应该指通往坟墓的道路,也就是墓园中连接不同坟墓之间的小路,即墓道。
除此之外,其实“陌”这个词在后来,它还被用于代指祭祀时候烧的纸钱。
“男女衣着,悉如外人”
此处是本文所有暗示中最明显的地方,大意说的是男女穿着打扮和外面的人都一样,那它为何会和外人相同,毕竟这里在几百年前就已经和外面断绝联系,衣物服饰怎么可能会相同?
真要给个解释,其实也有两种可能。
一种是这里面的男女都是死人,所穿衣服是还活着的后人每年烧给他们的,而活人烧给祖先的衣物向来都会和当时社会环境主流穿着有很大相同之处,所以这里男女的衣物才会和外面世界没有区别。
第二种解释:
“外人”一词,其实不一定代指桃花源外面的人,更有可能是指北方游牧民族。古有内外之辨,源自那句著名的“内诸夏而外夷狄”,因此“外人”亦可指边疆游牧民族。
此处描写是文章对桃花源人外贸特征第一次描述,也是打鱼人感受到的第一印象,最应该体现出桃花源人与众
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