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分歧(2/3)
鲁山不放人。他那里可是面临着扩编呐。”龙谦点头道,“这件事可以提出来,由鲁山自行决定,不要勉强。”“由团扩师,二虎、熊勋都是团长的当然人选,鲁山不会放的。”王明远道。“老天有眼,没有折损我军大将。”
“对了,”龙谦看着江云。“查一下,阵亡的军官中。有没有娶了亲的?后勤处要照顾好他们的家人,但不要讲明他们已经牺牲,待将来……再一并处理吧。决不能让他们的父母挨饿受冻,这一点,江云和晋国负责。”
“是。”俩人起立回答。
“司令,对于建立根据地,与其去北满。不如占辽西。”司徒均站起身,“辽河以西是非交战区,又是连接山东与关外的路上通道。而他们经此一战,必定震动地方。建立根据地的条件是有的。而北满人烟稀少,气候严寒,继续往北,与山东的联系越来越远了。”
“但是辽西物产不如北满!人烟稀少,官府控制力便弱。这是好事。再说,黑龙江和吉林加起来总有一千万吧?如果将这一千万人握在手里,将是很伟大的胜利。从关东局势看,一定要站稳北满,特别是吉林。然后方可图谋南满。所以要让他们学会自力更生,不仅要解决粮食被服问题,而且要解决军火问题。但具体的情况,要他们自行决定,不能照搬山东的经验。”龙谦也站起身,“任务都清楚了吧?”
“清楚了。”除了陈超,其余人都起立立正回答。
“散会。”
大家散去后,方声远没有走,似有话说。
“大帅,方某有几句话,不知当讲不当讲……”
“讲嘛。”
“商凤春的信,大帅看过了吧?”
“看过了。你替我写封信训斥这个家伙,什么意思嘛,简直是胡说八道!”龙谦的脸色沉下来。商凤春以个人名义写给龙谦一封信,经田书榜情报站转换为密语后送回了总部。商凤春在信中历数鲁山独断专行之事,建议将鲁山调回,或者派足以制衡鲁山的高级军官出关任职。
“大帅,凤春是一片忠心啊。关外部队发展迅猛,人数激增,而总部派遣的军官死伤极重,种种迹象,必须慎重对待。即便不召回鲁山,也应派一员大将出关坐镇。”
“这是何意?怀疑鲁山吗?再说了,派谁去?怎么个坐镇法?让鲁山做副手吗?鸣皋,你这个主意可不那么高明。”
“自范德平、邓清华之下,谁能制约鲁山?”
“干嘛要制约?难道鲁山要叛变蒙山军吗?证据咱哪里?”龙谦的语气严厉起来。
“叛变倒不至于。但是人是会变的。关外部队发展迅猛,一年多的时光,已经要组建成师了!我是担心会出现内轻外重的局面啊。方某一片忠心,绝非离间大帅与鲁山之关系,还望详察。”
“忠心是建立在对事业,对团体上的,只忠于我一个人是靠不住的。”龙谦放缓了口气,“关外部队发展迅速,是借了日俄战争的光,更是他们努力的结果,否则怎么会有如此局面?所以我不能责怪鲁山与日军打硬仗。也只有打几个硬仗,部队才能真正有战斗力。现在我担心的是他们发展迅速,根子扎不深,缺少合格的军官和老兵,更缺少建立根据地的办法啊。”
“所以大帅还是要将大将派过去!”
“派谁?明远?周毅?还是时俊?第五镇是我们的根本,明远和周毅走不开,巡防营是我们全军的预备队,正在加紧建设,时俊更走不开。至于下级军官,倒是可以多派几个人过去。现在我已经不担心军事了,经过陈家窝棚、黑沟台和沈旦堡三场硬仗,鲁山指挥打仗的本事或许已经超过我了。要派,更要多派几个有文化,懂军律和政策,对建立根据地有心得的人去。”
方声远心中一动,“不知陈先生去合不合适?若论建立根据地,陈先生首屈一指。”
龙谦笑一笑,“鸣皋,你的心思我明白。这件事我会认真考虑的。”
“至少,关外部队要成立青军联组织。事实上,青军联已经有人过去了嘛。”
“这个可以。军法处也要建立起来,我想将敏忠派过去,你看如何?”
曹敏忠和方声远走的很近,思想上受方声远影响很大,都是极力鼓吹建立龙谦的绝对权威的代表人物。所以方声远立表赞同,“大帅英明。敏忠定当不负大帅。”
“不是负我不负我的问题。而是不要辜负国家,辜负这个时代。鸣皋啊,眼下立宪之风甚劲。你集中精力研究下这个问题,看对山东会有何影响?杨抚台最近跟我谈了两次。征询我对立宪的态度。我一个军人,管什么政治?”
方声远点点头。心想,若是你不懂政治,全国怕是没几个懂政治了,“可以。不过,方某以为,大帅眼下采取的静观其变。不轻易表态的做法极妙。凡是这种大变,先站出来的都不好。”
“嗯。如果日本打赢俄国,我估计立宪派将更为得势了。最近接到张季直的一封信,待会儿你去欧阳那里拿走。替我拟封回信。这位张季直,几乎成了鼓吹立宪最热衷的人物了。”龙谦不再谈关外局势,方声远也就不好再说什么了。
龙谦回到家,见王明远在,正与陈超谈着什么。
“司令。方声远又劝你控制鲁山吧?你可别听他的。鲁山绝对不会有二心的。”王明远开门见山。
“我心里有数。晚饭在我这里吃吧,我让张嫂加几个菜。对了,最近德
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