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长安城的一天(上)(1/2)
当第一缕晨曦的微光从大地的东方升起时,沉睡的长安开始渐渐焕发出了活力,水泥墙分隔的坊市里,走出了一批身穿黄色服饰的老年人,他们带着口罩,手持扫帚,很有条理的排好队,按照分组,来到了有些空旷的长安街上,扬起手中的扫帚,仔仔细细的打扫起街道来。
≡宵禁废除以来,长安百姓们生活的作息时间普遍变晚了一些,夜生活的繁华,让唐人百姓改变了千年以来’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规律,每日三更天之后才会回到家中休息,相比之下,唐人们早上起床的时间都开始渐渐向后推迟。
为了照顾长安百姓,李二也是特赦吩咐,将早晨的鼓钟推迟半个时辰敲响。
所以当天空大亮之时,长安才像是彻底的恢复活力,各坊各院开始有人陆陆续续的走了出来,有骑自行车的、有乘公交车的、还有步行的。
大街上开始便的熙熙攘攘,整座城想是从睡梦中醒来一般,车水马龙、人来人往,开始了这座历史上最雄伟都城的一天。
“卖报卖报n新一版的《大唐新闻报》7洲商人查高山的独家采访!切实报道欧洲的事宜,预购从速!仅剩十份h到先得!”
“号外号外!《商报》报道:欧洲商人,在大唐经商年赚十万贯!”
“最新一期的《科技报》,南山书院化学院院长、大唐道家第一人袁天罡先生表示,沥青公路已经研发完毕,现在正在最后的实验投产阶段。长安在三年之内将会把所有的道路建造成沥青路!。。。。”
。。。。。。
长安街的一大早,就有许多长相水灵的儿童手中挥舞着报纸,在大街上兴奋的呼喊着什么,吸引着路人购买一份报纸看一看。
当然他们的呼喊自然没有白费,不时的有身穿华丽衣衫的商人从他们手中买走报纸。
“小童。给我来一份报纸。”一名身穿黑色士子长袍的青年人对着那名卖报小童道。
“好嘞公子,您的报纸您拿好,一共三十文钱。”
n名长袍青年右手掏入袖口,抽出了一张纸钞,努努嘴,神色高傲道:”五十文钞。不用找了。”
n名小童一听,顿时眉开眼笑,口中高呼:”多谢公子,多谢公子。”
而此时那名长袍青年已经走远,穿过人流。走进了一家看上去显的略有几分高档的茶馆。
。。。。
“小二,一盏西湖龙井,一碟花生。”长袍青年进来茶馆,径直走向一个靠窗的椅子,每日早上坐在那里听一听报,几乎已经成了他的一种生活规律。
看到黑色长袍的青年进来,茶馆的小二顿时眉开眼笑,这位是长安陈家的公子。虽然陈家算不上什么豪门大户,可是生活也算是殷实,作为陈家的长子。黑袍青年向来出手大方,每次都会有小费打发他们这些下人。
端着茶,手托一小碟子花生,店小二满脸谄媚的走道了桌子旁,”陈公子,您要的西湖龙井。还有一碟花生,一共四贯五百文。”
“嗯。”黑袍青年丝毫丝毫不介意。点点头,从袖口中摸了摸。然后皱了皱眉头,摸出了一张墨绿色的纸钞,只见这张纸钞上,用隶书写着’十贯钱’三个大字,旁边还优一个人的头像。
“今天没带零钱,没有五贯钱了,就给十贯吧。”黑袍男子随口淡淡道。…
听黑袍男子这么说,店小二看那张十贯钱的纸钞眼睛都直了,可是多年以来在人情场上摸爬滚打这么多年,让他很懂得与人交往之道,一味的贪心往往会给他人留下不好的影响,他可不会做这种杀鸡取卵的事情。
“陈公子您这是说的什么话,您这么照顾小店生意,我等哪还敢多收您的钱,这样吧,您明日来就不收您的钱了。”店小二满脸的谄媚。
黑袍青年似乎很满意店家的这种态度,也是点点头,顿了一下,才指着茶馆大厅中央处空落落的椅子问道:“刘老先生呢,怎么没见他人,今天不讲报了吗?”
店小二听到询问,急忙道:“刘老先生清起来嗓子有些不舒服,去看郎中了,吃了一副清嗓祛痰的药,等一会就来。”
店小二的话还没说完,就听到茶馆的大厅中稍许躁动了起来,一位颤巍巍的老者在两名小厮的搀扶下,坐在了大厅中央的椅子上。
老者一身绿袍,看上去显得十分从容和蔼,坐在堂中的椅子上,朝着满大厅的人笑道:“承蒙诸位记挂,老朽晌午起床感觉身体有些不适,去看了郎中,这才晚了一些,还请诸位看客老爷海涵。”
“刘老可要注意身子骨啊!”
“是啊是啊,刘老先生是咱们平乐坊数一数二的博学老者,照顾好身子才是第一位。”
“刘老要是身体不适,那我等就明日再来了。”...大厅中全是谅解之声,也是让那名老者十分感动,欣慰的笑道:“承蒙诸位厚爱,老朽只是嗓子稍稍受了点风寒,并无大碍,诸位也无需担心。”
大厅中的众人这才停了下来,等到厅堂里安静下来,老者端端正正的端起桌案上一张巨大的报纸,眯着眼睛说道:“今天咱们《大唐新闻报》上又有关于那欧洲的消息了,不过,这一次说的却是一名欧洲的商人.....”
。。。。
崔大福从茶馆中走了出来,从他的表情来看,他似乎对今天茶馆的讲报似十分心满意足。
崔大福是一名长安的海产商人,他家中原本是卖豆腐的,当初太仓码头建设初期,
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