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4章 禅武合一(1/2)
打探到岳方兴下山的消息,妙谛心中大定,重又去找方证大师询问少林武功修习之秘,并打探岳不群和岳方兴的¥f,这两人虽然行藏匆匆,没惊动多少人,但妙谛却也从中发觉了一丝不寻常的气息,若是普通事情,可万万值不得两位绝顶高手来访,岳不群和岳方兴此来,必然和少林达成了什么密议。
“你想现在就修习下一步的功夫,而不是等到三年期满?”听到妙谛所言,方证大师问道。只见他语气平静,听不出心中是何想法。
纵然本身是一代大宗师,妙谛却也不能表现出来,只能装作一个年轻人,老老实实地道:“是,方丈大师,弟子的大慈大悲千叶手千叶手已经纯熟,能够修习下一步的功夫了?”
方证大师闻言,对此不置可否,说道:“你既然觉得纯熟,那就我说一下,何为慈、何为悲、何为大慈大悲?”
“大慈与一切众生乐,大悲拔一切众生苦。大慈以喜乐因缘与众生,大悲以离苦因缘与众生。慈者,同与喜乐因果故;悲者,同拔忧苦因果故。慈悲之要,全生为重。”虽然心中不解,妙谛还是将自己理解的慈悲之意说了出来。他本身是密宗大宗师,即使对禅宗并不熟悉,但同为佛教之人,又有这两年的熏陶,对此也了解起来。
点了点头,方证大师说道:“你既明了此意,可将其用于武学?那大慈大悲千叶手,你可试演一二。”
闻言。妙谛站起身来,演练了一下自己这些日子一直练习的大慈大悲千叶手。这套掌法变化繁复。常常从敌人绝想不到的地方制敌于死地,如千手观音一般。在妙谛手中使来,可谓花团锦簇,威力颇为不凡。
不过方证大师见到,却不像上次那样夸赞,反而摇了摇头,止住妙谛演练,向他说道:“你且看着!”然后站起身来,双手挥动,大袖飘飘。为妙谛演练起了这一套武功。这套大慈大悲千叶手,是方证年轻时闻名江湖的功夫,虽然后来他多用千手如来掌,对此也极为熟稔。
妙谛在旁看着,心中想到刚才方证大师问起慈悲,已然猜到了他要如何演练,却仍是细心观看。但见方证手掌挥动之间,虽然仍是变幻莫测,却又带着一股厚重之意。无有一丝奇诡。招式间不但没有置人死地之意,反而处处留手,虽然和妙谛所练截然不同,却让人觉得这才是正宗的大慈大悲千叶手。真正的少林绝学。
“这是……慈悲之意?”眼见方证大师演练完毕,妙谛故作疑惑道。
方证大师微微点头,说道:“正是。本派武功传自达摩老祖,重在禅武合一。每一门武功,都有相应的佛法蕴含其中。若不能领悟其中之意,无法学会不说,反而可能会有损自身。前辈高僧曾言,佛门子弟学武,乃在强身健体,护法伏魔。修习任何武功之时,务须心存慈悲仁善之念。倘若不以佛学为基,则练武之时,必定伤及自身。功夫练得越深,自身受伤越重。如所练的只不过是拳打脚踢、兵刃暗器的外门功夫,那也罢了,对自身危害甚微,只须身子强壮,尽自抵御得住,但如练的是本派上乘武功,每日不以慈悲佛法调和化解,则戾气深入脏腑,愈陷愈深,比之任何外毒都要厉害百倍。以往你所修习的长拳、罗汉拳、伏虎拳这等功夫,都是用以奠基只用,对佛法要求也并不算高,但修习大慈大悲千叶手千叶手时,却必须领悟相应佛法,才能完全练成这门功夫,并在以后领悟金刚神掌、般若掌等高深武功,修成《易筋经》神功。”
妙谛心中早已明白这点,当先点头应是,又问道:“那为何一定要定下三年之限呢?若是能很快领悟武功和佛法,难道还不能修习下一步的功夫吗?”
“三年之限,是众位前辈高人总结而来。长拳、罗汉拳、伏虎拳重在基础,自然需要时间奠基;而大慈大悲千叶手、散花手、波罗密手等武功,虽然招式上有难有易,却都有着相应佛法在内,普通弟子别说三年,就是五年、十年也不见得能够完全学会,为免他们好高骛远,或者半途而废、转而去修习其它武功,少林寺才定下这个规矩。有了三年时间,这些人即使不能完全学会,至少也能运用一二了。”方证大师解释道。再往后的金刚神掌、拈花擒拿手、般若掌,他却没有提起。这三门绝技在少林寺也算是最高深的秘技之一,普通弟子一生能练成一门已经难得,更别说三年之内学会了,少林寺建寺以来,都还没有出现过这等人物。
听到方证所言,妙谛双手合十,谢过方证大师教诲。少林寺传承千百年,其中武功、佛法当真可以说是博大精深,妙谛虽然本身境界高深,但想要学习达摩老祖传下来的禅武合一之道,却还要静心参悟才是,等到以后入门后,才可能加快进度。
对于妙谛这个悟性非凡而又极为勤勉的弟子,方证大师也是十分看重,见他躬身受教,心中暗自点头,又道:“妙谛,你可知岳掌门和岳少侠此来少林,是为的什么事情?”
解决了武学疑问,妙谛心中正想着如何询问岳不群和岳方兴的事情,听到方证大师主动提起,心中自是欢喜,配合道:“弟子不知,请方丈大师解惑。”
方证大师微微一笑,说道:“为的是《易筋经》,岳少侠身患重病,需要以此疗养,因此特来求取!”
“啊!《易筋经》?”妙谛吃了一惊,惊叫道;“方丈大师给他了?”既然没有打起来,
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