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零七十五章 钢铁风暴(1/2)
“聂志远啊聂志远,你大伯让你到我这里来是当炮兵指挥官的,可不是让你来和那些俄国人混在一起瞎捣鼓的。!.”在赤塔的华夏中西伯利亚军区司令部内,彭毅不断的数落着眼前的这位后辈。海军将领的后裔大多加入了海军,同理,陆军的大佬们同样希望自己的后辈能在军队中做出一番事业。而聂志远就是陆军部从参谋长聂士成的一个远房侄子。此人是华夏陆军大学炮兵学院毕业的,曾经在1918年参加过华夏对俄国的军事行动,而在战争结束后,这位炮兵出身的军官顶着少校的军衔留在了中西伯利亚军区,和一般将门子弟不同,这位仁兄是搞技术的,而彭毅作为一个军区的司令本着能帮就帮的原则,就把他掉到了相关技术部门,但是没曾想,这家伙居然和当年邓尼金手下的一些军官搭上了关系。
对于这些曾经接受过华夏陆军的训练和武器和德国人死掐了数年,随后又被华夏收编加入华夏国籍的俄国人来说,他们这十几年的时间里几乎就是在准备战争,然后参加战争。在聂志远眼中,这些曾经的俄国近卫军官兵能在优势的德奥陆军围剿下活到现在,然后又在华夏陆军的攻击下周旋了近一年时间绝对凭借不仅仅是运气!他们对战争和武器的理解绝对有自己独到之处。尤其是如何使用较为劣势的武器去抗击优势的敌人方面绝对是有心得的,所以聂志远曾经打算专门和他们探讨过相关问题。而谁知探讨到最后,双方完全可以用相见恨晚来形容。
在聂志远眼中,这完全是一种各取所需的互助行为。他能从对方那里获得十分详尽的交战情况,同时他也可以给对方提供各种物质上的帮助,毕竟聂志远的家境完全可以用土豪中土豪来形容。而身为中校的他同样也可以搞到一些军中限制的物资,比如说各种白酒和俄国人喜欢的伏特加。而经过长时间的交流之后,聂志远还真从这些老兵身上获得了不少的启示。
“炮兵交战中最为重要的是第一波打击,尤其是在毫无征兆的情况下集中全部火炮进行短促急射,对方在没有防备的情况下往往会损失惨重。所以为了实现突破或者阻断时的超高的火力密度,我们专门部署了大量的臼炮和迫击炮。有些甚至就是简单的抛雷器,一个大号的汽油桶。你们放上发射药和包好点的炸药包,再在汽油桶底下安好激发装置。在几秒钟时间内,我们就可以获得远超正常情况下的火力密度。”一个叫做季霍米洛夫前近卫军少校这样说道。如果徐杰在场的话,肯定会惊叹一句这个位面的“没良心炮”就这样出现了?!
“但是臼炮和那种简易抛雷器射程非常有限。你们经常使用的10寸臼炮的有效射程不过2000码。而抛雷器更是只有700码左右,如此近的距离不要说对方的野战炮了,即使迫击炮都可以轻易够着吧?”聂志远对此有些不肖,作为华夏炮兵新学派的信徒,他在强调瞬间火力的同时还十分看重射程和机动性,毕竟前者意味着炮兵自身的安全性,而后者除了安全之外,更是强化了炮兵的效率。
“没错。开始的时候,德国人吃了几次亏后他们使用了更为分散的兵力布置。而且在前进的时候安排大量的迫击炮提供掩护,我们的臼炮往往一开火就会被锁定然后摧毁,而且你知道的,臼炮的移动性很差劲,而我们又缺乏车辆。所以我们最后用了一款比较复古的武器。”说着,季霍米罗夫指着屋子旁边的一个圆柱形物品说道。
“霍尔火箭?这东西如果我没记错的话,第二次华俄战争中你们曾经用过,当时是配属给骑兵部队的,很好携带,甚至弄一个斜面就可以发射,但是精度和射程很是糟糕。”聂志远仔细瞧了瞧,认出了这种东西。
“恩,这种32磅重的火箭的射程和精度和正规野炮相比确实不如,最远只能打3000码,而精度更是差的离谱,但是装药量却和我们使用的10寸臼炮炮弹相当。第二次华俄战争中我们的火炮还相对充足,对这种武器也不是很重视,但是当大战爆发后,我们的各种装备都十分匮乏,甚至连步枪都不够用。而这种火箭也就成了我们应急用的武器,其实它并没有你们想象的那么糟糕。尤其是当大量使用对一块阵地进行覆盖的时候,密集的弹雨足够弥补精度的不足,而且我们还可以把发射导轨并联起来,放在卡车上,短时间内的火力密度远超常规火炮。”季霍米罗夫对聂志远的表现并不是很在意。
“而如果我们能够研发一种新式的火箭弹的并且配上比较精良的发射装置的话,我们可以在一瞬间获得极强的火力,想象一下吧,一辆不起眼的1.5吨卡车上面放着一排排的炮管或者发射导轨,然后在十几秒钟的时间里向远处倾泻大量的弹药,然后再用数分钟的时间在对方反应过来之前,直接撤离战场。这是多么美妙的情景啊。”说道这里,这个前俄国炮兵军官脸上居然出现了一丝陶醉的表情!就像喝到了上等的伏特加一般。
“嗯,从你的描述上来看确实不错,但是首先我们要解决两个问题,第一个问题是射程问题,3000码的精度显然不能满足需要,甚至连营级迫击炮都可以轻松将这些火箭炮摧毁,而另外一个问题是精度,虽然这种火炮是用来对面目标进行打击的,但是就目前的精度而言至少对于华夏陆军来说有些难以接受。”对于这种理论上的东西聂志远见得多了,如果仅仅是
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