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研习法家(1/2)
陈寔要亲自教导杜尚法家、兵家、鬼谷纵横学说,此举分明是准备将毕生所学传授给杜尚。
羡慕啊!那些学生死死盯着杜尚,眼睛都红了,这骊山学院的学生可都是自命不凡的世家贵公子,平日谁也不服谁,这次他们是由衷的敬佩杜尚,居然能得到太丘公的亲传!
别说那些学生羡慕,在场那些早就有了名望的学士们,都渴望陈寔传授给他们学识,这可是大名士陈寔,与郑玄、蔡邕、陈蕃、李膺这些人齐名!得到他的亲传,能获得经世之才还是其次,更重要的是能得到莫大的名声!
从今往后,杜尚便不再是一个默默无闻的小家族公子,而能够成为士人,并且得到天下士子的承认!
杜鸿得到消息后自是喜形于色:“真是天佑我杜氏啊,尚儿若是能尽得太丘公传承,我杜氏怕是要再出位及三公的能臣了。哈哈哈哈!”
次日清晨,杜尚按约定来到草庐之中,陈寔昨夜已经将学习的内容准备好了,他要传授杜尚的是法家的四部经典著作《法经》《慎子》《商君书》《韩子》!
“杜尚,我就先教你法家学说,相比较于高深莫测的兵家与晦涩难懂的鬼谷学说,法家较为死板,也比较容易接受,当然简单是对于你来说的,若是普通百姓,恐怕一辈子都不得其门而入,更别说学以致用了!”
“老师对我真是用心良苦,杜尚绝不会辜负老师的一番苦心!”杜尚心中感激,于是恭恭敬敬的行了一个拜礼!
“好好好,起来吧!我便从法家演变说起,法家学说开始于商朝,在七雄争霸时期发展到巅峰,法家认为人性本恶,故需要强权来去除恶源,并将法家分为三派,分别是以商鞅为代表的法治,申不害为代表术治、慎到为代表的势治!”
讲到此处时,杜尚不明白这三派之间的差别,便询问道:“老师,同样是以法治国,这三派有何不同之处!”
陈寔望着窗外细细思索了片刻回道:“你年纪还小,我笼统的给你解释一下便可,术治便是君主使用权术控御群臣,以君主的言论来决定国家的兴亡!”
“势治便是将律法和权势结合起来形成更高的权威,君王要掌控所有的军政大权!”
“法治则是纯粹的以律法治国,朝臣贵族没有任何特权,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
杜尚轻轻点了点头,虽然不能够确切的理解,但大致上明白了三派的异处,他突发奇想的问道:“那能否将三派合在一起治国!”
陈寔很高兴杜尚能提出这样的建议,说明他大致懂得三派的利弊得失,捋须笑道:“在嬴政一统天下之前,当时韩国的公子韩非将三派糅合为一,还将道家的辩证法加入进来,著成了法家经典《韩子》。可惜韩非的主张没有引起韩国国君的重视,反而被秦王嬴政重用,奉为治国经要,帮助秦国强兵富国,最终统一六国!”
杜尚听得很认真,也很好奇这些法家先驱最终的结局:“老师,那法家学说的诸位先贤最终结局如何啊!”
陈寔看着小脸满是疑惑的杜尚,叹了口气仿佛自言自语道;“全部死于非命啊!”
“怎么能这样,他们将自己毕生所学全部用于富国强兵,为何国家强大了,他们反而落到这般下场!”
“朝廷上全是争权夺利之人,而且推行法治必然会损害一部分人的利益,这些利益受损之人又岂会放过他们!”陈寔刚说完才想到这些道理杜尚儿小小年纪能够懂得,便摇了摇头不再说话。
他很欣慰杜尚能为这些法家先驱鸣不平,但是世间的罪恶不是他这个年纪可以明白的,现实有多残酷只有经历过的人才知道!
杜尚当时虽然不懂,但他把这些话深深记在心里,终有一天改变了他人生的轨迹。
陈寔将法家的基本要义告诉杜尚之后,将四部法家经典交给他说道::“你要学习法家,这四部著作是你的基本功,一个月之内全部给我记下来,遇到难题可以要问我,一个月之后我便给你讲各条律法的优劣利弊!”
“杜尚谨遵师命,一月之内定会全部记下,不让老师失望!”
从此之后,杜尚一心研习律法,心无旁骛,为了将法家思想融会贯通,他整日与陈寔在草庐中潜心研读,花了整整两年时间,这还是在有名师辅导的情况下,才终于在律法上小有所成!
汉建宁四年(公元171年),是杜尚来到骊山书院的第三年,这一年蔡邕生了一个女儿叫蔡琰,字文姬。颍川名门的司马防生下一个儿子,叫司马朗,字伯达!
从那时起,陈寔便不再教杜尚法家,转而开始传授兵家知识:“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以后我便教你兵家经典《孙子兵法》《吴子》《尉缭子》!”
杜尚显得很是兴奋,终于可以研究自己最感兴趣的兵家,每个男人对战场,对兵战都有一种骨子里的狂热,传授之前,杜尚依旧恭恭敬敬的行了一个跪礼:“尚拜谢老师不辞辛劳,数年如一日的教导,大恩大德,没齿不忘!”
陈寔连忙起身,走过去将杜尚扶起,握着他稚嫩的小手说道:“你我之间,不必如此见外!”
“即便过得再久,您依旧是我的老师,这礼断断不能免!”
“好啦,好啦,你爱拜就拜吧,反正说多少次你都不会听的!”
杜尚挠了挠头,有些不好意思的说道:“老师,我们还是接着说
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