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且笑集中 得仙楼外(2/6)
功还可以的义士,可结之同赴典阳城。整个大宋,唯广南西路兵力最弱,不过好在其守将苏缄是个尽忠职守的好将领,如果他能得中原武林的帮助,纵使朝廷兵马来得晚,或者有什么意外,也足可抵御一阵了。”冯雪凌不说一字,仰首叹了一声,便出去了,刚至门口,又闻方悦叫道:“此去竹溪山太远,不宜内耗过甚,你自去厩中牵马一匹吧!虽不如你的红眠那般可爱与精神,倒也还可略做脚程。”
冯雪凌也不回话,自己去厩中随意挑了匹马,便飞奔而去了。
次日午时许,飞马到一个名叫“且笑集”的镇上。缓行之中,忽见一座高高的酒楼拔地而起,名作“饮得仙”,乃是以游丝文写的。
冯雪凌见那字若行云流水,十分可爱,便留意了一下,更兼那三个字大有潇洒出尘之风,就踧足不前,流连观赏了许久。
他一时心喜,脱口便道:“此非陶公之诗乎?”却闻身后飘来一个和润而清脆的声音道:“当是!”
冯雪凌听到有人为他这不经意的一问作了回答,便猛回头一看。这一看,心头顿如清风悠然拂过,一时间莹莹明澈了许多。在他的背后,一个朗目疏眉的男子骑着一匹红缨雪白马,从来往的人群中姗姗而出,含笑而来。他披着湛湛的薄纱在外,穿着白白的素裳在身。腰系青云莲滴带,足踏着明月霜靴,长长的腰间插着三把九寸小金刀。那人衣裳整整齐齐,发高高矗起,一副清清爽爽的模样。面上十分白净,比芳龄女子还光可鉴人,更散出几分英气。
冯雪凌心头暗自叹道:“好相貌!面无余垢,一尘难符,目温而口正,此人心中必无膏盲之疾!”
那人来到他身侧,望着“饮得仙”三字,对冯雪凌施礼道:“公子亦知泉明此诗?”
冯雪凌还了礼,微笑着答道:“当然!”
那人听了,面上露出十分愉悦的神情,大有一见如故之感。
冯雪凌又问道:“公子莫非姓李?”
那人虽对他的这一问不惊不讶,但还是问道:“公子如何得知?”
冯雪凌笑道:“世人皆谓元亮为渊明,后世避唐高祖讳,皆谓之泉明。唐氏虽倾覆已久,然李姓者亦避祖讳,谓之泉明。在下斗胆揣测,望兄台海涵!”
那人点头道:“诚如公子所言,在下姓李,名红彻。敢问公子尊姓?”
冯雪凌一听,慢慢道:“李――红――彻――!好名字!在下冯雪凌。”二人既知名姓,也不问对方是何出身,一同望着那清雅俊逸的三个游丝墨迹,齐诵陶潜诗云:
“运生会归尽,终古谓之然。世间有松乔,于今定何间。故老赠余酒,乃言饮得仙。试酌百情远,重觞忽忘天。天岂去此哉,任真无所先。云鹤有奇翼,八表须臾还。自我抱兹独,僶俛四十年。形骸久已化,心在复何言。”
吟罢,下马上楼,捡窗而坐,高呼美酒。两个人仍然不问对方是何门何派,身居何所,来此何为。但得一语,便从那首诗谈至《饮酒》,谈及菊,谈及酒,谈及竹林七贤,谈及竹溪六逸。说到欢乐处,又干了一大杯。
冯雪凌没有想到,他会在这里遇到这样一个性情相投的知诗之人。
也许李红彻也没想到,他自从一刀划破了抱水亭后,漫无目的的骑游终日,竟会在这里与如此投契而富有情趣的人相逢。
二人非但一见如故,更是相见恨晚。李红彻一激动,叹道:“酒是好酒,诗是好诗,却无一曲助兴!”
冯雪凌笑道:“这有何难!”遂将身上所佩之埙解下,递与他道:“华埙犹未葬,天际得归人。”
李红彻起身大喜道:“雪凌好诗句啊!”接过埙一拂,闭目少许,缓缓吹之。埙声浑圆幽润,远透重楼,曲声却在郁郁悲伤中含尽了愁续。
不知他是几时吹毕的,但听冯雪凌道:“原来红彻心中,也有那铭心刻骨之人!”说着,他又想起了自己,想到了江萼,他无日不思念着那个为他度过了三天的姑娘。
此时,他们都慨叹不已。
李红彻感他为知音,便以怀绢拂了拂埙,将它双手奉予了冯雪凌。
冯雪凌接过埙,也缓缓地吹了一片泪。
李红彻听了,强忍住眼泪,只是惊道:“雪凌于乐,造诣不浅哪!不知师承何人?”
冯雪凌道:“雪凌在周檐先生处学琴数载,幸得其授。”
李红彻一听周檐之名,激动不已。忙斟满了一杯,与冯雪凌一饮而尽。二人又谈起了乐理,越发收不住地倾吐了,却都是言有尽而意未穷。
楼上之人,尽皆附耳来听。
可谓是欢言得所憩,美酒聊共挥。
二人虽是初逢,却似故交。言辞洽洽,忘乎所以。
正谈得欢喜,忽闻楼中一个席上“啊”的一声传出,二人一惊,都纵起了身来,忙扭头一看,冯雪凌却被三尺血烫得寒毛卓竖。楼中客人更是惊恐万状,纷纷乱逃而去。
李红彻怒问道:“什么人,胆敢行凶?”
原来,是个身着紫红薄衣的艳流女子。
手持细剑,剑上的血还映着一朵朵桃花。
李红彻见了,惊道:“桃花血剑,你……你就是武林第一魔女——宴桃花?”
宴桃花眼眸一转,望着饮得仙上仅存的两个男子,不经意地浅笑道:“哟……桃花今日有福喽!遇着如此俊俏的美公子,还是两个。”
她一边说一边撩起红袖拭去剑上的血印。
冯雪凌呆呆地望着地
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