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目标淮南(1/2)
955年十月,柴荣开始了统一天下的征程,他选择的第一个进攻目标便是淮南。这里土地肥沃、资源丰富,是著名的经济强市,同时亦是战略之要地。
淮南,自古就有“中州咽喉,江南屏障”的美称。柴荣的战略目标就选在了这里,他要夺取淮南之地。
十二月,柴荣任命大将李谷(资格最老)为淮南都部署,王彦超为副将,统领后周军队进攻南唐。
战事刚开始时进展顺利。由于后周军来的突然,南唐守军被打的猝不及防,先后丢掉了来远、山口镇、上窑等地。后周军来势汹汹,在短短的半个月内横扫淮河以北的南唐守军。很快,势如破竹的后周军继续渡河而过,抵达了寿州城下。
寿州城,即今天的寿县,它的后面便是战略重镇合肥。可以说寿州城就是南唐真正意义上的第一道屏障。对于柴荣来说,无论如何都要拿下这座堡垒。
此时的南唐国主是李璟,或许大家对此人都不太熟悉,但是他的儿子大家都耳熟能详,就是鼎鼎大名的李煜(后面出场)。
好了,我们在这里先介绍南唐国主李璟。李璟同志得到后周大军入侵的消息后表现的非常的吃惊,在短暂惊讶后,迅速做出了反应,派心腹大将刘彦贞率两万水军从水路火速驰援。皇甫晖、姚凤领军五万从陆地紧急增援。
救兵如救火,此时的寿州已经被后周军队团团包围,战况紧急,时间上要求动作必须迅速。刘彦贞率领的是水军,进军速度比陆军要神速的多,很快便来到了战场。
刘彦贞能成为水军领帅,自然不凡。他为人精明,精于算计。在到达战场后,刘彦贞并没有按照预先设计好的路线迅速弛援寿州,而是仔细勘察了周围战场的形势。经过勘察他敏锐的发现,后周军要想将兵力最大限度的送达寿州战场,必须经过正阳浮桥。
这座浮桥正好是刘彦贞下黑手的地方。事后证明这一招极为精明狠辣。他要利用南唐军队的王牌水军,从根本上一举击跨后周军队,让他们有来无回,彻底困死在淮河的南岸。
于是刘彦贞乘数十艘巨舰从水路直扑正阳——他要毁掉后周军队运送兵源的浮桥。只要能把浮桥毁掉,那么后周军这群旱鸭子将会被一分为二,首尾不能相顾。可以说刘彦贞的计策相当的精明啊!
注;浮桥是指用船或浮箱代替桥墩,浮在水面上的桥梁。军队采用制式器材拼组成的军用浮桥,叫做舟桥。古代渡河大都是采用这种方法的。
李谷没料到这个刘彦贞如此难以对付,上来就给他来了招釜底抽薪之计。这招十分厉害,要是浮桥被切断,那么后周这些攻打寿州城的将士们就成为了困兽之斗。到时候,一旦四面八方的南唐军队反扑,即使神仙来了也没辄。
李谷意识到事态的严重性,一方面向柴荣发出求救,一面派人守护浮桥。
刘彦贞会给他这个机会吗?当然不会。刘彦贞充分利用了南唐水军的优势,在淮河上游打败后周军队,并摧毁了十余座浮桥。
李谷没有丝毫办法,无奈之下只能放弃攻打寿州城,率军撤回淮河北岸。他在撤军之前,充分发扬“不给敌人留一针一线”的精神,将留在寿州城外的粮草辎重全部焚烧掉。
周军骤然退兵让处在防守状态的寿州城大将刘仁赡突然来了精神,他在敌人退兵的时候突然杀出,热烈欢送了李谷同志一下,这让后周军队撤的更快了。
后周军队在正阳遇到了抵抗,损失了些许人马。这让柴荣有些意外的同时也再次警惕起来,他意识到,真正的敌人到来了!
消息传来,柴荣二话没说,决定再次亲自领军出征。由于军情紧急,他先是派出了一员大将作为急行军抢先一步救援,下令务必要阻止刘彦贞摧毁剩余的浮桥。
浮桥一旦被毁,那么前期的努力将前功尽弃!由此,真正的战斗打响了。
最先响彻战场的名字就是这位为皇帝开路,挽救战局的大将李重进。他虽然傲气凌人,但却相当机敏,有常人无法比拟的地方,要不然周世宗柴荣也不会把这么重要的任务交给他执行。李重进反应速度极快,竟然赶在了扬帆前进的刘彦贞之前。
刘彦贞这时是最高兴的,他的计谋可谓是非常的厉害,不仅解救了寿州城的安危,还将周军打得毫无还手之力,被逼无奈之下只能灰头土脸的撤军。
刘彦贞一直以来都想要证明自己。他这一次华丽出场,不仅立了一件大功,更是让南唐的将领们刮目相看,他相信回去以后自己定能备受瞩目。
刘彦贞头脑精明且精于算计,这话说的一点也不假,但他有个致命的缺点——好大喜功。就如同这次一样,当李谷带着残兵败将度过淮河,向北撤退的时候,刘彦贞竟然放弃了自己水军的优势,下令士兵弃巨舰而转换成轻便快捷的小船追击围堵敌军。他本想将这支残军给一口吃掉,但他却忘记了中国的一句老话——穷寇莫追!
在刘彦贞踌躇满志,一心要立功的时候,火速驰援的李重进已经在正阳段淮河桥边上磨刀霍霍,严阵以待了。
正阳浮桥再一次迎来了大规模的水战。不过与上次不同,此次后周水军统帅为李重进,他可不是一个好惹的角色。
一场鏖战过后,刘彦贞发觉战事不利想要逃跑时,李重进的屠刀已经落在了他的头上。
此次激战,后周军斩杀南唐主将刘彦贞及麾下万
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