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2章 内外转换(十五)(2/2)
体会,钱不是万能的,没钱是万万不能的。如果仅靠学校提供的那点资源,想做出些成绩是千难万难。随便一个数据就需要大量劳动力投入进去,这种数据的假设‘性’还不能高。那种意义有限的极端情况大家只能靠更简单的手段去评估,真的要把理论上的诸多可能都算一遍,这成本直接突破天际。
如果有能够自动计算的机器就好了,祁睿也忍不住对未来有着期待与渴望。民朝的理论基础不复杂,最核心的一个就是生产力是推动社会进步的基本动力。这些年民朝的高速发展无一例外的在证明这个理论的正确。想解决问题就需要庞大的工作量,这些工作量与能够提供服务的生产力之间存在着巨大缺口,这种缺口又催生了更多的需求与期待。
岳琳到了祁睿家,她的神‘色’还是和上次差不多的冷淡。可能是因为有过合作,冷淡中少了些拒人千里之外的感觉。大家先把工作分工搞好,工作量评估之后,时间定为24个小时。
祁睿见识过行家里手的工作,对这种工作划分不再陌生。这次干起来之后,他就发现一个小时起来稍微活动一下的确有必要。数据计算是一个极为枯燥的事情,很容易就让人感觉难受。偏偏数据计算又不能有错,错一个数据都会引发问题。神经长时间处于这种状态,带来的是如坐针毡般的痛苦。
大概是真的不适合这种工作,祁睿觉得自己的注意力完全没办法很好的集中,各种念头纷至沓来。
“……机器取代人,是一种巨大的进步。那些重复的枯燥劳动终于有可靠的工具来承担,让生产力获得了解放……”
“……生产环节的划分,让整体效率变得更高。这又需要更有效的管理模式……”
“……工业化让一切旧有的生产方式都被摧毁,就如快餐业的从业者并不再需要是厨师,而只用按照规定的步骤完成他们工序。快餐口味的好坏取决于工序以及工具的应用,不再是厨师经过长期个人经验的积累……”
与这种重复工作有关的理论不时的从祁睿脑海里冒出来。这些政治课以及政治书上看似冷冰冰而且空泛的说法,此时与枯燥痛苦的工作结合在一起,变得活灵活现起来。祁睿只觉得这些话都很对,可是这些话仅仅指出了事实,却没能立竿见影的解决现实的问题。
祁睿在焦虑之下停下笔,他走出温暖的屋子,站在南京三九天的的冬日‘花’园中。深深呼吸着冰冷的空气,感受着与枯燥可怕劳动不同的鲜活刺‘激’,祁睿觉得心情好了些。另一个念头就突然冒了出来。
如果现在的环境条件下,工作还是如此痛苦的事情。那二十几年前生产力水平远低于现在的时代又是如何的痛苦呢?想到这里,祁睿又觉得这问题很无稽。二十几年前,中国还打不过外国,面临外国入侵的危机。以那时候的视角来看,冬天能在有暖气的温暖房间里工作,那是天大的福气。与痛苦毫无关系。
可现在这种痛苦又是切切实实的。祁睿不得不承认自己就是被这痛苦‘逼’的跑到冰冷的外面来暂时逃避。那么现在的祁睿倒是痛苦还是不痛苦呢?这种有些哲学思辨的东西让这位二十几岁的年轻人开始感觉‘迷’糊起来。;
本章阅读结束,请阅读下一章