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网手机小说首页小说搜索

返回《中华苍穹》

零点看书网(00kshu.win)

首页 >> 中华苍穹 () >> 第二百七十二章 南巡的目的
亲爱的书友,您现在访问的是转码页面,会导致更新不及时及无法正常下载,请访问真实地址:http://m.00kshu.win/11420/

第二百七十二章 南巡的目的(2/3)

被英国用舰队威胁过的德皇威廉二世再暴跳如雷也不敢拿英国撒气,就只能对美国叫几句了。

光绪也是无奈呀。刚把英国佬的军舰给撞了,所以必需给世界各国再找一个话题,免人所有人都盯着撞船事件不放。所以原本只是内部比试就人为的被吹成了美德两国的实力的比较。光绪原本还担心短短的十数天之内恐怕达不到这个效果,事实证明光绪担心的有些多余。手无缚鸡之力的文人们做这种事门清的很,几千年的争斗下来的文人们对于如何鼓动情绪再拿手不过,加上有着威廉二世的推波助澜,这事最起码在东亚已经压倒了撞船事件。

如今事实证明,国产材料也能达到生产的要求。德国援建并有4成股份的天津第一机车就在车头开回厂里的那一刻也接到了朝廷的10台火车头订单――这还只是第一期,因为要看量产的结果。也因为国产化的成功。大清已经决定不再向外购买火车头了。而因为耍了点小心眼耽误了研发进度的奉天机车厂,只能拿着10台车箱的订单独自落泪。

国产火车头自制成功,不仅表示国内工业能力的提高。更代表着可以节省大量购买国外产品的费用。反正是花钱,购买国产货更能让国内的工厂就能养活更多的百姓,从而带动更多的产业。光绪很高兴,高兴的结果就是要亲自送南洋华人代表回去。还要坐着全部国产化的火车。也就是说。皇上这一高兴就要南巡。对于皇上突如其来的想法,朝中的大佬们就不高兴了,但皇上态度很坚决。

“今岁初对俄用兵,岁末对南洋用兵。如今战火才歇,将士亦未卸甲,国朝初定,南方尤其不稳。以皇上心胸,只需待得三五年后天下大定之时。皇上若有游性,巡遍天下亦为不可。皇上身付国朝兴衰之命运。此时南巡得不偿失。请皇上三思。”李鸿章是公然反对,如今的广州经过了年初的叛乱不但没有平熄反清复明的思想,反至是更加隐蔽起来,各种会馆兴盛,尤其是兴中会。光绪知道这个兴中会是干什么的,这个由孙文一手创办的反清组织更是在广州办起了分会馆,挂着文人交流的名义却干着叛乱的活。只是现在人家没做出出格的举动不好下手,朝廷也只能先监视着。…

光绪明白李鸿章等人担心自己南下之时遭到革命党人,还有日本人的刺杀。可李鸿章不知道的是,当年陪着陆皓东千里跋涉下江南的同志如今正是中兴会广州会馆的主事,而中兴会人的更不知道他们主持中兴会广州会馆的主事竟然是朝廷中情局的间谍。至于日本人,在朝廷刻意的宣传下,说日本人在中国是过街老鼠决不为过。

“既然朝廷宣传用国货,强国防,那做为皇帝更应当以身作则。诸位皆是朝廷重臣,相信诸位也明白一但国产产品大行其道,这对国家经济有多大的促进做用。”光绪摆摆手阻止李鸿章继续劝谏:“朕意已决,不必多言。此次朕南巡所乘坐之火车及其物品全部均为我大清自产之产品,下旨《时务报》及各地宣传机构与以配合。再下旨各地方,不修行宫、不办酒宴、不搞仪式,所有衣食住行朕自行解决。此次出行,没有计划没有路线,一切随性而为。”

皇上既然已经决定,做为臣子自然不好当堂反对。下了朝,心里仍然不放心的李鸿章打算去瀛台继续劝谏。可皇上不在瀛台,一下朝就被被太后叫去颐和园。从寇连材嘴里得知,两宫太后对皇上此时南巡亦是不赞同。

臣子需要看着皇上的脸色、揣测着皇上的心思说话,所以皇上的贴身太监就成了臣子们了解皇上言行想法的最好人选。但眼前的寇连材与其它太监不同,无论对谁都一向谦恭,也从来没听说他传过什么此闲话。李鸿章点点头没有说话,转身朝中海走去。

位于紫禁城西侧的中海、曾经的皇家园林,正变成一个繁忙的工地。空地上,包裹着石棉的钢管正在一根根的被埋下;殿宇内,一块块散热片正在组装。自从将发电站的蒸汽引进北京城内的王公大臣的府邸采暖后,朝中大臣对冷冰冰的军机处就一直颇多意见。直到怕冷的皇上在军机处商议国事时被炭火熏到头昏眼花之后,皇上决意要将已经大规模使用的暖气设施安装进军机处。谁知前期规划才结束,养心殿内一场由于电路短路引发的火灾在干燥的冬天显有格外猛烈。被烟火熏黑脸颊的光绪痛定思痛,在下令对宫中所以电路进行检修的同时考虑为保护紫禁城这个全木质宫殿群的原始风貌,光绪决定将军机处迁至中海,同时对中海进行电路、通信、采暖等各项进行现代化的改造。为了能更快的搬到暖和的新办公地,朝中各部史无前例的齐心协力的对此项工程都予以最大的支持,如今经过二个多月的紧急施工,现在整个中海改造工程已接近尾声。

李鸿章唤过正在监督施工的秘书长杨度:“皙子(杨度的字),此处工程何时可以结束。军机处都已收拾停当,就等着搬过来了。老夫可是受不了军机处的冷了,哈哈哈――”

二十出头的杨度也是相貌堂堂,能被皇上看中做为贴身秘书的杨度,李鸿章当然知道杨度会有多大的前途。而自己的儿子李经方却是一无是处,还背着“资敌”的罪名在家反省。如今朝堂中越来越多的年青面容,意味着他们这些老臣正在慢慢淡去。所以,李鸿章对这些年青人从来没有摆出一副上官冷冰冰的脸色公事公办,反到是如

状态提示: 第二百七十二章 南巡的目的
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